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付学明的25亩脐橙没有滞销,并且每亩地的收入比往年多了400多元。
女儿付伶俐劝他,趁着今年收入好,用这多出来的钱把家里的旧家具换一遍。但他拒绝了,“你敢肯定每年那个杭州人都会过来?”
付学明说的杭州人,是阿里巴巴农村淘宝的小二王巍。
今年年初,他来到重庆奉节,帮这里的果农在阿里巴巴平台上卖出200吨脐橙,不但解决了奉节脐橙经常面临的滞销问题,还让农户增收了。
付学明担心,王巍和以前来奉节的商贩一样,赚一笔就不来了。
阿里巴巴农产品上行淘乡甜种植基地
阿里“授渔”
付学明并不知道,以后,他的脐橙都可以如此轻松地卖掉了。
今年年初,奉节县政府官员与其他22个县域官员一起,拿到了阿里巴巴兴农扶贫官方服务站的牌子。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在重庆奉节的公益活动
2018年1月的电商脱贫(重庆)高峰对话会上,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张勇宣布,阿里将整合所有资源,助力全国800个贫困县,并宣布了具体举措。
兴农扶贫服务站,是诸多举措之一。
“这个兴农扶贫官方服务站,连接产地农货与消费者,帮助这些县域的农产品精准触达城市人群。”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乡村事业部总经理王建勋介绍,今年计划让符合条件的百个县域开通官方服务站,未来计划对全国符合条件的县域全覆盖。
奉节在阿里巴巴电商平台开通兴农扶贫官方服务站以后,付学明的脐橙每年都可以在阿里巴巴电商平台卖。
张勇将以上举措称作“授人以渔”。
除此以外,阿里巴巴还将成立十个电商脱贫样板县,整合整个集团资源,帮助样板县实现电商脱贫。
“首先有营销、销售、物流、服务,通过新零售来进行重新分工和重构。”王建勋从商业的角度描述阿里巴巴电商脱贫,“我们觉得最为有价值的事情就是把农产品土特产变为商品。”
从商业的角度讲,作为农村电商农产品上行的“授渔”并不容易。
来自重庆璧山一位农业企业老板说,“电商脱贫不仅仅是社会公益,还是产业,不可能一蹴而就,想做农村电商,几乎要对农村商业基础设施和商业生态进行重塑,需要漫长的过程。”
一天吃36个咸鸭蛋
过程确实漫长。
阿里巴巴在农村电商领域的探索,早在2010年就有公开报道。2010年,阿里巴巴与浙江遂昌政府合作,推动建立了一套“政府+农户+合作社+网店协会+淘宝网”的农村电商机制。形成了以农特产品为特色,多品类协同发展的县域电子商务中的“遂昌模式”。
王建勋表示,“遂昌模式”的目的是“走出一条能够让更多农民参与,让农民实实在在受益的农村电商模式。”。
阿里巴巴“让农民参与,让农民受益”的探索不仅这一次。
新疆阿克苏果农买热木尼沙汗为淘乡甜选果
阿里巴巴乡村事业部农业发展部负责人黄爱珠向记者讲了个故事。
阿里巴巴上行团队曾想与西部一苹果产地果农直接合作,将他们的苹果在阿里巴巴电商平台销售,“直接与农户对接,将中间商的利润直接补贴给农户。”
但结果发现,苹果上线后,接到无数投诉。
很多农户装箱的时候上面放大的,下面放小的,甚至放坏的。
“我们开始明白,我们要做的工作很多,提升农民的商品意识,加强品控,帮助农民实现农产品商品化、品牌化,建立一套供应链体系是最关键的。”黄爱珠说。
寻着这个思路,农村淘宝逐渐建立起一个系统,形成一个链路,阿里巴巴将其称作直供直销新链路。
农村淘宝小二章新光去黑龙江宁安打造响水大米项目时,首先找到了当地质监局,与质监局合作,将其检测技术、农产品溯源系统引入响水大米项目。消费者只要扫描全程溯源二维码,就能找到买的大米产自哪个地块,属于哪个品种,用了哪些化肥农药。
