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战吧 关注:29,023贴子:291,443
  • 17回复贴,共1

我定制的锦灰堆画《不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定制的锦灰堆画《不朽》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8-03-21 19:48回复
    我提供素材和构思,画家进行具体创作。
    作为定制者,我要求画家以二十二个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入画,以具有解构主义风格的锦灰堆传统绘画反其道而行之,总结性纪念中国传统文化,并创新性地加入了民国以来的文化新成就。
    局部细节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8-03-21 19:54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8-03-21 20:04
      回复
        这些是我提供的原始素材
        入画对象包括:
        1.《孙子兵法·用间篇》
        2.现代版本《红楼梦 》封面改成的扇面
        3.老舍《茶馆》封面
        4.《四库全书》之《论语》
        5.甲骨文拓片
        6.齐白石以虾为对象的国画
        7.毛《沁园春·雪》手稿
        8.岳飞手书《前出师表》拓片
        9.苏轼《东坡先生集》之《追和陶渊明诗》
        10.唐朝开元通宝拓片
        11.《辞海》封面
        12.现代版本《康熙词典》封面
        13.杜甫《杜工部集》之《赠李白》
        14.清朝《古文观止》扉页
        15.中国第一款邮票—大龙邮票
        16.汉白虎瓦当拓片
        17.毛公鼎拓片
        18.明朝凌稚隆版本《史记》即《史记评林》封面及序言
        19.赵孟頫继承王羲之《兰亭序》的传世之作《兰亭十三跋》中赞苏轼的片段
        20.极品文玩核桃
        21.《三体》海报
        22.中国结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8-03-21 20:12
        回复
          我提供的素材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8-03-21 20:18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8-03-21 20:19
            回复
              画家出于自己的想法,将第十九项《兰亭序帖》换成了由同一大书法家手书于《兰亭序帖》后的《兰亭十三跋》,并特意截取了其赞颂苏轼的片段。此外,画家认为中国结属于民间手工艺品,与中国传统文人风格不符,因而拒绝将其入画。而《三体》海报过于现代化,画风与传统绘画技法冲突——大概只有齐白石那样的大师才能把异形怪兽画进传统中国画里……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8-03-21 20:19
              回复
                在定制之初,我十分担心画家能否将齐白石的虾画、赵孟頫的传世书法等高难度的作品入画。结果证明,锦灰堆画家确实有惊人地复制技术。
                不过,锦灰堆的局限性也非常明显。画家似乎缺乏机会和技巧反映个人内心的感受。复制的经典书画仍然不能和原作相提并论,缺乏神韵的情况非常突出。一旦离开其擅长的书画临摹领域,即使画一对核桃这样的静物,也显得不那么惊艳。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8-03-21 20:19
                回复
                  题跋方面,我选择在三首诗歌中各取一句,凑成一篇。
                  分别是:
                  《经鲁祭孔子而叹之》
                  ——唐·唐玄宗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司马迁》
                  ——宋 · 秦观
                  子长少不羁,发轫遍丘壑。
                  晚遭李陵祸,愤悱思远托。
                  高辞振幽光,直笔诛隐恶。
                  驰骋数千载,贯穿百家作。
                  至今青简上,文彩炳金雘。
                  高才忽小疵,难用常情度。
                  譬彼海运鹏,岂复顾缯缴。
                  区区班叔皮,未易议疏略。
                  《和郭主簿·其二》
                  ——魏晋 · 陶渊明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
                  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
                  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8-03-21 20:20
                  回复
                    多少钱买的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3-21 20:21
