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德建禅师吧 关注:11贴子:100
  • 13回复贴,共1

如何脱离邪教并恢复自由 文琳(编译) 核心提示:发现自己的教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何脱离邪教并恢复自由
文琳(编译)
核心提示:发现自己的教派是邪教,可是该怎么安全脱身呢?新西兰邪教帮助网站Cultwatch给出了以下极具可操作性的建议。
对于邪教,最难办的事情之一就是脱离他们。事实上,离开的困难程度也通常是一个信号,证明这个群体是一个邪教,或者至少是一个不健康的教派。不要急于离开,而是首先确保你有一个计划。要让你再等一两周可能很难,但有计划有安排的离开可能会比毫无头绪的乱闯容易得多。


1楼2018-03-26 14:07回复
    邪教幸存者,现在主张打击破坏性邪教。我参与科学教几十年,直到四年前离开这个组织后才发现,那些热衷于不当影响、隐性劝诱的高控制组织有很多共同之处。如果你看到这篇文章,可能会认识那些身处这些组织之中的人,你可能会想知道你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从而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错误方式,并让他们离开这个组织。虽然我不是训练有素的心理学家或心理治疗师,但我已经帮助部分人脱离科学教邪教,并帮助其他人康复。我们来回顾一下,看看我所了解的东西是否可以有助于你。
    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有两种情况必须说明。只要不违法,随己所愿,人们可以自由信奉自己想要信奉的任何教派。但这可并不意味着你可以控制别人的生活,要求他们如何生活。容忍和尊重不仅仅表现在言语上,它们还需要通过行动表现出来。如果你想要帮助某人脱离破坏性邪教,你就必须这么做。
    加入邪教的人不是火星人。他们只是接受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极端信仰体系,这种体系可能导致极端行为,而这些行为令人担忧且不符合他们的最大利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信念和看法可以将人的个性重新塑造成与之前不同的、更像是邪教领袖及其教义中的那种个性。但不要忘了,这些人也是拥有与其他任何人一样想法和情感的人


    3楼2018-04-06 09:43
    收起回复
      永远不要对任何一个脱离邪教者说“我早告诉你”、“你该清醒了”这类话,也不要以任何方式让他们后悔早期的决定或想法。当你让一个人因为加入了邪教而感到愚蠢或错误时,你会一无所获,甚至并可能失去你先前所获得的一切成果,因为他们随时还会回归邪教。
      其二,康复可能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即使是那些只在短期内加入过破坏性邪教的人。 “康复阶段”不尽相同,因人而异。每个邪教信徒的康复过程各有千秋,即使他们曾同受一个邪教控制。有些人需要治疗,不是每个人都需要,但他们都需要你的支持。如果某个身处邪教的人需要你的帮助,那么脱离邪教后他更加需要你的帮助。
      其三,请记住,爱心、宽容与理解是人类精神中最强大的力量,其效能远远超过争论、愤怒甚至担心和关怀。我希望这个建议对你有所裨益,不过这只是事情的开端。按我说的去做吧:未雨绸缪,知己所需,免得犯下严重失误,败坏你同邪教信徒亲友的关系。我相信,尚有


      4楼2018-04-06 09:49
      回复
        视频来自:优酷