同时,农村淘宝还与当地合作,建立产地仓,进入这个仓的大米,经过600多项检测。宁安质监局相关负责人说,这个标准,优于日本农产品检测标准。
而到阿里巴巴电商平台销售,获得的数据,通过大数据反馈产地,指导农户生产出“适销对路”的农产品。
大数据应用最典型的案例,是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推出的高邮咸鸭蛋项目。
农村淘宝小二姚义海,为了找到高品质咸鸭蛋,一天试吃了36枚,“先过了我这一关,才能给消费者。”姚义海选出咸鸭蛋后,推向阿里巴巴电商平台,再分析平台数据,消费者喜欢什么样咸度的咸鸭蛋一清二楚,然后这些数据反馈给高邮咸鸭蛋手艺人,手艺人根据数据,调整水盐配比及腌制时间。
高邮市鸭蛋协会会长尤兆荣感叹,“我们研究了几十年,都没有解决咸鸭蛋标准化生产问题,阿里巴巴大数据帮我们实现了。”
王建勋介绍,阿里巴巴的直供直销新链路,解决了品控、农产品标准化问题之后,“紧接着,就要推动农产品向品牌化迈进。”
万元大米诞生背后
去年双十一,天猫一款大米引人注目,该大米标价万元一份,一天时间售出3份。这款大米正是进入阿里巴巴农村淘宝直供直销新链路的响水大米。
万元大米背后,是有关品牌化的故事。
就在双十一五个月前,响水大米名声平平,虽然从唐至清,一直是贡米,但受物流、市场各种因素的影响,沉寂多年。加上近年来,当地小商贩“晚上进米,白天卖米” ,用外地大米充当响水大米卖,对响水大米品牌有了很大伤害。当地官员感叹,“这么好的大米,看着它慢慢毁掉,真可惜。”
农村淘宝农产品上行团队将龙江大米送进阿里巴巴新零售渠道
农村淘宝介入后,通过品控,保证了响水大米的质量,“但提高附加值,还需要品牌化。”
农村淘宝帮助响水大米农户改变产品包装,找网红做直播,与博物馆合作做活动,用一次次线上线下活动,打响了响水大米的品牌。
“天猫双11”,阿里巴巴将一款高品质响水大米拿到国家博物馆做了IP授权,打造成了万元一份的响水至尊大米。
万元大米,实际上也是对响水大米品牌提升的活动之一。
同样的案例还有肇源县鲶鱼沟的大米。阿里巴巴村淘介入,进行品牌化以后,当地大米从3元每斤,涨到到现在均价14.8元每斤。
姚义海提到对农产品品牌化的艰辛,“为了给高邮咸鸭蛋换包装,熬了十几个夜,做了三十多套方案。”
现在,通过阿里巴巴品牌化的农产品包括响水大米,肇源大米、巴楚留香瓜、奉节脐橙、元阳红米、高邮咸鸭蛋、阿克苏冰糖心苹果等160个品牌。
这些品牌,频频引爆电商市场。2015年,农村淘宝介入肇源县鲶鱼沟大米商品化和品牌化过程后,让当地农户收入翻倍;2016年,农村淘宝在新疆巴楚县打造的巴楚留香瓜项目,让当地农户收入翻十倍;去年“天猫双11”,阿克苏苹果仅用时12个小时,就在天猫上卖了170万斤。
天网、地网、人网
“阿里巴巴囊括农产品标准化、商品化、品牌化的直供直销新链路是‘上层建筑’,但我们要看到,在做这些之前,阿里巴巴在农村电商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同步推进。”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杨学成认为,有能力做到的企业不多。
去年“天猫双11”,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淘乡甜打造的其中20款农产品,通过阿里线上渠道一共卖了4.5亿元,而农村淘宝下行成交额接近32亿元,比2016年增长了8倍。
女儿付伶俐劝他,趁着今年收入好,用这多出来的钱把家里的旧家具换一遍。但他拒绝了,“你敢肯定每年那个杭州人都会过来?”
