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吧 关注:1,626,519贴子:87,748,224

回复:到底是谁或什么创造了世界,揭露宇宙终极奥秘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比如说,十个人在一个房间中睡着了。睡着以后,大家都做了一个非常恐怖的噩梦,在梦里都特别痛苦地挣扎。然后,有一个人从梦里面醒过来,另外的九个人还没有醒、还在挣扎。已经醒过来的这个人知道另外九个人为什么痛苦,明白他们现在是什么状态。所以,他特别着急,他想告诉他们不要做梦,原来我们都错了,大家赶紧醒过来,真实的世界里没有这些恐怖的东西。然后,他特别积极、主动地希望让他们都能够醒过来,这个叫作菩提心。


来自Android客户端617楼2018-03-25 18:24
回复
    佛教徒现在的的工作是什么呢?首先,我们要“一法归零”。那么,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去归零呢?首先,我们要去寻找“零”在哪里,找到以后,让我们的意识在“零”里融化。比如说,我们想把一碗盐融到水里面,那我们先要找一杯水,然后把盐倒进水里就融化了。
    同样,我们首先要去找“零”,找到“零”以后,我们其他的精神、意识就会在零里融化。那“零”在哪里呢?“零“就在我们非常浮躁的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我们现在的精神世界非常浮躁,有各种各样的杂念,它不让我们进入,不让我们发现它的本来面目。
    就像“旋火轮”高速运动以后,我们一直看不见它的真相。看再长的时间,我们都没有办法看到它的真相。因为它的速度,我们一直看到是一个环形的东西。同样,现在就是因为各种各样的杂念,我们就看不到它的真相。


    来自Android客户端620楼2018-03-25 18:28
    回复
      待续


      来自Android客户端621楼2018-03-25 18:31
      回复
        比如说一桶浑浊的水,浑浊的时候,我们看不到它下面的底。这时候,有什么方法呢?不要去动它,让它里面所有的东西沉淀,然后它慢慢地变成透明,我们就会看到它的底是什么样子。
        同样,我们现在的方法是什么呢?现在,我们要打坐、要静下来,我们需要禅定。基础修法修完以后,我们需要用一、两年的时间来修禅定,让自己静下来。但是,光是静是没有用的。比如说,我们非常地平静,二、三个小时都没有杂念,有用吗?如果仅仅是这一点,还是没有用。


        来自Android客户端623楼2018-03-25 19:33
        回复
          很多外道,像早期印度教的修行人、行者当中,有很多非常了不起的瑜伽者,他们修禅定修得非常不错,其他的外道里面也有。还有,一些动物先天就有这样的功能,定下来就很长时间一动不动。但是,没有用,他们没有悟到什么,只是不动而已,虽然心已经停下来了,但是还没有看到它的真相,所以也是没有用的,还是要更进一步地去修。


          来自Android客户端624楼2018-03-25 19:34
          回复
            更进一步的意思是说,我们修了禅定,心平静下来了以后,然后我们再去看我们心的本性到底是什么样。精神世界,比如说各种各样的杂念、烦恼,暂时离开、平静下来了以后,我们就可以看到它的真相。就像旋火轮,它转动的速度慢慢地降下来了以后,我们就开始看到它的真相,当它完全停止下来以后,我们就很清楚地看到它的真相。同样,杂念全部抛开了以后,我们就非常容易看到它的真相。这一生中,如果我们稍微努力,每一个人都有机会看到我们心的本性,这才是最重要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625楼2018-03-25 19:35
            回复
              我们不排斥烧香拜佛、参加各种各样的法会。但是,这些都不是核心,核心就是要发现自己的真相。发现了自己心的本性以后,我为什么这么迷茫?这么烦恼?这么痛苦?我们不想衰老也会老,不想死也会死,不想痛苦也会痛苦等等,这些是因为什么?在这当中,我们就自己找到了所有的答案。这叫作明心见性,也就是证悟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626楼2018-03-25 19:35
              回复
                这一生中,大家一定要证悟,我们学佛的目标就是证悟。当然,我们学佛的最终目标是成佛,实际上,我们大乘佛教学佛的终极目标是度众生、利益众生,唤醒所有迷茫、还在噩梦当中挣扎的人。但是,唤醒他们前提是我们自己要有一定的境界。如果我们没有这个境界,也跟他们一样的挣扎、一样地做噩梦,大家都一样,那谁来唤醒谁呢?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要成佛。