        不出口的不张 ——行性禅师 释德建禅师痰要咽下,消食杀菌,漱液咽之,开气化食。 咽者顺,吐者逆。吾之悟,咽痰化味(食),咽气化郁(气不顺)。按照“痰生百病,食生灾,百病发于气”十二字的大纲来追踪,痰是机体百病之根,食“味”、“郁”气是生痰之源。我总结的十六个字“学会咽痰,多活十年;有气不吐,早归西土天天常吐,饮食精华,皆变成痰了。若肯咽了,久则无痰,此是以痰杀痰最妙之法。如不能咽,当袖一痰布,吐于其上复袖之。此亦劳人,又不洁净。不如咽了,又不劳人,又无污秽,而且永无痰病,是为治痰病之妙法。学佛之人,一举一动,皆须留心。著名的觉远大和尚为少林僧众习武制定了十条戒约,世称“觉远十戒”。其中如“习武术者,以强健体魄为要旨”,“宜深提佛门悲悯之举,纵于技术精娴,只可备以自卫,切戒逞血气之私,有好勇斗狠之举”,“戒恃强争胜之心,及贪得自夸之习”,“平日对待师长,宜敬谨将事,不得有违抗傲慢之为”,“饮酒食肉,为佛门之大戒,宜敬谨遵守,不可违犯“等。

        禅武医学员群 群文件 谢谢@原动力的分享)三皇寨禅院清规(二零一一年七月修订版)
        三皇寨禅院,继承少林寺曹洞宗风,是以少林禅武医修行的道场。禅院居士(宗法传承)及禅武医弟子(技学传承)均为禅院重要支柱,应勤习禅院清规,并依法修行,继承少林寺修心性、正品德、慈悲行的宗风。居士及弟子们应明因果——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如能依规修行,必福慧相增。
        爱护众生,保育万物。珍惜一切有生命的(包括动物、植物)及至看似无生命的(例如山、水、河流及土地)事物。不要以满足自己口欲而牺牲生命,不要为满足自己的贪欲而破坏世界;对地球资源要珍惜保护。
        知足惜福,取其所需。对物质要知足,勿浪费,勿贪多、贵、名及利。只取自己应得的报酬,不强取别人财物。不盗窃,不行骗,不做不诚实买卖。
        洁身自爱,不为淫乱。出家修行者不可对异性有邪念邪行,必须独身。在家居士也不应淫乱,不胡乱与异性发生关系。夫妻之道亦贵乎互相爱护、包容及扶持,性欲为次等之念,应有节制。
        言行诚实,忠言赞叹。注意口出之言,不要为私利而起妄念,说妄语;不攀缘,凡事随缘。要多善言有德的人,及赞叹别人所作的善行;忠言相劝代替负面指责。
        身心清澄,远离毒品。一切对身体、思想及心性有害的物质都要远离,决不尝试。包括毒品、烟、及烈酒(以保健为目的的可少量饮用低酒精水酒或米酒)。
        无私护寺,少林正法。本门乃少林寺一脉相承法门,应以保护少林传统修行为一己的责任,护持一切以少林正法来弘法利生的工作。
        勤奋生活,忏悔精进。努力学习佛法,努力工作,尽好本份,积极生活,贡献社会;不可不务正业,浪费时光。每日反思己过,努力改善过错;不断自我精进。
        正信修行,远离外道。行一切善,断一切恶,以戒为师,以法为本,努力修行。不可迷信外道、占卦、预言、风水或有超自然力的人和事;此等行为不利修行。
        生机素食,怡养身心。戒食肉、鱼、蛋、葱、韭、蒜,忌食辛辣(姜、芥、辣椒)。以天然(非经加工)五谷、杂粮、蔬菜、水果、菌类为主要食粮,这是善待自己心性及身体的重要方法。
        练功习武,慧命相修。每天练习少林内养功,以武修禅,使心境平静,身体健康。禅武医的弟子更应黎明即起练习少林功夫,不可荒废武功。每天行、住、坐、卧皆不离练心、练意、练气;工作、生活都在练功中。功法清高,勿轻示人。练少林功夫是为修行,修养个人心性及品德,及致强身健体。不可以少林功夫卖艺表演、从事牟利商业行为,也不可以功夫伤害他人。凡事忍让,不以武力解决问题。
        慈悲助人,爱国爱民。对人有慈悲心,同情心,尽力帮助有需要的人,爱护国家,爱护人民。


        6楼2018-04-06 12:10
        回复
          一、天堂当然在天堂的地方,地狱当然是在地狱的地方。
            二、天堂、地狱在那里?在人间。天堂在人间,地狱也在人间。你看,现在有的人住在高楼大厦,住在山顶上的别墅里,享受着清风明月,以及冷气、冰箱、豪华的汽车、电视、地毯、席梦思的床铺、山珍海味等,这不是天堂吗?但是,人间不但有天堂,也有地狱。你到市场里面去看一看,市场里到处倒挂着剖肚挖肠的鸡、鸭、牛、猪,那不就是刀山剑树吗?你到那许多贫苦的地方,看那伤残人士居住的地方,脏乱、阴暗、潮湿,甚至有的人瞎眼、缺手、断脚,盲聋瘖哑,这不就是人间的地狱吗?