付学明说的杭州人,是阿里巴巴农村淘宝的小二王巍。
今年年初,他来到重庆奉节,帮这里的果农在阿里巴巴平台上卖出200吨脐橙,不但解决了奉节脐橙经常面临的滞销问题,还让农户增收了。
付学明担心,王巍和以前来奉节的商贩一样,赚一笔就不来了。
阿里巴巴农产品上行淘乡甜种植基地
阿里“授渔”
付学明并不知道,以后,他的脐橙都可以如此轻松地卖掉了。
今年年初,奉节县政府官员与其他22个县域官员一起,拿到了阿里巴巴兴农扶贫官方服务站的牌子。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在重庆奉节的公益活动
2018年1月的电商脱贫(重庆)高峰对话会上,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张勇宣布,阿里将整合所有资源,助力全国800个贫困县,并宣布了具体举措。
兴农扶贫服务站,是诸多举措之一。
“这个兴农扶贫官方服务站,连接产地农货与消费者,帮助这些县域的农产品精准触达城市人群。”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乡村事业部总经理王建勋介绍,今年计划让符合条件的百个县域开通官方服务站,未来计划对全国符合条件的县域全覆盖。
奉节在阿里巴巴电商平台开通兴农扶贫官方服务站以后,付学明的脐橙每年都可以在阿里巴巴电商平台卖。
张勇将以上举措称作“授人以渔”。
除此以外,阿里巴巴还将成立十个电商脱贫样板县,整合整个集团资源,帮助样板县实现电商脱贫。
“首先有营销、销售、物流、服务,通过新零售来进行重新分工和重构。”王建勋从商业的角度描述阿里巴巴电商脱贫,“我们觉得最为有价值的事情就是把农产品土特产变为商品。”
从商业的角度讲,作为农村电商农产品上行的“授渔”并不容易。
来自重庆璧山一位农业企业老板说,“电商脱贫不仅仅是社会公益,还是产业,不可能一蹴而就,想做农村电商,几乎要对农村商业基础设施和商业生态进行重塑,需要漫长的过程。”
一天吃36个咸鸭蛋
过程确实漫长。
阿里巴巴在农村电商领域的探索,早在2010年就有公开报道。2010年,阿里巴巴与浙江遂昌政府合作,推动建立了一套“政府+农户+合作社+网店协会+淘宝网”的农村电商机制。形成了以农特产品为特色,多品类协同发展的县域电子商务中的“遂昌模式”。
王建勋表示,“遂昌模式”的目的是“走出一条能够让更多农民参与,让农民实实在在受益的农村电商模式。”。
阿里巴巴“让农民参与,让农民受益”的探索不仅这一次。
新疆阿克苏果农买热木尼沙汗为淘乡甜选果
阿里巴巴乡村事业部农业发展部负责人黄爱珠向记者讲了个故事。
阿里巴巴上行团队曾想与西部一苹果产地果农直接合作,将他们的苹果在阿里巴巴电商平台销售,“直接与农户对接,将中间商的利润直接补贴给农户。”
但结果发现,苹果上线后,接到无数投诉。
很多农户装箱的时候上面放大的,下面放小的,甚至放坏的。
“我们开始明白,我们要做的工作很多,提升农民的商品意识,加强品控,帮助农民实现农产品商品化、品牌化,建立一套供应链体系是最关键的。”黄爱珠说。
寻着这个思路,农村淘宝逐渐建立起一个系统,形成一个链路,阿里巴巴将其称作直供直销新链路。
农村淘宝小二章新光去黑龙江宁安打造响水大米项目时,首先找到了当地质监局,与质监局合作,将其检测技术、农产品溯源系统引入响水大米项目。消费者只要扫描全程溯源二维码,就能找到买的大米产自哪个地块,属于哪个品种,用了哪些化肥农药。
同时,农村淘宝还与当地合作,建立产地仓,进入这个仓的大米,经过600多项检测。宁安质监局相关负责人说,这个标准,优于日本农产品检测标准。