                    回复
                      值得鼓励 现在懂传统文化的不多 但是还是想打击你一下 因为稍有附庸风雅之嫌
                      我的古文水平不高 说说看法
                      辞海和康熙字典属于工具书 我小的时候家里就有 至于 孙子 论语 史记 古文观止 还有红楼梦 茶馆这些都属于通俗读物 都是我中学时期读的
                      所以建议你换成 诗经 楚辞 老庄 陶渊明 竹林七贤 这些隐逸之士 格调就高很多了 古人都是这么玩的 现代人懂得不多也很正常 哈哈


                      IP属地:黑龙江11楼2018-03-21 20:26
                      收起回复
                        锦灰堆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个另类画种,与传统国画大相径庭。
                        国画讲究意境,锦灰堆强调写实;
                        国画以美好的山水花鸟美人入画,锦灰堆集中于文人废纸篓里的文稿垃圾;
                        国画寄情咏志,锦灰堆游戏其中。
                        如今,锦灰堆濒临失传,我偶然间想出来这个创意,也许将是这个画种最后一件复杂大作了。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8-03-21 20:28
                        回复
                          这几幅都是锦灰堆画派集大成者——民国前后的郑达甫所作。
                          对比一下,能得出以下结论:
                          1.建国以来,对西方油画透视写实技巧的学习已经深入了中国画家的骨髓。如今连省级名家的作品都比民国准大师(作为一个非主流小派别的大师,郑达甫比齐白石张大千之类估计还是差了两个等级)的更具立体感和真实感。当年对传统画法构成挑战的烧焦、折叠等特效,在现代画家看来,似乎就像妹子p图一样容易。中西合璧确确实实一直在发生。
                          2.即便已经到了失传的前夜,锦灰堆画派仍然在进步。妄言议说一下,郑达甫的传世之作无论布局、技法、颜色搭配,相比我的定制作品似乎都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反倒现代作品更具有成熟感和沧桑感。郑达甫当年似乎深受手绘电影海报的影响,一些作品显得杂乱、艳俗,旧上海十里洋场的脂粉气、颓废气简直跃然纸上。而锦灰堆最后的几十位传人,不管文化底蕴如何,创作的心态都很淡然、很沉稳,其作品都有了传统文人的气质。如今虽比之民族文化自信心崩盘的清末民国,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国民同样人浮于事,缺乏内涵。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依然还有人能够沉下心,推动纯艺术发展,尽管已是末路,还是难能可贵。
                          3.比绘画技巧更具决定意义的是文化底蕴和艺术境界。我直到最近看了两幅朝鲜功勋艺术家的作品,再看了这幅定制锦灰堆,才感到中学时语文课本上的“意境”说并不是名家装腔作势、故弄玄虚。积累深厚扎实的创作技巧本身就已经非常困难,在此之外还要有文化素养、国学涵养,确实万里无一。而这几幅作品的作者与齐白石张大千的差距,恰恰就在这里——缺乏了一种意境,一种内涵,因而传递不出作者的感受。
                          4.传统书法同锦灰堆画派一样在走向终点。郑达甫的书法不敢评价好坏,但确实充满了个人风格,极有特色—似乎旧时代每个文人写字都有自己的特点。而今,即使省级名家的字规矩端正,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但仍然就像某个现代字帖里临摹出来的。不单这位画家,我看到的许多当代书法,都还没有开国领袖们的有灵魂。书法教育标准化,字帖单一化,结果就是虽然写字好的人很多,但是练出个人风格的几乎没有,个个都像庞中华的小楷,要么就是魏碑或行书的电脑版本。
                          5.宋末元初发明、清末民国盛行锦灰堆并不意外,因为同样国力衰微,连累传统文化遭到遗弃,于是文人们以描绘破烂的文稿书画为游戏。如今虽然国力蒸蒸日上,但是无论思维方式、文化教育皆完全照搬西方,国学传承已然完全断裂。而锦灰堆虽然艺术层次不太高,但是要求绘画者同时掌握书法各种字体、绘画兼具中西技法,对于现代青年来说实在得不偿失。因此,这个传统的非主流派别消失只是时间问题。
                          但另一方面,当国民经济和普遍文化素质都发展到新高度时,必然有人会重新重视这些真正的传统文化,那时,锦灰堆残存的作品一定会像秦砖汉瓦一样变成不可复制的历史瑰宝。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8-03-22 12:32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04-06 03:54
                            回复
                              丁页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8-06-01 21: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