我的考研已经尘埃落定,很幸运自己可以有一个满意的结果,能够成为郑州大学的一名研究生。我的本科专业是英语,作为一名跨考生,现在回忆这一路的点点滴滴,希望给正在备考的你们一点点帮助!
一.2018郑州大学汉硕招生情况
本计划招收37人,但最后录取人数为36人,减少一个名额。这几年呈现出缩招趋势。复试按照1:1.2比例进入,初试和复试的比例是6:4,比较重视笔试成绩。
二.书籍推荐
1. 专业课
专业一:
《现代汉语》上下册,黄伯荣、廖序东版。这本书十分十分重要,专业一基本上就靠它了。
《古代汉语》王力。上册即可。左传和战国策两个单元重点看,考的几率很大很大。考察形式主要是加标点和翻译,10分左右的分值。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官方推荐书目中有,但是考到的几率很小,我没有看。
专业二:
《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内容庞杂,建议多看。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内容较多,最好整理自己的框架,理解记忆,切勿想着把书上的内容完全背下来。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18年考了一个大题。好像是不同文化对颜色的认识不同,记不清了。
2. 公共课
英语:没有在英语上花费太多时间,只把真题做了两遍。然后看了朱伟的《恋恋有词》,考前看了看《恋恋有辞》写作宝典。汉硕考英语一,很考验一个人的罗辑思维能力,绕来绕去很烧脑筋。
政治:配合精讲精练,2000题刷了两遍。然后做了肖四、肖八。肖四大题很重要,一定要背哦。如果考试时,背的都忘记了,也一定要把试卷写满写满,不要空着。
三.考研过程
1. 初试
五六月份的时候随便看了一点专业课书,但是由于上课和考试,进度十分缓慢。
七八月份基础复习阶段。从七月份开始正式准备的。暑假两个月是复习的黄金时间,一定要把握住这段时间。第一遍是把书从头到尾翻了一遍,主要看看讲了什么内容。但是,由于许多专业课知识都不懂,所以第二遍我就把书本抄了一遍,主要抄了现汉、文化和引论这三本书。暑假时还把古汉翻了一遍。到八月中下旬才整理完毕。算是对书本有一个细致的了解。然后开始做真题,并把出题点在书中做重点标记。以前考过的题很可能再次出现,所以真题中出现的知识点要重点掌握。
九月份进入背诵阶段。一边上课,一边复习,还报了教师资格证,所以开学后时间变得特别紧张,进度也比较缓慢。只能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复习和背诵。每背完一遍,就做一遍真题,琢磨出题点。
十一月份左右开始准备教案和案例分析。自己看了几篇教案后,然后找了自己写了一篇让学姐帮忙改改。18年教案设计中还包含了词语辨析。案例分析买了一本书,自己总结了几个模板,但是18年竟然没有考。作文没有准备,全凭高中知识,考试时都不知道自己写了啥。最后,现汉大概背了两遍吧,引论和文化大概背了三四遍。我背诵的时间比较少,能够通过初试,运气使然。在考试头一天晚上,我把经常考到的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又重新背诵了一遍,果真第二天专业一都考到,如“把”字句特点,“义素”名词解释,有的我忘记了。即使考试前,又看到了一道选择题,如“既...又...”表示什么类型的复句。这大概有二十分左右了。所以我觉得比较有用的一个方法是,把平时易错的和常考的知识点集中到一起,考前看一看,很可能也是出题点。
2. 复试
复试包括笔试、专业课及综合素质面试、英文听力和口语面试。专业课笔试侧重于综合运用能力,2018年考题如下:1. 词和短语加上语调一定成为句子吗?请分类举例说明。2. 必须用把字句和必须不用把字句的一般规律 3. 以“汉语国际推广之我见”为题,写一份案例分析。给出的材料中讲解了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成绩和不足之处。
第二次把字句往年复试真题中出现过,但是我尝试过多次,并没有找到答案,考试的时候还是不会。所以,复试真题中的题目,尽量想办法找到答案,万一再出了呢?
四.说说心里话
别人的经验可供参考,但无法复制。希望你行动起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不到最后一刻,千万不要放弃。尽管很多次我都觉得自己考不上,但是一直在努力,最后也能如愿以偿。从客观上讲,考研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只要全力以赴,功不唐捐,努力终会有回报。从主观上讲,考研是一场心理战,仿佛走在漆黑的隧道里,伸手不见五指,必须自己去探索,小心翼翼地慢慢前行,恐惧、焦虑不断侵袭,但是要只要努力,最终这条路可以走到尽头,迎来光明。
考研这条路不容易走,我希望可以给你带来一些光亮。有问题可以私信我,需要资料的也可以联系我,有历年真题、模拟题、各科参考书目资料等。
有需要者,请关注我的这个贴吧账号,后续会更新一些资料。也可以加我QQ: 2500769034, 昵称:Amy. 请备注:汉硕考研。
谢谢你能读到这儿!愿你考研顺利,我在郑大等你哦!加油!

