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15辞退门事件开始,营销传播巨头蓝色光标的日子就不好过。
今天(3月23日),辞退门又有后续,当事员工再发文称:公司故意抹黑其形象,删了文章却换来无偿开除。文章在一早发布,一上午时间阅读量就快读突破了10万+,再次引发广告营销圈的刷屏。

受大盘和辞退门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蓝标的股票一开盘变走绿,截至收盘,股价下跌6.99%。4A广告周刊(ID:ibrief)发现,自3月15日辞退门发生以来,蓝色光标股价已经从8.38元跌到7.05元,跌幅达15.8%,市值缩水29亿。

全球第4大并购主、第9大广告集团
蓝色光标是中国本土乃至整个亚洲名列前茅的公关公司,于2010年在A股上市,业界期许为中国的WPP。
公司上市后,不断靠并购拓宽主业,员工数进而激增。2010年,公司员工数为743 人,到2016年,增至6758人,6年间员工数增长809.96%。
胜三咨询R3的2017年数据显示,蓝色光标并购额达到1.26亿美元,在这一维度上位列全球第四。领先IPG、阳狮集团等老牌4A集团,仅次于电通、WPP和哈瓦斯这三大广告集团。

另一大营销传播行业的咨询机构WARC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十大广告集团里,蓝色光标得分62.6分,从去年第8位下滑到第九位,但依然领先博报堂成为第九大广告集团。

不断的并购是蓝色光标扩张规模的主要原因。其在2016年年报中承认,公司首先追求收入规模的快速增长,通过并购快速扩张,已用了 7 年的时间完成了这个目标。2016 年,蓝色光标超过 120 亿元的收入中,源自上市前公共关系业务的收入大约仅占四分之一,其余 90 亿元均来自于并购。
并购后遗症,辞退福利3年半涨了6.4倍
并购并不是一个百利无害的手段。财报显示,蓝色光标的盈利额并未随着收入的增多而增加,甚至在2015年与2017年第一季度,出现增收降利的现象。2014年,公司净利率为12%,今年第一季度下降至3%。从这个角度可以说,公司营收额增长是以牺牲净利率为代价的。
并购带来的另一个副作用是人员的臃肿,这导致薪酬的增加。蓝色光标的财报显示,在员工平均薪酬方面,蓝色光标这六年来出现了波动上涨。2010年,公司给员工支付的薪酬为1.08亿元,员工人均薪酬14.53万元。但在2011年,公司员工平均薪酬下滑至9.73万元。从2012年开始,公司员工平均薪酬开始会涨,从11.1万元涨至2016年的28.67万元。
在3月21日,接受界面记者采访时,赵文权与孙陶然指出,未来蓝标要做智能经营服务平台,同时对蓝标瘦身计划表示了肯定:“蓝色光标的文化是员工第一,但有些员工太安逸了,未来我们会在管理上优化加强,瘦身是必须的。人多不再是营销行业的优势。”
实际,蓝标的瘦身计划早就在2017年就开始了。《4A广告周刊》(ID:ibrief)查阅蓝色光标财报发现,在2014年的辞退福利只有137万,而到2015年员工的辞退福利就已经翻番。更重要的是,根据2017年上半年财报,辞退福利已经达到882万,而2016年全年才只有440万,也就是说,2017年上半年就已经是2016年辞退福利的两倍。
所谓的辞退福利,是指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职工的补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N+1赔偿金。

暴涨的辞退成本可能是蓝色光标发生辞退门的主要原因。除了对市值的影响,4A广告周刊记者在微博上发现,已经有面试的员工开始考虑要不要入职。
广告公关行业,人力是最大的成本,也成就了公司最大的价值。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其实也就是对人才的价值观。然而如果核心价值观仅落实在口号上,企业无异于一盘散沙,就像大海中失去了航向的船只。
今天(3月23日),辞退门又有后续,当事员工再发文称:公司故意抹黑其形象,删了文章却换来无偿开除。文章在一早发布,一上午时间阅读量就快读突破了10万+,再次引发广告营销圈的刷屏。

受大盘和辞退门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蓝标的股票一开盘变走绿,截至收盘,股价下跌6.99%。4A广告周刊(ID:ibrief)发现,自3月15日辞退门发生以来,蓝色光标股价已经从8.38元跌到7.05元,跌幅达15.8%,市值缩水29亿。

全球第4大并购主、第9大广告集团
蓝色光标是中国本土乃至整个亚洲名列前茅的公关公司,于2010年在A股上市,业界期许为中国的WPP。
公司上市后,不断靠并购拓宽主业,员工数进而激增。2010年,公司员工数为743 人,到2016年,增至6758人,6年间员工数增长809.96%。
胜三咨询R3的2017年数据显示,蓝色光标并购额达到1.26亿美元,在这一维度上位列全球第四。领先IPG、阳狮集团等老牌4A集团,仅次于电通、WPP和哈瓦斯这三大广告集团。

另一大营销传播行业的咨询机构WARC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十大广告集团里,蓝色光标得分62.6分,从去年第8位下滑到第九位,但依然领先博报堂成为第九大广告集团。

不断的并购是蓝色光标扩张规模的主要原因。其在2016年年报中承认,公司首先追求收入规模的快速增长,通过并购快速扩张,已用了 7 年的时间完成了这个目标。2016 年,蓝色光标超过 120 亿元的收入中,源自上市前公共关系业务的收入大约仅占四分之一,其余 90 亿元均来自于并购。
并购后遗症,辞退福利3年半涨了6.4倍
并购并不是一个百利无害的手段。财报显示,蓝色光标的盈利额并未随着收入的增多而增加,甚至在2015年与2017年第一季度,出现增收降利的现象。2014年,公司净利率为12%,今年第一季度下降至3%。从这个角度可以说,公司营收额增长是以牺牲净利率为代价的。
并购带来的另一个副作用是人员的臃肿,这导致薪酬的增加。蓝色光标的财报显示,在员工平均薪酬方面,蓝色光标这六年来出现了波动上涨。2010年,公司给员工支付的薪酬为1.08亿元,员工人均薪酬14.53万元。但在2011年,公司员工平均薪酬下滑至9.73万元。从2012年开始,公司员工平均薪酬开始会涨,从11.1万元涨至2016年的28.67万元。
在3月21日,接受界面记者采访时,赵文权与孙陶然指出,未来蓝标要做智能经营服务平台,同时对蓝标瘦身计划表示了肯定:“蓝色光标的文化是员工第一,但有些员工太安逸了,未来我们会在管理上优化加强,瘦身是必须的。人多不再是营销行业的优势。”
实际,蓝标的瘦身计划早就在2017年就开始了。《4A广告周刊》(ID:ibrief)查阅蓝色光标财报发现,在2014年的辞退福利只有137万,而到2015年员工的辞退福利就已经翻番。更重要的是,根据2017年上半年财报,辞退福利已经达到882万,而2016年全年才只有440万,也就是说,2017年上半年就已经是2016年辞退福利的两倍。
所谓的辞退福利,是指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职工的补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N+1赔偿金。

暴涨的辞退成本可能是蓝色光标发生辞退门的主要原因。除了对市值的影响,4A广告周刊记者在微博上发现,已经有面试的员工开始考虑要不要入职。
广告公关行业,人力是最大的成本,也成就了公司最大的价值。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其实也就是对人才的价值观。然而如果核心价值观仅落实在口号上,企业无异于一盘散沙,就像大海中失去了航向的船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