            三、天堂、地狱在那里?在我们的心里。我们每个人的心,一天当中,时而天堂,时而地狱。例如,早上起床,心里面无忧无虑,到公园里去运动、慢跑、享受新鲜空气,这不就是人间天堂吗?但是,回到家里,往饭桌上一坐,“有甚么鱼肉、珍馐美味好吃的吗?”生起贪欲的心,那就是饿鬼的心。假如吃的东西不合口味,筷子一掼,碗一推,生气了,瞋恨心,那不就是地狱吗?有时还要骂人、打人,愚痴,这不就像**的行为一样吗?所以,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心里时而天堂,时而地狱、饿鬼、**。可以说,在一天二六时中,天堂、地狱不晓得来回多少次;每天我们都在天堂地狱的边缘来来去去,天堂、地狱在那里呢?就在我们的心中。
            我们知道了天堂、地狱在那里。现在,接着谈六祖惠能大师在《决疑品》里讲到净土,净土和天堂到底有甚么不一样?
            有时候上了天堂,福报用尽,还是会退堕;净土只有上升,没有退堕,这是第一点不同。第二点、天堂里和人间一样,仍然有像君臣、眷属、上下等阶级的差别对待;净土里则只有平等,大家都是莲花化生,没有差别。
            说到净土,大家就会想起极乐净土。我们读过《阿弥陀经》的人会问:“极乐净土在那里呢?”
            “十万亿的佛土以外。”也就是在十万个三千大千世界之外。
            其实,这只是比较上的说法,真正从法性上来讲,净土是没有远近之别的,净土就在心中,所以说“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例如维摩居士,在他的生活里,行、住、坐、卧之中,真是“居家逍遥,随处都是净土”。他到学校里讲学,讲堂就是他的净土;他到市场里购物,市场就是他的净土。所谓“随其心净,则国土净”,净土就在他的心里,这正是人间佛教所谓的“人间净土”。
            过去,佛陀十大弟子中智能第一的舍利弗,曾经怀疑的问佛陀:“佛陀!诸佛的净土都是清净无染,为甚么您的娑婆世界到处充满生老病死,又像地狱、饿鬼、**三恶道一样,人人生活在苦恼之中呢?”
            佛陀对舍利弗说:“这是你看到的世界,我看到的世界不是这样。”说完随即以足趾按地,大地顿时变为金色。他对舍利弗说:“这就是我的净土。”
            中国四大菩萨中的地藏菩萨,他以地狱做净土。所以,净土主要是看我们的心,心里清净,世界就随着我们清净。因此,学佛,自净其心是很重要的。
            关于净土,我把它分成人间的净土、天上的净土、极乐的净土,还有唯心的净土、华严的净土。现在我再把它们一一做个介绍。


          7楼2018-08-10 20:36
          回复
            达摩祖师东来时所说:“吾逝后,法虽大荣,知道者多,行道者少,说理者多,悟理者少”。人们想学佛,但是最后却成为佛虈学者,由此对祖师大德造下可怕的恶业。
            以2012年老法虈师讲的“世虈界虈末虈日”光虈盘来看,末学没有看出老法虈师说那就是2012年的情况,老法虈师刚开始说得很清楚,末学理解的大体意思是:很多人在关心2012年的地球命运,也一直在问,老法虈师说无常、世虈界虈末虈日对很对人来说每天都在上演,又何必仅仅担心2012的世虈界虈末虈日呢?释迦摩尼的教法有一万两千年,现在才两千多年,2012是世虈界虈末虈日没有道理。