                来自Android客户端627楼2018-03-25 19:36
                回复
                  成佛是一个离我们比较遥远的目标,在这之前,我们还有没有其他的目标?有,我曾经讲过三个目标,需要我们一个一个地达成。
                  学佛的道路上,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什么?就是修培养出离心,这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目标。第二个目标就是菩提心,离我们不近也不远。第三个目标是空性见、就是证悟空性、明心见性,离我们稍微远一点点。这三个是我们的临时目标,不是终极目标,是这一生必须要达到的目标。如果这三个目标达到了,即使我们还没有成佛,但离成佛就没有很大的距离,就非常有希望成佛。


                  来自Android客户端628楼2018-03-25 19:37
                  回复
                    找到零以后,我们生活上的所有问题就真的解决了。我们很多的烦恼,像刚才讲的焦虑、忧郁、失眠、浮躁、压力,感觉生活非常乏味,人活得没有意义等等,全部在这当中都解决了。虽然这些都是小问题,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却是大问题。而我执、烦恼最根本的这些才是真正的大问题。焦虑、失眠这些都是临时的,我们这一辈子是这样子,下一世不一定是这样子。但是,我执、烦恼、贪嗔痴,我们这一世有,下一世、再下一世也会有,所以都是大问题。
                    找到“零”的时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我们所有的大问题、小问题就都解决了。但是,还不是全部彻底地解决,我们还要下功夫。这时候,跟以前是不一样的,因为已经找到了“零”,我们各方面修起来都很容易,修行速度就很快。还没有找到“零”的时候,我们虽然已经上路了,但不是很清楚目的地在哪里、离我们有多大的距离。


                    来自Android客户端630楼2018-03-25 19:39
                    回复
                      生活中也是一样,我们想解决所有的痛苦,我们不想痛苦,希望自己活得开心一点、幸福一点。不仅仅是人,这是所有生命的一个共同的目标,但是我们的方法错了。
                      现在,我们连稍微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让自己活得稍微轻松、开心一点的能力都没有、都做不到,更何况什么度众生这些伟大的事业。为什么我们这么没有能力?就是因为意识在操作和左右我们。所以,我们要往内心世界下功夫。
                      为了自己能幸福开心,我们在外面的物质世界里找很多方法,去追求、奋斗。但是,不管物质世界中拥有多或者少,总是解决不了我们的痛苦。有一天,如果我们真在内心世界中找到了“零”,而且让“零”以外的东西逐渐地融化,不是一下子融化。那么,在佛教里,我们的每一天都叫作“法喜充满”。


                      来自Android客户端631楼2018-03-25 19:39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632楼2018-03-25 19:40
                        回复
                          “法喜充满”是什么呢?比如说,有一个人去逛街、买东西买个痛快,另外一个人去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并且看到自己对他人的帮助起到了作用。两个人回来以后,他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是完全不一样的。
                          逛街买了一大堆东西的人,回来以后就开始后悔,因为这些东西都是他不需要的。就是为了买东西时的感觉,买了这么多的东西,花了这么多的钱,他就开始后悔,然后更加地空虚。而去帮助别人的这个人,回来以后,虽然没有得到什么东西,但是他得到了幸福感和满足感。


                          来自Android客户端633楼2018-03-25 19:41
                          回复
                            确实,很多人连让自己稍微幸福一点的方法都不懂,我们连这个都错了。作为一个人,我们应该懂得怎么样才能够让自己活得更幸福、更快乐。我们以为自己懂,其实并不懂。如果我们懂,那全世界抑郁症的人不可能越来越多,全世界的精神病患者怎么可能每一年都增长呢?不可能的。每一个人的文化水平、学历都越来越高,我们为什么不懂得让自己稍微幸福一点、快乐一点?因为我们的方法在本质上就错了,大家都在重复错误的方法。我们连这一点都找不到,更何况把全部东西归零,那我们就更不会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634楼2018-03-25 19:42
                            回复
                              所以,我们要闻思修,不要再迷信了。不要以为到寺庙里面去烧一根香,求一求菩萨,然后就一帆风顺,这是不太可能的。不是佛菩萨没有力量、没有加持,而是我们需要具备很多的条件,才可以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比如说,这个空间有很多无线电波的信号,但是如果我手里没有接收器,那再多的信息对我来说就等于零,因为我感觉不到这些信息。
                              同样,我们学佛也需要一个接收器,那接收器是什么呢?就是自己去创造、去学习、去积累福报。很多人的生活方式错了,学佛的方式也错了,鼠目寸光,看到的都很短,所以佛教里面叫我们凡夫俗子,就是这个意思。


                              来自Android客户端635楼2018-03-25 19: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