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兔赛跑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道理也都明白,无非是劝诫、提醒大家做事要虚心,不能骄傲,不能依仗自己某些方面的先天优势而有所懈怠和忽略。
龟兔赛跑的故事因饱含着深刻而简单的哲理被世界各地广泛传播,以至于龟兔赛跑的“续集”,龟兔赛跑的“新编”等都出现了多个不同的版本。
龟兔赛跑因为是寓言故事,客观上根本不成立,之所以被大家喜爱和引用,除了具有深刻、简单的哲理外,还是一个能引发人脑洞大开的过程,举一反三,如果这两个“竞争者”背后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改变,那么结局还会一样吗?即乌龟还能赢吗?
在这个故事中,因为兔子只能作为负面人物存在,一旦定型了它的属性,那么它就永远不能赢。人们不会让负面的“人物”胜出,这才符合“正确的价值观”,尤其作为寓言故事存在的时候。
其实故事仅仅是故事,其实兔子很冤,俺白天是喜欢睡觉,可也不是随便就睡的好吧?你见过随便躺在道边或树旁就睡着的兔子吗?
嗯,乌龟也挺冤,你说你不好好在水里待着,跑陆地上和兔子比什么赛呢?为尊严而战吗?还是为种族名誉而战?若是你和兔子比长寿,你这不是妥妥的稳赢吗?
人类之间的体育赛事要进行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准备和锻炼,竞赛时拼的不止是天赋、体力、技巧、和心理素质等,还有对荣誉的渴望和对国家的责任感。这是同类之间的竞赛。“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是我们很熟悉的口号,竞赛,追求的是一种公平、理解、友谊的体育精神。
当然,这种观点现在讲有点LOW,,有点过于形而上学。竞赛,本质上就是为了赢得胜利,尤其是在代表国家的时候,身上有了巨大的责任感、荣誉感的时候,所以我们也会经常在媒体上看到为了赢得胜利而使用各种违禁药物来提高竞技水平的报道。
但寓言故事就是寓言故事,寓言不会和你讲“政治正确”,也不需要,寓言一旦成了为政治、国家服务的载体,那这故事也就无趣了。
但是如果出于“公平、理解和友谊”的体育精神,龟兔赛跑的意义在哪里?因为他本身就是一场不公平的比赛,兔子的擅长奔跑是本能、天赋,乌龟的缓慢也是本能、天性。一个生活在草丛和灌木丛里,一个生活在深水里,它们各自的生活空间决定了哪些功能对他们是才是最有利的。兔子跑的再快到水里它能抓到一条鱼吗?乌龟即便寿命再长,生活在陆地也只能是饿死。
龟兔赛跑的“新编”有多个版本,大家真的是脑洞大开,想尽一切办法让乌龟获得胜利,但每个人(作者)都没有使用“公平”。因为人们想不出如果在公平的竞赛条件下,乌龟该如何赢得胜利。假如你去和泰森比拳击,你去和刘翔比跨栏,有赢的机会吗?有,绑住刘翔的腿和泰森的胳膊。但是你和刘翔、泰森的差距要远远小于乌龟和兔子。
明明是一场不公平的比赛,乌龟成了被人称道的楷模,兔子却因为这悲催的一觉成了瞎几把嘚瑟的主。可是乌龟也有不讲究的地方,你看到兔子在睡觉干嘛不去叫醒他?
还真有人想过这问题,比如这么一位网友:
龟兔赛跑中,乌龟看见正在睡觉的兔子,为什么没有叫醒?如果你是乌龟,你会怎么做?以此展开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我忽然想到一个场景:
紫禁之巅,阴云压顶。少无声息,气氛凝重。白衣少年,衣袂飘飘......
“你拔剑吧,为了还你昔日的一饭之恩,我让你三招”。
我去,大侠风范啊!
兔子说:“龟兄,你初来是客,我便略尽地主之谊,先让你一百米如何?”
乌龟说:“兔兄,你该不是看不起我吧?鹿死谁手尚未可知,何须你让?”
终点处,累的还剩半条命的乌龟对随后赶来一脸轻松地兔子说:“承让、承让。”
兔子说:“承让个P,老子已经让了你一个午觉。”
嗯,这是一个逗逼和**的过程。
有人说,我们生存在这个世上就必然面临着竞争。这话不错,当精子和卵子相遇的那一刻,每一个生命就已经是胜利者了。
有人说,“上帝”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嗯,这话似乎也对,因为有人发现当“那扇门”关闭的时候,可能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我还是觉得走门更方便,而且是大大方方的走正门。
......
我也经常想一件事,什么样的人生才算是赢家?马云赢了吗?王健林赢了吗?这个输赢是比较才产生的结果还是“默认的标准模式”?
很遗憾,我不想和任何人比较,也不认可这种模式,我自行走在“通往罗马的大道上”,走到哪里,能不能到达“罗马”我并不关心。
如果我们有幸在一段路上相遇了,我愿意我们是同行,如果你睡着了,我想我会去叫醒你,但只能叫一次。
如果你把我当做了临时的竞争者,那么你赢了,因为我就从没想过和你有什么可比的。
最近其实事挺多,却似乎没有一件是能看到经济效益的,但没有一件事是我能放弃的。比如说上山,比如说筹划经营农庄,比如说清理土地准备栽树,比如说继续维权冰峪沟,比如说诗词学会中的事......
