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吧 关注:25,844贴子:223,706

专开一贴,各种“疑难杂症”的自己对症解决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种薄荷,与其先了解薄荷,不如先了解土壤问题和水肥管理。薄荷这玩意算是各种花卉植物里最好养的,所以薄荷养不好的,暴露的都是最基础的问题。
首先第一点,阳光。没有充足日照环境的考虑换花吧,薄荷这玩意不晒真没意思。
然后最复杂的一个问题就是土壤。除了光线问题以外,薄荷种不好八成问题出在土上。不光薄荷,所有花养不好问题大都在土上。
两大类土壤问题自己根据自己情况自己找对应解决方案:
第一类土壤问题:基质。所有那些什么泥炭土掺珍珠岩啊,蛭石啊,椰砖啊,在花卉市场也好淘宝上也好,买到的这类东西,它们都属于基质。之所以叫它们基质不叫土壤,就是因为它们还不具备成为优良土壤的所有条件。是,它们相比之后我要说的黏土疙瘩们,在排水透气性等方面有着极大优势。但是这些基质也不适合对养花种草一无所知的人。
使用这些基质养花,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各种缺素症状。
这张图,自己存一下吧,基本上看懂这个图,缺素问题就不用问别人了。虽然有些症状在不同植物之间表现不尽相同。但参考价值还是相当高的。各种植物的详细缺素症状可以直接百度。因为“基质”往往缺少各种植物生长所必须的营养元素。
为什么很多时候有人推荐花多多,奥绿之类的花肥。就是因为
这些系列肥料包含了大多数植物必须的营养元素。是基质类土壤的很好补充。哪怕是小白,用了这类肥料,也容易让植物长得很好很绿。当然前提是合理的浓度用量,以及确实只是营养元素缺失的前提下,这类肥料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


IP属地:北京1楼2018-03-30 17:18回复
    第二类土壤问题。
    这类就是比较传统的,到外面哪儿随便挖点儿土,觉得为土花钱不值当,或者觉得麻烦的玩家了。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就是这类对土壤性质一无所知,而且疏于观察和管理的。你能看到他们盆土板结成一个死疙瘩,土壤表面堆积着枯枝烂叶,有苔藓,真菌,甚至泛起盐碱等各种土壤问题。简直是把花盆打造成了活地狱。
    我只想说,如果你觉得种花麻烦费心,那干脆不要种。如果你觉得你水也浇了肥也用了,花长不好是它不好,死了不心疼,那随便,也不要给别人添麻烦,死了扔了换花就好。
    可你只要有一点儿心意,愿意把花种好,不愿意看着它枯萎凋零,那么先把盆土打理好。或者在提问问题的时候,把土壤的问题暴露地越清楚越好。别人不了解你那是什么土壤环境,以及管理情况,也就没办法给你准确恰当的意见。
    极度认真的养花人甚至连自家哪个盆里的土PH值是多少,电解质浓度是多少都能报上来的。配制肥料营养液的时候用量筒甚至电子天平。各种植物原产地环境他倒背如流。这种人他种花不会有啥问题的,就冲这个态度任何问题他都能解决。当然我不是那种“神经病”,虽然……算了不说了,说土壤问题。
    与第一类土壤问题相比,第二类土壤问题就很麻烦了。比如今天我看见的帖子里,集中出现了几个典型的缺磷案例。有的盆土我以为是陈年旧土,但人家说就用了半年。那没办法,有的地方是,土壤天缺磷,要不为啥很多化肥配方里磷含量很高呢。买来的基质,成分相对固定,只要复合肥营养通施就行,可各地自挖的土,那就保不齐缺什么了。舍不得花钱买基质的,再舍不得花钱买肥的话,那我还能说啥,养死了不还是得花钱买新花么。
    而且如果只是缺素还好办,但传统盆栽土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板结和排水不畅。这些问题没别的解决途径,只能是把土壤打散了,掺入有机质或者是改良基质。蛭石,珍珠岩之类的多孔大颗粒是最适合改良粘重土壤的。(虽说沙子也行,但是有时更容易板结,为什么水泥里要掺沙子呢?)而且这些东西真不贵,几块钱能买一大堆,黏土里掺上一半儿,效果就有天壤之别。排水好了,植物根系不至于淹死憋死,自然能更好的分解和吸收土壤里的营养元素,既不容易出现缺素症状,又不容易出现肥害水害。
    如果土壤表面和边缘出现盐碱,果断换土。
    此外我个人的观点,基质类的施加有机肥或是化肥都可以,但是传统土,有机肥优先于化肥。
    所以接下来说下肥料的问题。
    大体上,肥料可以分两类,一类是有机肥,一类是化肥,当然化肥主要是以无机肥为主,但现代化肥也不乏添加有机添加剂的,毕竟各类肥料各有优势。还是需要增进了解,合理选用。
    我看有很多花卉爱好者,施肥,但是不知道施的是什么。这跟喂孩子,却不知道给孩子吃的是什么一样荒唐。
    如果你手头有一袋你不知道是啥,也没有任何标签的肥料。那么稳妥起见,先不要用,点开淘宝找一家花卉用品店,然后对比他们陈列的各种肥料,也许就能看到跟你手里肥料一模一样的东西。
    或者用下面的方法逐步判断。颜色是否肥料本色:染色肥料是化肥,蓝色的一般是高氮肥;肥料本色的,看溶解性,碎开后不易溶解的往往是有机肥,易溶解基本可以肯定是化肥。呈明显的晶体颗粒的是化肥。或者说直接看溶解性。但凡是容易溶解的,在使用时以1000倍兑水为稳妥。不易溶解的,最好作为底肥与土壤混合使用。
    如果是白色的半透明小球球,溶解性很好,估计是尿素,虽然它是有机物,但它也是高纯度的化肥。
    农家肥的话,不要判断,打开以后那个味儿我不信你猜不出来。
    知道自己手里有什么肥料以后。氮磷钾肥可以长期少量多次使用。微量元素类肥料请观察植物生长情况,结合上面的缺素症状表选用。越容易溶解的肥料使用时越小心,他们最容易烧苗。有机肥虽然相对不容易造成肥害,但前提是植物生长旺盛。不要笃信什么多久施一次肥的教条,请自己观察植物生长状况,查询相关资料。网上什么攻略都有,自己学到了,才能学以致用。
    实在懒的,记住这么一条,容易溶解的肥料,喷叶比灌根要稳妥。浓度把握不准的,就当他是毒药,可劲兑水。5000倍不嫌多,2000倍不嫌少。然后没事儿喷着玩,越是枝繁叶茂越是多喷。省得灌根烧根或者引发盐碱土。