老法虈师说自己几十年不看电视不看报纸,但是后来有一些同虈修自发给他收集一些资料传给他看,其中就是关于西方国虈家官方科学网站中关于2012的一些预虈测,大家对于科学的信心比佛法大,所以老法虈师很慈悲就把这部分内容讲得比较详细,于是老法虈师就告诫大家作为念佛的人不应该贪念这个世界,不用担心2012年世虈界虈末虈日说,一来那些担心2012年即为世纪末虈日者,可以将2012年作为克期 取证的好机会,精进念佛,如果到时候真的出现预虈测中的情况,我们可以随时往生有把握;如果没有出现预虈测的情况,我们也成就了,不管怎么说都是好事;二来科学家预虈测有很多人会死亡,会有灾虈难,在这样的灾虈难中众生是很不幸的,很痛苦的,那么我们作为佛教虈徒应该精进念佛,替众生念佛,消灾解难,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所以应该生起精进之心来念佛。。。。。。(不信的师虈兄可以将市面流通的老法虈师关于2012世虈界虈末虈日的光虈盘找到其前后的部分,对接起来看,就知道末学理解的对不对了)
            但是一些人却把老法虈师讲虈法的内容,单单截取了讲世间预虈测2012世虈界虈末虈日情形的那部分翻印,广泛流通。导致很多人断章取义、误解、毁谤老法虈师。看起来这些确实是老法虈师讲的话,但是流通的却是“别有用心”者的意思,老法虈师无辜地成为了工具,最后受到诸多的毁谤和攻击。进而扰动了很多同虈修对于道友的信心,古人云:宁动千江水不动道虈人心。造成后来的局面,确实值得我们思考和忏悔。
            2、一个师虈法友团队所传讲是否为正虈法,我们也可以从其教虈化的弟虈子身语意可以略知一二,比如刘素云老虈师末学就很敬仰,她可以说是净空老法虈师的合格弟虈子,从她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在家修行人的榜样和正确的知见,她的慈悲、老实、憨厚给了我诸多的力量。可惜的是有些人也听不懂她分享的修行心得,举一个例子网上有一个视虈频标题是《刘素云暗示:净空法虈师是笫8001个佛菩萨再来》(见附录二),我在想这些人听不懂人家分享时的身份、听众的身份而胡乱传播自己的理解。
            我们来看一下,刘素云老虈师以在家人身份讲虈法,人家谦虚地用了“心得分享”,我们注意人家是谈自己的心得,而且是分享。也就是自己的认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啊。
            我们再来看一下刘素云老虈师与谁分享呢?追随净空老法虈师学习的弟虈子!!!这点很重要。
            我们结合以上两点来看看,是否刘素云老虈师果真暗示:净空法虈师是笫8001个佛菩萨再来的事实,还是刘素云老虈师确实已经将老法虈师视为佛虈陀了。前者是将事实,后者是将自己的信心,如果刘老虈师是给自己传承弟虈子讲虈法,那么可以说净空法虈师是释迦摩尼佛第8001次再来,而如果是与自己同虈修分享则应该是将自己信心的问题,末学妄心理解为:我们不要再妄想还有一个比自己的恩虈师更好的老虈师,不要羡慕2000多年虈前佛身边的随行众,只要我们有信心,那么我们的净空老法虈师就是释迦摩尼佛的第8001次再来度虈化我们。在《涅盘经》中说: “阿难莫哀伤,我于未来时,化为善知识,饶益汝等众。”,所以末学觉得刘素云老虈师所讲的话合情合理,而且是我们该学习的事师之道。
            刘素云老虈师最后说3000年以后的人们会羡慕我们,我觉得非常合理,老法虈师今生的事业及培养的弟虈子众可知其在世界佛教历虈史上是不可以或缺的部分,3000年后的人们修学的环境可能远不如我们现在,那个时候的修行人当然会感慨我们现在的福虈报了。
            3、多的不讲了,只想分享自己听老法虈师及其弟虈子光虈盘内容的两个例子和两条心得,无心介入是非纷争,只愿各位同虈修能“莫舍己道勿扰他心”,亲近自己有信心的善知识,听闻正虈法、如理作意、如理修行,少去造口业毁谤高僧大德,对于自己不够了解的事情,不要轻易去下结论,否则因果绝对不会虚耗的。