但是,我尽量保证公众号的每日更新,这更是不能产生经济效益的行为。
就这样,我得做饭了,然后吃饭,上山。
2018年3月23日 老辉
龟兔赛跑的故事因饱含着深刻而简单的哲理被世界各地广泛传播,以至于龟兔赛跑的“续集”,龟兔赛跑的“新编”等都出现了多个不同的版本。
龟兔赛跑因为是寓言故事,客观上根本不成立,之所以被大家喜爱和引用,除了具有深刻、简单的哲理外,还是一个能引发人脑洞大开的过程,举一反三,如果这两个“竞争者”背后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改变,那么结局还会一样吗?即乌龟还能赢吗?
在这个故事中,因为兔子只能作为负面人物存在,一旦定型了它的属性,那么它就永远不能赢。人们不会让负面的“人物”胜出,这才符合“正确的价值观”,尤其作为寓言故事存在的时候。
其实故事仅仅是故事,其实兔子很冤,俺白天是喜欢睡觉,可也不是随便就睡的好吧?你见过随便躺在道边或树旁就睡着的兔子吗?
嗯,乌龟也挺冤,你说你不好好在水里待着,跑陆地上和兔子比什么赛呢?为尊严而战吗?还是为种族名誉而战?若是你和兔子比长寿,你这不是妥妥的稳赢吗?
人类之间的体育赛事要进行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准备和锻炼,竞赛时拼的不止是天赋、体力、技巧、和心理素质等,还有对荣誉的渴望和对国家的责任感。这是同类之间的竞赛。“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是我们很熟悉的口号,竞赛,追求的是一种公平、理解、友谊的体育精神。
当然,这种观点现在讲有点LOW,,有点过于形而上学。竞赛,本质上就是为了赢得胜利,尤其是在代表国家的时候,身上有了巨大的责任感、荣誉感的时候,所以我们也会经常在媒体上看到为了赢得胜利而使用各种违禁药物来提高竞技水平的报道。
但寓言故事就是寓言故事,寓言不会和你讲“政治正确”,也不需要,寓言一旦成了为政治、国家服务的载体,那这故事也就无趣了。
但是如果出于“公平、理解和友谊”的体育精神,龟兔赛跑的意义在哪里?因为他本身就是一场不公平的比赛,兔子的擅长奔跑是本能、天赋,乌龟的缓慢也是本能、天性。一个生活在草丛和灌木丛里,一个生活在深水里,它们各自的生活空间决定了哪些功能对他们是才是最有利的。兔子跑的再快到水里它能抓到一条鱼吗?乌龟即便寿命再长,生活在陆地也只能是饿死。
龟兔赛跑的“新编”有多个版本,大家真的是脑洞大开,想尽一切办法让乌龟获得胜利,但每个人(作者)都没有使用“公平”。因为人们想不出如果在公平的竞赛条件下,乌龟该如何赢得胜利。假如你去和泰森比拳击,你去和刘翔比跨栏,有赢的机会吗?有,绑住刘翔的腿和泰森的胳膊。但是你和刘翔、泰森的差距要远远小于乌龟和兔子。
明明是一场不公平的比赛,乌龟成了被人称道的楷模,兔子却因为这悲催的一觉成了瞎几把嘚瑟的主。可是乌龟也有不讲究的地方,你看到兔子在睡觉干嘛不去叫醒他?
还真有人想过这问题,比如这么一位网友:
龟兔赛跑中,乌龟看见正在睡觉的兔子,为什么没有叫醒?如果你是乌龟,你会怎么做?以此展开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我忽然想到一个场景:
紫禁之巅,阴云压顶。少无声息,气氛凝重。白衣少年,衣袂飘飘......
“你拔剑吧,为了还你昔日的一饭之恩,我让你三招”。
我去,大侠风范啊!
兔子说:“龟兄,你初来是客,我便略尽地主之谊,先让你一百米如何?”
乌龟说:“兔兄,你该不是看不起我吧?鹿死谁手尚未可知,何须你让?”
终点处,累的还剩半条命的乌龟对随后赶来一脸轻松地兔子说:“承让、承让。”
兔子说:“承让个P,老子已经让了你一个午觉。”
嗯,这是一个逗逼和**的过程。
有人说,我们生存在这个世上就必然面临着竞争。这话不错,当精子和卵子相遇的那一刻,每一个生命就已经是胜利者了。
有人说,“上帝”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嗯,这话似乎也对,因为有人发现当“那扇门”关闭的时候,可能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我还是觉得走门更方便,而且是大大方方的走正门。
......
我也经常想一件事,什么样的人生才算是赢家?马云赢了吗?王健林赢了吗?这个输赢是比较才产生的结果还是“默认的标准模式”?
很遗憾,我不想和任何人比较,也不认可这种模式,我自行走在“通往罗马的大道上”,走到哪里,能不能到达“罗马”我并不关心。
如果我们有幸在一段路上相遇了,我愿意我们是同行,如果你睡着了,我想我会去叫醒你,但只能叫一次。
如果你把我当做了临时的竞争者,那么你赢了,因为我就从没想过和你有什么可比的。
最近其实事挺多,却似乎没有一件是能看到经济效益的,但没有一件事是我能放弃的。比如说上山,比如说筹划经营农庄,比如说清理土地准备栽树,比如说继续维权冰峪沟,比如说诗词学会中的事......
但是,我尽量保证公众号的每日更新,这更是不能产生经济效益的行为。
就这样,我得做饭了,然后吃饭,上山。
2018年3月23日 老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