    IP属地:北京2楼2018-03-30 17:55
    回复(17)
      我把你提供的图保存了,谢谢你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3-30 17:56
      收起回复
        我是想尽可能的精简。因为讲原理太繁琐,你们也不见得爱听。再者说了,真想看资料的,早就自己去搜了,不用我多说。所以最后简单说下水的问题。
        我现在住在北京,用的是小区开发商自己打井供应的地下水,偏硬,也就意味着不会出现缺钙缺镁现象。软水地区可能还要注意缺钙缺镁导致的缺绿。
        再就是关于浇水频率。牢记一点,植物吸水靠的是叶片蒸腾拉力。排水不好,植物生长状态不佳的话,越浇越死!越浇越死!施肥更死!之所以先说土的问题就是因为那是“根”的生长环境。很多时候根比地表植株更重要,而地表问题暴露的更是根的问题。你们非要给根动水刑,就别觉得黄叶萎蔫很奇怪。
        不要一看花萎蔫了就觉得缺水。人快淹死的时候照样萎。正确做法是先看看盆里缺不缺水,找根筷子插进去,过会拔出来看看有没有潮气。如果土是湿的还蔫,那就松土排水透气。有一种冷叫你母亲大人觉得你冷。你们也不要“我觉得应该给它浇水”了就浇,不管植物根系是不是憋死。尤其是使用传统土培的,当然使用基质的也不要大意。因为基质土壤的环境也不一定稳定,比如椰壳粉可能在潮湿环境下霉变。微生物大量滋生的情况下也会与根系争夺氧气。
        最基础的浇水策略还是那四个字,见干见湿。
        进阶一点儿,就是结合植物生长状态和温湿度。
        关于水,我还在考虑要不要说说水培。但我想去玩儿一会儿巫师3,砍砍怪发泄发泄。你们这些虐待植物的真让我头大……