            当然这个地方仅仅是提醒听虈法的信心,学佛的态度,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不要随便下结论,对于所听虈法不能断章取义,不应该忽视演讲者所针对的对境、时机及讲的语气,在修行上应该从观自心下手,自己跟着有信心的老虈师,一步一步地往前走,不要被各种千奇百怪的言虈论所左右。所谓言多必失,一个人做老虈师讲了几十年,不可能没有一丁点的错误,只要他传的是教我们以善心行善,断恶、持戒,念佛,对佛虈陀有信心,对因果起正见等,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去毁谤。
            值此中秋之际愿所有高僧大德法体安康,长久住世,正虈法久住,愿各位道友道业不退,福慧增上,早证菩提,愿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愿一切众生均能蒙佛加被,听闻正虈法,获得暂时与究竟的解脱利益。


            8楼2018-08-10 20:47
            回复
              一、天堂当然在天堂的地方,地狱当然是在地狱的地方。
                二、天堂、地狱在那里?在人间。天堂在人间,地狱也在人间。你看,现在有的人住在高楼大厦,住在山顶上的别墅里,享受着清风明月,以及冷气、冰箱、豪华的汽车、电视、地毯、席梦思的床铺、山珍海味等,这不是天堂吗?但是,人间不但有天堂,也有地狱。你到市场里面去看一看,市场里到处倒挂着剖肚挖肠的鸡、鸭、牛、猪,那不就是刀山剑树吗?你到那许多贫苦的地方,看那伤残人士居住的地方,脏乱、阴暗、潮湿,甚至有的人瞎眼、缺手、断脚,盲聋瘖哑,这不就是人间的地狱吗?
                三、天堂、地狱在那里?在我们的心里。我们每个人的心,一天当中,时而天堂,时而地狱。例如,早上起床,心里面无忧无虑,到公园里去运动、慢跑、享受新鲜空气,这不就是人间天堂吗?但是,回到家里,往饭桌上一坐,“有甚么鱼肉、珍馐美味好吃的吗?”生起贪欲的心,那就是饿鬼的心。假如吃的东西不合口味,筷子一掼,碗一推,生气了,瞋恨心,那不就是地狱吗?有时还要骂人、打人,愚痴,这不就像**的行为一样吗?所以,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心里时而天堂,时而地狱、饿鬼、**。可以说,在一天二六时中,天堂、地狱不晓得来回多少次;每天我们都在天堂地狱的边缘来来去去,天堂、地狱在那里呢?就在我们的心中。
                我们知道了天堂、地狱在那里。现在,接着谈六祖惠能大师在《决疑品》里讲到净土,净土和天堂到底有甚么不一样?
                有时候上了天堂,福报用尽,还是会退堕;净土只有上升,没有退堕,这是第一点不同。第二点、天堂里和人间一样,仍然有像君臣、眷属、上下等阶级的差别对待;净土里则只有平等,大家都是莲花化生,没有差别。
                说到净土,大家就会想起极乐净土。我们读过《阿弥陀经》的人会问:“极乐净土在那里呢?”
                “十万亿的佛土以外。”也就是在十万个三千大千世界之外。
                其实,这只是比较上的说法,真正从法性上来讲,净土是没有远近之别的,净土就在心中,所以说“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例如维摩居士,在他的生活里,行、住、坐、卧之中,真是“居家逍遥,随处都是净土”。他到学校里讲学,讲堂就是他的净土;他到市场里购物,市场就是他的净土。所谓“随其心净,则国土净”,净土就在他的心里,这正是人间佛教所谓的“人间净土”。
                过去,佛陀十大弟子中智能第一的舍利弗,曾经怀疑的问佛陀:“佛陀!诸佛的净土都是清净无染,为甚么您的娑婆世界到处充满生老病死,又像地狱、饿鬼、**三恶道一样,人人生活在苦恼之中呢?”
