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春吧 关注:238贴子:2,671
  • 1回复贴,共1

转载《说说俞斌拿世界冠军背后所不为人知的秘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者:地铁流
因为俞斌2000夺LG,百度百科这样写道:“在我们这个围棋文化古国,历来重视棋品人品、德艺双佳。在2000年这世纪之交的重要年月,细细盘点中国围棋,我感到无论是棋品还是人品,俞斌可称中华围棋第一人!”;新浪棋牌浪漫派专栏作者谢天舒对此曾这样写道:“.......带给我们的惊喜,千年一冠,如属于中国围棋的世纪礼炮轰然鸣响,神州大地,尽把新桃换旧符。”。
我发现一些个对世界围棋冠军饥渴难耐的棋界人士、媒体记者以及俞的粉丝团其实并不具备起码的概率常识,故他们总喜欢有意无意的夸大俞斌惊喜式夺冠的价值,总以为鱼头夺冠在当时多么多么难得,其实不然。网络围棋史学研究者松江河曾言:“俞斌2000世界冠军,是中国综合国力提高的最好证明。这也侧面证明了演化经济学的论点——世界充满了随机的不确定性!一阵风吹来,花种飘落——花种落地是必然性,但落在哪里是随机的。1997-2004这八年中国拿一个世界冠军是必然的,但由俞斌拿这是随机的。不能说俞斌拿了这个冠军,就反证俞斌有多厉害!或者说,比俞斌厉害的人最起码应有50%的概率拿!这都是对随机和偶然性的不了解。”
让我们不妨看看围棋历史上真实的数据吧,首先我们要知道96至05年期间中国棋手也包括日本棋手只要是打到决赛面对的是小韩围棋王牌棋手,那么决赛的胜率为0!具体细节请参见我的网文《 小记中日棋手巅峰对决小韩围棋王牌史》。我们不妨看看剔除小韩王牌棋手后,看看中日韩棋手夺冠的数据。原始数据如下:
东洋证券杯 1995年5月24日马晓春3比1胜聂卫平
富士通杯1995年8月5日马晓春胜小林光一
应氏杯1996年11月16日刘昌赫3比1胜依田纪基
三星杯1996年11月29日依田纪基2比1胜刘昌赫
富士通杯1997年8月2日小林光一胜王立诚
LG杯1998年3月22日王立诚3比2胜刘昌赫
富士通杯1999年8月7日刘昌赫胜马晓春
LG杯2000年5月10日俞斌3比1胜刘昌赫
春兰杯2000年6月22日王立诚2比1胜马晓春
三星杯2000年12月14日刘昌赫3比1胜山田规三生
春兰杯2001年6月26日刘昌赫2比1胜王立诚
三星杯2003年12月11日赵治勋2比1胜朴永训
富士通杯2004年7月5日朴永训胜依田纪基
应氏杯2005年3月5日常昊3比1胜崔哲瀚
LG杯2005年4月20日张栩3比1胜俞斌
根据以上数据计算,中国棋手决赛和小韩非王牌交手(含对日本棋手,不算己方包揽决赛),胜3回,输3回,胜率50%。
日本棋手决赛和小韩非王牌交手(含对中国棋手,不算己方包揽决赛),胜5回,输5回,胜率50%
小韩非王牌棋手决赛和中日棋手交手,胜5回,输5回,胜率50%
肿么回事,怎么都成了五五开?不是说当年夺冠很难的吗?其实被无脑媒体渲染的所谓中国围棋黑暗十年,真正的黑暗是什么?说穿了就是打进决赛面如果对小韩王牌棋手时,咱没法开壶!大伙擦亮眼睛看清楚了,难度系数都在王牌这块上,要是碰到非王牌这夺冠远没有人们想的那么难,换句话说当时急糊涂了的人们把对王牌争冠的难混同到和非王牌争冠上面去了。实际上日本对上小韩王牌也照样开不了壶,只不过日本棋手幸运的地方在于,他们进入决赛后遭遇小韩王牌的次数要远少于咱们,96-至05年期间日本遭遇小韩王牌的次数一共只有4次,分别是小林觉对曹、小林觉对大李、赵善津对大李、羽根对大李,而我们对小韩王牌的次数高达13次之多!这才是当时日本围棋拿世界冠军的次数远高于中国的根源。一句话不是当时日本围棋的实力比我们强,而是巧取胜过了硬夺。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你如果不能在决赛上突破小韩王牌你就不可能动摇小韩王牌称霸棋坛的格局。
俞斌的惊喜和当时日本围棋的巧取是一个道理,惊喜完了后我们照样很难拿冠军,好比周俊勋惊奇完了后湾湾围棋该干啥还是干啥,湾湾能指望着因为红面棋王爆冷后就可以再接着拿冠军吗?没戏,你不破棋坛势力格局别说夺冠、也别说进决赛,甚至别说进四强,喂爆冷后这些年来您进过几回八强呀?俞斌得便宜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俞本不具备时常为中国围棋争夺冠军的实力,可正因为夺冠后好几年都进不了决赛也就遇不着媒体因无冠而心急火燎抨击的事,这无形中还能被媒体加许多印象分,俞的粉丝也纷纷觉得俞就该比刘小光、曹大元还强呢。
和俞斌比常昊就太苦了,之所以一上来就六连亚,是因为常把力都用在突破小韩王牌了。记得常昊三连亚时就曾大致说过,大意为刘昌赫比曹李师徒好对付,这倒不是说刘不是高棋,而是他在棋上的发挥起伏很大,发挥好时是不好对付,可差的时候对谁又都能输。可当时的人们不去分析其中的差别都痛斥常昊而夸赞鱼头,其实鱼头明显不如常昊,因为他连和小韩王牌在决赛中交手的机会都拿不到,这人呀有时候是真分不清好坏。


IP属地:天津1楼2018-03-30 09:25回复
    马晓春后来回顾那段围棋史曾和采访他的记者说:“当时虽然我们成绩比较差,05年之前成绩比较差,大概也就差一点,一直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那之前我们有很多的比赛,五打三、六打二甚至七打一的局面,最终冠军都被李昌镐或者曹薰铉拿走了,主要的问题还是出在刚才你说的怎么对二李有一种恐惧心理。正因为这个问题,根本问题在这儿,所以组织针对二李的针对性训练,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成绩好了也是自然而然的问题。解决二李的问题,世界上最好的棋手大家就变成一场混战了,混战里面你的机会就很大了,所有的比赛冠军拿了四到五个也是属于正常现象。”
    昔日媒体浅薄之处在于不去思索关键的问题在哪里,但凡一看有了世界冠军头衔就上杆子去跟着及时吹捧一下解解馋,然后发现情况依旧没变,是呀你不解决最主要的拦路石前进的道路如何能通畅?


    IP属地:天津2楼2018-03-30 14: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