        IP属地:北京4楼2018-03-30 18:18
        收起回复
          果断关注,果断收藏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3-30 20:25
          回复
            花多多真的很方便,小苗喷的10号,变壮了,之前手机的存图也发出来,顶一顶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3-30 21:13
            收起回复
              还有这个,感觉也不错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3-30 21:15
              收起回复
                讲水培之前,作为铺垫,请返回头来再看一下那张营养元素缺乏症检索表。大家应该都知道,我们人体也好,植物也好,都是由各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构成的,只不过配比略有不同。植物无论土培水培,关键在于让植物获取它生存生长所必须的元素。我到现在还记着中学生物课本里讲的,构成植物所必需的元素,按照大量到微量需求大致的排列顺序是,碳氢氧氮磷硫钾钙镁铁锰锌铜硼钼氯镍。当然,不同植物对于一些元素的需求量也略有不同。有些植物对特定元素需求更多,有些则不喜欢特定元素。而且随着研究认识的深入,一些不在上述排列中的元素也被认为有其不可或缺的作用。比如土壤中广泛存在于硅酸盐和二氧化硅中的硅元素。以及被认为对植物有一定危害的钠元素氯元素。
                实际上硅作为地壳土壤的主要构成元素来说,太容易被忽视了。而普遍存在于盐分里的钠和氯,太容易超过植物所需,所以才被视为有害。但在水培环境下,这些元素有时却可以成为瓶颈。
                所以要想掌握水培技术,就不得不了解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基础。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3-30 21:23
                回复
                  土培遇到问题的朋友,适当了解一下水培也是可以的。因为这有助于重新审视一下土培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以及在土培过程中犯下的失误。所以我们将两种培育方式放在一起对比着讲。
                  1.氧气。可能在土培的时候,很多人根本没有意识到氧气的问题。但在水培中,植物根系的氧气供应是至关重要的问题。这下植物是把根扎在水里了啊。回想那些土培还过量浇水的同学,你们此前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疏松的土壤中有氧气,水当中也有微薄的溶解氧,但是自来水中不存在大量消耗氧气的微生物,因为它们都在净化过程中被消灭了。而土壤里,除了植物根系以外,还活跃着无数的微生物。而且它们很多也是要消耗氧气的。如果在排水不好的土壤里,你用只溶解了些微氧气的水体占据了原本空气的位置,而且微生物也在大口呼吸,你觉得你宝贝花卉的根系能不缺氧吗?
                  自然环境下,土壤里的根系默认只有下雨才能补充水分,大多时候土壤都是半干不湿,甚至干透了的。所以也默认有充足的氧气,根系只要喘足了气等有雨那一会儿就行。也就是憋足了气喝水。而水培根系对应的就是沼泽河湖畔把根扎到了水里的生长条件。所以属于是喝饱了水喘气就行。两者都属于是适应了当前环境,分化出了不同的形态和功能。植物的分化就相当于是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固定。适应当前环境,但是无法应对环境骤变。所以土培根系不适应水生,以及水培根系不适应土培的问题,就在于此。
                  2.营养元素。无论传统的盆土还是时下流行的基质土。它们哪怕再贫瘠,也已经具备了大量的多种的营养元素。而水培,自来水中除了H2O以外,就只有少量单调的无机盐或者碱类,也就是形成水垢的钙镁(少量的铁)化合物。也就是说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几乎全部需要人为提供。要做到这一点,不懂点儿化学是不行的。
                  说了这么多理论的,下面将点儿实际操作的。我把我水培薄荷的经历经验总结一下。
                  终于有图了……而且估计很多人见过这张。


                  IP属地:北京9楼2018-03-30 22:04
                  回复
                    接下来说的都是纯干货。我估计很多人在搜索水培薄荷的时候都搜到过各种各样的帖子和图。其中最常见的可能就是那种半尺来长的枝条生了个根的图,然后就没后续了。为啥呢……
                    先说点儿别的,说到水培,很多人可能听说过诸如水仙,碗莲,甚至白菜头,红薯疙瘩之类的。这类植物的水培,其实依赖的,是球茎,种子,块根,残留组织中蓄积的营养物质。为什么这类植物水培容易,就在于它们相当于富二代创业,兜里有老子给予的丰厚初始资金。水中缺乏的营养物质,他们自己有积蓄。而我在楼上发的那张两片老叶两个新芽的水培插穗长成下面
                    这一丛。全都是靠营养液来提供所需营养。这个过程不是一帆风顺。因为水培薄荷我也是试验了俩月左右。所以对薄荷水培有兴趣的同学千万不要以为,薄荷你只要浇水晒太阳就能长得很大很绿。接下来的事实会打破你们的幻想。