                佛陀对舍利弗说:“这是你看到的世界,我看到的世界不是这样。”说完随即以足趾按地,大地顿时变为金色。他对舍利弗说:“这就是我的净土。”
                中国四大菩萨中的地藏菩萨,他以地狱做净土。所以,净土主要是看我们的心,心里清净,世界就随着我们清净。因此,学佛,自净其心是很重要的。
                关于净土,我把它分成人间的净土、天上的净土、极乐的净土,还有唯心的净土、华严的净土。现在我再把它们一一做个介绍。


              9楼2018-08-10 20:51
              回复
                念佛要常作将死,将堕地狱想,则不恳切亦自恳切,不相应亦自相应。以怖苦心念佛,即是出苦第一妙法,亦是随缘消业第一妙法。
                每日若念一万佛,即念五千观音,多少照此加减。
                发大菩提,生真信愿,毕生坚持,唯佛是念。念极情忘,即念无念。禅教妙义,彻底显现。待至临终,蒙佛接引,直登上品,证无生忍。
                念佛之乐,唯真念佛者自。
                念佛不能纯一,必须制心不令外驰,久久自会纯一。成片者,纯一无杂之谓也。
                阿弥陀佛,我心本具。既是我心本具,固当常念。既能常念,则感应道交。修德有功,性德方显。事理圆融,生佛不二矣。故曰:“以我具佛之心,念我心具之佛。”岂我心具之佛,而不应我具佛之心耶?
                众生之心口,由烦恼惑业致成染污,以“南无阿弥陀佛”之圣号令其心口称念,如染香人,身有香气。念之久久,业消智朗,障尽福崇,佛性自显。
                能医者,外感、内伤之病也。若冤业病,神仙亦不能医。念佛,便能令宿世冤家仗佛慈力超生善道,故怨解释而病即痊愈矣。外感、内伤,念佛亦最有益,非独冤业病有益也。观世音菩萨成道日
                学观世音菩萨的悲心,利益众生,时时刻刻存心为他人着想,
                这才是真正纪念观世音菩萨的。
                各位善知识,你们有的从马来西亚来,有的从菲律宾来,有的从台湾来,有的从加拿大来,我也记不得那么多。今天庆祝观音菩萨成道纪念日,观世音菩萨他在过去是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因为行无缘大慈,所以人人和他有缘。他看见一切众生的痛苦等于自己的痛苦一样,所以有同体大悲;他有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故种下这种无尽无边的缘和悲心。他和我们每一个众生都有不可分的精神,也可以说观世音菩萨,处处为人着想,没有自私心、自利心,没有丝毫只管自己的心,他是为利益一切众生而修行,因此一切众生和观世音菩萨特别有缘。在一年之中,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这三个纪念日一般人来朝拜观世音菩萨最多。在这烈火炎炎之天气,很多人还在百忙之中来朝拜观世音菩萨,这种诚心都是由于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愿力所摄引。
                既然我们深信观世音菩萨,则应以观世音菩萨作每人的榜样、模范。我们也要学观世音菩萨的悲心,利益众生,时时刻刻存心为他人着想,这才是真正纪念观世音菩萨的典礼。观世音菩萨观看世界一切的痛苦,寻声救苦,我们见到世界有困苦艰难的众生能帮助他,这是真正信观世音菩萨,拜观世音菩萨,纪念观世音菩萨。
                我再说明白一点,我们每人都要学同体大悲无缘大慈,具足慈悲心,而代表观世音菩萨救度受苦受难的众生,这是真正纪念观世音菩萨,是真正朝拜观世音菩萨。不是说我到这儿朝拜观世音菩萨,回家后就发脾气,看这不好,那不对。真正纪念观世音菩萨是要利益人,自己不发脾气、不生烦恼、没有贪瞋痴,这才是真正纪念观世音菩萨。你们不要忘记,观世音菩萨对谁都不发脾气。你拜了菩萨回到家去,依 旧发脾气,观世音菩萨也就替你担心了,说:“你这臭脾气不改,到什么时候才能明白佛法呢?”希望大家不要令观世音菩萨担心、不安乐。
                各位,今天的斋菜我也不知好吃不好吃,我老得连味道也不知道了。你们吃得好不好吃,我不知道,我也不愿意你们知道。若好味你们就欢喜;不好吃,就生烦恼;我不想你们生烦恼,无欢喜也无烦恼,这是真正的味道。希望各位一天比一天精进,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 一九八八年六月十九日于万佛圣城返本还原了生死