本计划招收37人,但最后录取人数为36人,减少一个名额。这几年呈现出缩招趋势。复试按照1:1.2比例进入,初试和复试的比例是6:4,比较重视笔试成绩。

1. 专业课
专业一:
《现代汉语》上下册,黄伯荣、廖序东版。这本书十分十分重要,专业一基本上就靠它了。
《古代汉语》王力。上册即可。左传和战国策两个单元重点看,考的几率很大很大。考察形式主要是加标点和翻译,10分左右的分值。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官方推荐书目中有,但是考到的几率很小,我没有看。
专业二:
《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内容庞杂,建议多看。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内容较多,最好整理自己的框架,理解记忆,切勿想着把书上的内容完全背下来。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18年考了一个大题。好像是不同文化对颜色的认识不同,记不清了。
2. 公共课
英语:没有在英语上花费太多时间,只把真题做了两遍。然后看了朱伟的《恋恋有词》,考前看了看《恋恋有辞》写作宝典。汉硕考英语一,很考验一个人的罗辑思维能力,绕来绕去很烧脑筋。
政治:配合精讲精练,2000题刷了两遍。然后做了肖四、肖八。肖四大题很重要,一定要背哦。如果考试时,背的都忘记了,也一定要把试卷写满写满,不要空着。

1. 初试
五六月份的时候随便看了一点专业课书,但是由于上课和考试,进度十分缓慢。
七八月份基础复习阶段。从七月份开始正式准备的。暑假两个月是复习的黄金时间,一定要把握住这段时间。第一遍是把书从头到尾翻了一遍,主要看看讲了什么内容。但是,由于许多专业课知识都不懂,所以第二遍我就把书本抄了一遍,主要抄了现汉、文化和引论这三本书。暑假时还把古汉翻了一遍。到八月中下旬才整理完毕。算是对书本有一个细致的了解。然后开始做真题,并把出题点在书中做重点标记。以前考过的题很可能再次出现,所以真题中出现的知识点要重点掌握。
九月份进入背诵阶段。一边上课,一边复习,还报了教师资格证,所以开学后时间变得特别紧张,进度也比较缓慢。只能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复习和背诵。每背完一遍,就做一遍真题,琢磨出题点。
十一月份左右开始准备教案和案例分析。自己看了几篇教案后,然后找了自己写了一篇让学姐帮忙改改。18年教案设计中还包含了词语辨析。案例分析买了一本书,自己总结了几个模板,但是18年竟然没有考。作文没有准备,全凭高中知识,考试时都不知道自己写了啥。最后,现汉大概背了两遍吧,引论和文化大概背了三四遍。我背诵的时间比较少,能够通过初试,运气使然。在考试头一天晚上,我把经常考到的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又重新背诵了一遍,果真第二天专业一都考到,如“把”字句特点,“义素”名词解释,有的我忘记了。即使考试前,又看到了一道选择题,如“既...又...”表示什么类型的复句。这大概有二十分左右了。所以我觉得比较有用的一个方法是,把平时易错的和常考的知识点集中到一起,考前看一看,很可能也是出题点。
2. 复试
复试包括笔试、专业课及综合素质面试、英文听力和口语面试。专业课笔试侧重于综合运用能力,2018年考题如下:1. 词和短语加上语调一定成为句子吗?请分类举例说明。2. 必须用把字句和必须不用把字句的一般规律 3. 以“汉语国际推广之我见”为题,写一份案例分析。给出的材料中讲解了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成绩和不足之处。
第二次把字句往年复试真题中出现过,但是我尝试过多次,并没有找到答案,考试的时候还是不会。所以,复试真题中的题目,尽量想办法找到答案,万一再出了呢?

别人的经验可供参考,但无法复制。希望你行动起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不到最后一刻,千万不要放弃。尽管很多次我都觉得自己考不上,但是一直在努力,最后也能如愿以偿。从客观上讲,考研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只要全力以赴,功不唐捐,努力终会有回报。从主观上讲,考研是一场心理战,仿佛走在漆黑的隧道里,伸手不见五指,必须自己去探索,小心翼翼地慢慢前行,恐惧、焦虑不断侵袭,但是要只要努力,最终这条路可以走到尽头,迎来光明。
考研这条路不容易走,我希望可以给你带来一些光亮。有问题可以私信我,需要资料的也可以联系我,有历年真题、模拟题、各科参考书目资料等。
有需要者,请关注我的这个贴吧账号,后续会更新一些资料。也可以加我QQ: 2500769034, 昵称:Amy. 请备注:汉硕考研。
谢谢你能读到这儿!愿你考研顺利,我在郑大等你哦!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