                    IP属地:北京10楼2018-03-30 22:19
                    回复
                      这两张图本来是不想给别人看的。然而这就是不懂水培的人必然要面对的事实。不用怀疑不用猜测。这跟上面那两张图都是同一棵薄荷。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03-30 22:25
                      回复
                        收藏!我的薄荷小苗从叶边开始发黄发枯,是缺钾么?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03-30 22:31
                        回复
                          在这儿呢,留一个互动环节好了,请看帖的小朋友,依照上面给出的,植物缺素症状对照检索一下,看看楼上的水培薄荷出现的是哪种症状。
                          等明天我来公布答案,以及继续分享水培经验。我要去打一把csgo……


                          IP属地:北京13楼2018-03-30 22:32
                          收起回复
                            我没看到任何人回答我昨天提出的问题。而且还有人在问“薄荷小苗从叶边开始发黄发枯,是缺钾么”。唉……我希望看这个帖子的人能够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学会自己观察思考。
                            缺不缺钾,那请问你花盆底肥里有没有草木灰之类的含钾肥料,日常管理的时候又有没有使用过磷酸二氢铵或者氮磷钾复合肥呢?没有使用过的话,就去用一下,如果观察到缺素症状的消失,那么就对了嘛。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应该是把问题抛给别人。

                            我再次拿出这张图,希望你们看一看想一想,为什么氮磷钾三种元素要在这些系列肥料中占据很高的比例。
                            还有我为什么提到“碳氢氧氮磷硫钾钙镁铁锰锌铜硼钼氯镍”这个生物所需基本元素按照需求量由大到小顺序的排列呢。动动脑子应该就能明白,哦,这是缺素判断的基本根据以及施肥用量的指南啊。你们这群笨笨!
                            为啥花多多适合你们这些小白,就是因为人家配方用量很科学,十来块钱一罐子解决所有懒汉问题啊……
                            但是
                            可能有的同学注意到了,为什么花多多当中钙,硫元素只在少数几款肥料中出现,而且在1号以及10号两种泛用性最好的肥料中踪迹全无呢。说真的,我知道你们懒得关心原因,我也懒得给你们解释。
                            填鸭式教学的精髓就是让学生记住结论。所以,花多多系列肥料大多不适合解决钙,硫缺乏问题。因为钙缺乏症往往出现在软水区,以及大田果木种植环境中。而且钙离子容易阻碍植物对重金属离子的吸收(所以它也有助于消除重金属污染)。而我们接下来要说的水培问题中,硫元素的补充也是我遇到过的一个小小难题。
                            所以,之前我提出的那个没人回答的问题。答案的一部分就是缺硫。
                            此外我认为北方使用碱性土壤种花的朋友应该有不少遇到过这个问题。
                            那棵水培薄荷的枝条就是从它上面截的,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右下方新生枝条出现了较为均一的失绿症状。虽然水培使用的枝条是生长良好的老枝。但是所携带的含硫化合物也明显不足以支持之后的生长。
                            我觉得在所有缺素症状中,最需要及时矫正,也相对难于矫正的,就是硫缺乏症了。
                            只要你们搜索一下各种元素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就会知道。硫元素参与的正是蛋白质的合成。无论植物也好,动物也罢。我们身体中的各项生物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植物的光合作用,根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都离不开蛋白质。然而缺少硫这种合成蛋白质必须的元素,就相当于把一座工厂所需的机器上的螺丝全都给拧掉了。无论植物怎么扩建厂房,工厂的运营都难以维系。而且即使在补充硫元素之后,植物也必须在极低的光合作用效率下,优先合成各项生物活动所需的蛋白质,然后才能恢复生产。


                            IP属地:北京14楼2018-03-31 17:08
                            收起回复
                              而我在水培薄荷出现缺硫症状后,思考了很多补硫措施,最后选择的是硫酸铵。
                              水培缺素与土培缺素矫正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水培无法使用所有那些优秀的农家肥有机肥。因为他们溶解性差,营养物质太丰富,你把他们加到水中,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家闻起来像是臭水坑。水培环境大量滋生微生物的话,水中稀薄的溶解氧就会被他们全部夺走。水培植物的根还来不及吸收养分,就已经开始腐烂了。
                              所以水培植物肥料可以说只能选择各种化学肥料,也就是一堆纯纯的化学试剂。


                              IP属地:北京15楼2018-03-31 17:0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