                我们要把生死的问题搞明白。
                一切的众生都是愿意活着,而不愿意死,可是就没有哪一个众生是活着,不会死的,除非你返本还原,认识本来的面目是怎么样生的,怎么样死法,生也明白,死也明白。这个明白,并不是只明白理论,而是把真正我怎么样生,是不是由我做主?我怎样死,是不是我自己能说就算?如果是被造化所控制、被气秉所拘、被物欲所蔽,生死没有把握,这是一个 糊涂生、糊涂死,自己不能做得主。
                每一个人都爱惜自己的身体,冷也不行、饿了也不行、睡不够也不行,有很多不行。不行是什么?不行就是瘫子,不会走路。我们学佛是为什么?就是在生死中争。我们要把生死的问题搞明白,最低限度,生来的时候,要知道谁叫我来的?你再要能做到无来亦无所去,那就是如来。
                我的话再从头说起,我在十几岁时,听过门老居士(以前是道德会讲习班的主任)讲,那时候觉得很受用。我年轻时,欢喜到处听人讲,有人讲我就欢喜听,听人讲古辞、故事;我听了都把有用的话记住,尽量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我读书时亦如是,譬如读《四书》,读一句,我就问一句:“我将来对这一句的道理,能不能做到?我是不是要实行这个道理?”所以我这个人,也是不自量力。
                我从东北坐船到上海,在海上飘飘荡荡,差点喂了鱼。本来从天津上船,三、四天就可抵达上海,可是那一次,火轮船从天津起程一百二十里,船就在海上转,怎样也不走,转来转去,有十几天,就好像旋风。船上吃、喝的东西也没有了,几乎要人吃人。在这时候,我也没有咒念,躺在船的甲板上,把肚内的苦水都吐出来了,你说我 糊涂不糊涂?十多天来我还是很刚强,最后已不能站起来,我就向观音菩萨求救:“我今天遇到魔障想在海中把火轮船翻了,把我淹死。但这船上有几百人,如果只为我一个人,而死了这么多人,我觉得于心不忍。我这个人有生以来就想为佛教做点事,如果佛教不用我,我就跳到海中淹死,不要令这几百人为我而受罪。我希望观音菩萨慈悲,使令这船平安抵达上海。”
                这求救的信号一送出去,很灵的,这船终于风平浪静地到汉口,所以我知道我还要为佛教做点事情。在海中,“龙鱼诸鬼难”没有结束我的生命,所以一举一动我都要为佛教尽上我的一点责任和力量。故时时刻刻我要为佛教做一点事情,其它事我也不想做了。
                我现在请我年青时的老师门老居士,来为你们讲课,我也是从这一条路走过来的。王老善人(王凤仪)一字也不识,可是能“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以一个不认字的庄稼人,能够发挥仁义道德,这就是无旁的,就是他在做人的一天,所作所为要守规矩,合乎法度,不要有贪、求、自私、自利、打妄语就够了。你能一举一动志在利益人,不利益自己,这就与圣人的心合而为一。所以,以一个不认字的人,能通达古今圣贤的心法,这是人人应该注意的一点。故古人说:“人人皆可以为尧舜,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志在圣贤为圣贤,志在英雄豪杰就为英雄豪杰,志在神圣仙佛就为神圣仙佛。我们不要把光阴空过,一寸时光就是一寸命光,我们要珍惜生命之光。
                为什么会颠倒?
                这是被一切外来境界所转。
                “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忽动被云遮”。参禅打坐,要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要在自己心性上用功夫。一切众生为什么会颠倒妄想?你想不去颠倒,结果还是会颠倒;你想不去打妄想,结果妄想还是纷飞,自己做不了主。为什么呢?这是被一切外来境界所转,在“内”没有“定力”,所以才会被外物所迁。
                对外来境界,信以为真,认贼作子,认苦为乐,终日奔奔波波,忙忙碌碌,仔细想想也不知究竟是为了什么?从生至死,终于没有“明心见性”;因为未明本心见本性,所以才会向外驰求,流转生死,在业海中忽升忽降,飘流无定,流浪生死。始终在背觉合尘,追逐名利,犹不知临崖勒马,当机立断,这是被妄想所支配,六尘所迷。所以“一念不生全体现”,坐禅习定,坐到“静极光通达”,开大智慧,若能进一步“一念不生”,这样就能豁然贯通,万事万物,没有不明白,没有不“一目了然”矣!
