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吧 关注:70贴子:63,146
  • 7回复贴,共1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儒学本是提升自身修养,完善自我人格的为己之学,而不是丧失自我,取悦于他人的为人之学。一旦沦为为人之学,即使表面上尊孔孟,但其本已失,其质已变,不复为孔孟儒学之正统。后世儒学,大本已失,所以堕落,盖由乎此。
欲复孔孟之正统,当以为己为要务。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8-03-16 12:25回复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3-16 17:21
    收起回复
      赞一个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3-16 22:47
      回复
        不向古人的心学习,学经典【门】就找不到了。邯郸学步不外如是。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3-17 09:11
        回复
          儒学一旦由为己之学沦为为人之学,轻身家性命,重天下国家,未有不变质者。须知,在中国古代,能够代表天下国家的只能是天子和国君。把抽象的天下国家具体化、人格化,也就是天子国君。重天下国家,轻身家性命,实质上就是君贵民轻,同孔孟正统儒学民贵君轻正相反。为己之学,推己及人,以民为贵;为人之学,舍本逐末,以君为贵。
          以天下国家为重的后世儒学,同孔孟正统儒学背道而驰。孟子所倡导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有大过则谏,数谏之而不听则易位”;“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等等在后世儒学中都不见了,而严重背离儒家思想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却被当作了儒家思想。
          再如,儒家视为良臣榜样的贤相伊尹(放逐不称职的天子太甲),在后世也不见了。后世崇尚的是曾国藩这样的助纣为虐者。
          回归孔孟,要在为己。重身家性命(反求诸己,推己及人,民为贵),轻天下国家(社稷次之,君为轻),为己之学,方为儒学。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8-03-19 09: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