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国农夫吧 关注:40贴子:349
  • 1回复贴,共1

关于建立中国文化旅游区的一点想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年的国庆假期刚刚过去,统计说今年小长假有7.1亿人次,消费总额超过了5000亿元。非常令人欣喜的数字。说明条件好了,愿意出去走一走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可是,逛了一圈回来,总是感觉有那么一点点的失落和遗憾,总有点玩不足意了不尽兴的感觉。很多景点,都不再想去第二遍。
看看国内各地区都在努力打造旅游城市,创造吸引氛围来增加人气,资本,动力。太多的地方在营造古城,发力人造景观。却总不尽人意,游人稀疏,快速衰败,大批的人造景观荒废,弃置。
这些景观不能受人青睐有太多的原因,其中有一个极大因素是不能体现景观的厚重感和给人冲击感。游人来就来了,走就走了,很难形成深切的眷恋。这是各种人造景区极大的方向定位误区。
如果在这个误区的基础上稍微调整一下定位,可以打造出中国国内极具特色的一流景区出来。
中国人现在思想思维没有方向,旅游更没有方向。
思想思维没有方向,源自于对文化的忽略。
人,是浅薄的。毕竟,从生下来到独立只有一二十年的接触知识的时间,这个时段的知识灌输直接决定了成人后的思维行动。
而自很久以来,我们国人近乎放弃了自古相传的教育和思维方式,真正的精良教育和思维只在极少的一部分人中间传承,大部分国人完全不知道什么文化了。哪怕你是多高学历的人才,在根的思维中,已经成了一种模式的制造品。
时代在变,商品在变,可人不会变,根源不会变。虽然古时候也是一部分在传承文化,但毕竟,这部分人在掌握着这个社会的发展动向,能够随时调整整个社会状态的谬误和偏差。现在不一样了,因为人人都在识字,人人可以阅读书写,如果这个时候的社会方向和文化根源发生了偏差,我们的国家会变的越来越难治理。我们的子孙会受到灾祸。整个社会会快速的倒退到没有方向和灾难中去。
好在,我们文化的根没有完全断绝,在国人心灵中,都隐隐蕴含着一点文化的情怀,毕竟数千年形成的模式不会一下子就能够消失。
这是这个时代最后的机会,如果我们不能抓住这个关口,恐怕百年之后,我们再去树立文化根源,也很难找到方向了。
大的方向,在初始教育,这个我们不谈。小的方向,在现在能够利用国人心中那仅存的一点灵光,来慢慢的影响到人们的归复。
细分来说,可以先从一个点做起。这里只说旅游方向的一个点。就是我们现在比较流行的古城旅游区。
风行的古城遍布各地,几乎千篇一律,在营造着各式的楼院亭台,蜿蜒流水,说是文化底蕴,却是固陋简略,看不得,玩不得,想不得,知不得,让人可惜。
中华文化不能一篇概述,景观更做不到一景而储。但可以做到择其优而立。
这个择其优,可以从历史入手。
历史的代表,是历代的圣贤,历代的王朝,历代的君主,历代的汗青。从我们的天地,立身,养命,修性入手。
这个规划的范围比较大,需要从上古的盘古女娲,三皇五帝开始,一直延续到现代社会的今天。
以王朝的规格来划分,一个王朝建立一个规划区,其中以帝王为入门代表,以各代相将臣侯为附列代表,再单独划分各个范围内的文化代表。在一个规划区内,要尽可能的完善各个朝代所具有的人文,术计,功过和代表人物。每个规划区要设立这个朝代每个君王相应代表的小独立规划区,尽力的以实际形象标立出来。这种类型的规划区,可以称为王朝区。需要规划数十个,每个规划区不低于五亩左右的凸度规划,以便于能够完善的表现出中国整个的历史状态。
王朝区的规划应该是非常庞大的,整个实际面积最低需要达到三百亩以上的规划。
再一个是文化区,里面的内容可以和王朝区略有重复,但要精细一些,完整的表达出整个中华的文化脉络和文化代表人物。这个也是要和历代圣贤及功臣分不开,可以分为各大学派区,以历史上主流的传承学派为主要方向。
再一个是各大脉络区,可以集合以上两个范围内没有收录的各大事物事件合集,用实际的景观描述出来。
总体的规划范围之内,也可以设立小型商业区,以便于各方面的需要。
以上的三个大概范围,需要建立大型的旅游景区规划,直接的规划范围不应小于十平方公里,全部投资需要达到二十亿至百亿规模,营建时间可以逐步去做,大概时间不会低于五年。因此不适合规划实际过小的地区使用。
营造这样一个大型的旅游城,可以直接创建出地区的名片和巨大影响力。更适宜创建在具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原地区,东部地区和富庶的沿海相近地区,交通便利的地区,更能创造巨大的人流量和实际效益。
这样的旅游城规划大,因此要考虑太多方面的问题。但实际的影响和推动非常明显,建成以后,能够逐步做到媲美甚至超越当前的各大旅游热点城市和大型景点。
以上的观点只是粗略的介绍一下这种旅游城的概念,具体去做,还需要仔细分析,论证,设计,达成一个详细的预设概念,慢慢的完成一个细节条文和初始设想书。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毕竟现在国内还没有如此类型和规模的规划,如果想要真正去做,借用一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谁将上下而求索?


IP属地:山东1楼2018-03-27 13:58回复
    规划整个历史脉络的再现,将数千年的记忆变成真实的影像呈现在人们眼前,既能催进当地发展,又能对外宣传,扩大影响力,还能起到传承文化,度化人心的作用。
    这种类型的旅游命题,只能在中国做到,在其他国家是无法建设和规划的,是独一无二的。
    做好了,更是地方的形象和招牌,能够使建设地变成世界上的一个独特的旅游特定点。
    这样一个规划较大投资额度较大的旅游区,可以进行分类投资,权限均分。
    建设完整后,可以做到每年接待能力达到500万人—1000万人的容量,各项收入可以达到10亿元以上。辐射带动收入可以翻倍。促进就业人数可以达到数千人。


    IP属地:山东2楼2018-03-27 13: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