                世间万事万物皆明白,则不为一切境界所转,而能转变一切境界。不只“八风吹不动”,就算千刀万箭刺到你身上,也像虚空,因为你已和虚空合一,与法界同体,“纵遇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离一切苦,得一切乐;就算在苦中也能转苦为乐,而心里没有苦存在。这时候,你就算到了地狱,地狱也会变莲花;到饿鬼道,饿鬼也生到极乐世界;一切**,都能脱离**道到极乐世界。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你有这个力量,这种感应。《大悲忏》里说:
                我若向刀山 刀山自摧折 我若向火汤 火汤自枯竭
                我若向地狱 地狱自消灭 我若向饿鬼 饿鬼自饱满
                我若向修罗 恶心自调伏 我若向** 自得大智慧
                若能专一其心,“一念不生”的念〈大悲咒〉,就是在刀山,刀山也摧折;火汤也干枯。一念不生,没有妄想念〈大悲咒〉,地狱也消失,饿鬼也不会饿了。人有脾气,因有修罗性,若向修罗念〈大悲咒〉,修罗也会改恶向善,没有脾气。**是愚痴的,若向**念〈大悲咒〉,**也会开大智慧。人修得三昧定功,能转变一切灾难,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六根忽动被云遮,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眼见色,为色所动;耳听声,为声所动;鼻闻香,为香所动;舌尝味,为味所动;身觉触,为触所动;意缘法,为法所动。若能六根不动,化成六位护法,保卫自性,自性不摇动,六根不被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和法尘所动,就有“大定力”。若六根忽动,就像晴空长乌云,遮盖了智慧光明。大家要修不动法,所以要修禅习定。
                —— 一九八七年十月十日于金山圣寺静坐的功德
                心止念绝真富贵,私欲断尽真福田。
                “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人若能静坐,就算很短的一刹那,能如如不动,了了常明,一切尘劳、妄想杂念皆止,则一切智慧、辩才便生起。这时认识法的本体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明白法的自性本来清净不动,便能返本还原。恒沙七宝塔是有为法,有形有相;静坐,则是无为法,无为而无不为。净极光通达,净到极点,智光现前,再不颠倒,这时便行菩提道,发无上正等正觉心,因此比建造七宝塔更殊胜、更重要、更有用。这时能真布施,真持戒,真忍辱,真精进,真禅定,真般若,六度齐修,万行俱备。人为何无智慧?因为一天到晚向外驰求,未能回光返照、反求诸己,故做事颠倒,离开自性愈来愈远,不知道回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苦海,是世间的海,虽然无边无际,人若懂得回头,便能离苦得乐。
                人在世间上求名求利,心劳力拙,一天比一天愚痴,因为被五欲所牵缠,看不破,放不下,故不自在,跑到外面去。若能看破放下,得到自在,就不向外跑,在本性上不摇不动,不取不舍,无欠无余,无人无我,这时证得无生法忍,回头转身,才知天空地阔。人为什么被六根、六尘、六识所拘?因为把根本忘了,未能放下根本无明。根本无明即是欲念,总共有五种:财色名食睡;这五欲粘粘糊糊,摆脱不开。把财欲摆脱开,色欲就摆脱不开;色欲摆脱开,名欲又摆脱不开,直至财色名食都摆脱了,睡欲还是摆脱不开,每天非睡八小时不可,否则就觉得吃了大亏。为什么觉得吃了亏?因为你执着睡眠,若不执着,就不知自己睡了没有,都无所谓。财色名食的欲,亦复如是;你能放下,轻松活泼,就得到自在。念动事事有,念止事事无,“心止念绝真富贵,私欲断尽真福田”,你能够不打妄想,就是大富大贵,断绝私欲,才是真正享福,人有一丝毫的私欲,仍然是穷人。你想有福吗?就不要打那么多妄想,不要被五欲所缚,不得自在。
                —— 于一九八七年九月十七日


                10楼2018-08-10 20:56
                回复


                  12楼2020-02-03 14:48
                  回复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20-02-23 14:3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