而到阿里巴巴电商平台销售,获得的数据,通过大数据反馈产地,指导农户生产出“适销对路”的农产品。
大数据应用最典型的案例,是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推出的高邮咸鸭蛋项目。
农村淘宝小二姚义海,为了找到高品质咸鸭蛋,一天试吃了36枚,“先过了我这一关,才能给消费者。”姚义海选出咸鸭蛋后,推向阿里巴巴电商平台,再分析平台数据,消费者喜欢什么样咸度的咸鸭蛋一清二楚,然后这些数据反馈给高邮咸鸭蛋手艺人,手艺人根据数据,调整水盐配比及腌制时间。
高邮市鸭蛋协会会长尤兆荣感叹,“我们研究了几十年,都没有解决咸鸭蛋标准化生产问题,阿里巴巴大数据帮我们实现了。”
王建勋介绍,阿里巴巴的直供直销新链路,解决了品控、农产品标准化问题之后,“紧接着,就要推动农产品向品牌化迈进。”
万元大米诞生背后
去年双十一,天猫一款大米引人注目,该大米标价万元一份,一天时间售出3份。这款大米正是进入阿里巴巴农村淘宝直供直销新链路的响水大米。
万元大米背后,是有关品牌化的故事。
就在双十一五个月前,响水大米名声平平,虽然从唐至清,一直是贡米,但受物流、市场各种因素的影响,沉寂多年。加上近年来,当地小商贩“晚上进米,白天卖米” ,用外地大米充当响水大米卖,对响水大米品牌有了很大伤害。当地官员感叹,“这么好的大米,看着它慢慢毁掉,真可惜。”
农村淘宝农产品上行团队将龙江大米送进阿里巴巴新零售渠道
农村淘宝介入后,通过品控,保证了响水大米的质量,“但提高附加值,还需要品牌化。”
农村淘宝帮助响水大米农户改变产品包装,找网红做直播,与博物馆合作做活动,用一次次线上线下活动,打响了响水大米的品牌。
“天猫双11”,阿里巴巴将一款高品质响水大米拿到国家博物馆做了IP授权,打造成了万元一份的响水至尊大米。
万元大米,实际上也是对响水大米品牌提升的活动之一。
同样的案例还有肇源县鲶鱼沟的大米。阿里巴巴村淘介入,进行品牌化以后,当地大米从3元每斤,涨到到现在均价14.8元每斤。
姚义海提到对农产品品牌化的艰辛,“为了给高邮咸鸭蛋换包装,熬了十几个夜,做了三十多套方案。”
现在,通过阿里巴巴品牌化的农产品包括响水大米,肇源大米、巴楚留香瓜、奉节脐橙、元阳红米、高邮咸鸭蛋、阿克苏冰糖心苹果等160个品牌。
这些品牌,频频引爆电商市场。2015年,农村淘宝介入肇源县鲶鱼沟大米商品化和品牌化过程后,让当地农户收入翻倍;2016年,农村淘宝在新疆巴楚县打造的巴楚留香瓜项目,让当地农户收入翻十倍;去年“天猫双11”,阿克苏苹果仅用时12个小时,就在天猫上卖了170万斤。
天网、地网、人网
“阿里巴巴囊括农产品标准化、商品化、品牌化的直供直销新链路是‘上层建筑’,但我们要看到,在做这些之前,阿里巴巴在农村电商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同步推进。”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杨学成认为,有能力做到的企业不多。
去年“天猫双11”,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淘乡甜打造的其中20款农产品,通过阿里线上渠道一共卖了4.5亿元,而农村淘宝下行成交额接近32亿元,比2016年增长了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