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共享平台吧 关注:10贴子:46
  • 0回复贴,共1

二月二龙抬头 抬起一年好兆头·新科奇理想生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3月18日,农历二月初二,是“龙抬头”的日子。农历的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青龙节,亦称春龙节、春耕节、万神都会、土地神诞日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故自古以来,人们也把二月二这天作为了一个辞旧迎新,转来好运的日子。
“二月二”为何“龙抬头”?
中国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和风化雨的主宰。而农历“二月二”这天是龙欲升天的日子。
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会举行敬龙祈雨,放生,以求一年吉祥丰收。
农历二月初二,我国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据资料记载,这句话的来历与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
在二月初二举行纪念活动,以示敬龙祈雨,保佑五谷丰登。“在古代,人们很重视"龙头节",皇帝要率领百官耕地,象征性地参加劳动。而民间百姓要举行‘引龙’仪式,用灶灰末、谷糠或黄土从家里撒到附近的河边,然后再撒回来,表示把‘懒龙’带出去,把‘勤龙’、‘钱龙’引回来。

二月二习俗
剃龙头
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农历二月二,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素有“二月二剃龙头”的说法。中国民间普遍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因此,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每逢二月二这一天,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祭龙神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其目的是祈求雨水普降,消除虫害,五谷丰登。

吃龙食
这一天吃的可都是有讲究的食物,民间饮食多以“龙”为名,吃春饼名曰“吃龙鳞”,吃面条则是“扶龙须”,吃馄饨是“吃龙眼”,吃饺子则是“吃龙耳”,这些习俗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人们在吃中积攒一年的好运。

纳吉
除祭祀龙神外,民间往往还举行多种活动纳吉,诸如舞龙、戴龙尾、开笔等。舞龙,遇上好的年份,老百姓几家合伙制作一条草龙,二月二日这天上街舞龙庆祝,期望新的一年在龙的荫护下再获丰收。

围仓
二月初二正是惊蛰前后,百虫萌动,疾病易生,虫害也是庄稼的天敌,因此人们引龙伏虫,希望借龙威镇伏百虫,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接宝贝
二月二还有一项重要的习俗就是接“闺女”,即娘家人接回已出嫁的女儿,故有“二月二,接宝贝儿”之说。北方部分地区都有这样的习俗,正月里“姑娘”是不能住在娘家的。但到了二月初二,娘家人就来接女儿回去,住上几天,一是正月里忙活了好长时间,比较劳累,接回娘家好好歇一歇;二是新的一年刚开始,又要忙碌了,所以要犒劳犒劳她。
二月二在全国各地与“龙抬头”相关的的活动很多,除上面介绍的习俗活动及食俗之外,还有撑腰糕、吃豆子、击梁驱虫等,但不论哪种方式,都围绕对龙神信仰而展开,它是人们寄托生存希望的活动,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龙抬头也是春节之后最重要的日子之一,正月已过,意味着春天更近了一步。站在春天的门槛上,在这个特殊的传统“节日”里,养生方面该注意预防什么?
防上火
二月二过后,温度升高,天气越来越干燥,身体难免会出现上火症状,这时就要抓紧时间补充水分了。没事多喝几杯水,促进身体新陈代谢。新鲜水果蔬菜纷纷上市,多吃绿色果蔬,不要再贪吃油炸易上火的垃圾食品。
预防风湿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龙抬头带来了大量的雨水,雨水增多湿气会加重,无疑为风湿病、关节炎的朋友带来诸多困扰。大家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注意保暖,适当“春捂”。
防过敏
二月二又称踏青节,天气晴好的时候大家都纷纷赶往郊外踏青。这时候可要注意了,春季花粉四处弥漫,极易造成花粉过敏,引发皮肤病。所以出外踏青时要做好准备工作,防护眼镜、遮阳伞、口罩、纱巾等准备好。同时,不要随便采摘食用鲜花野草。


1楼2018-03-23 12:0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