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可可吧 关注:14贴子:693
  • 0回复贴,共1

冯小刚点赞、凤凰卫视专访的三宝蓬艺术中心,背后藏着哪些玄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三宝蓬艺术中
一座从泥土中长出来的艺术中心
三宝蓬艺术中心,从2017年3月初步对外开放,仅仅一年时间,迎来了太多专业的审视和太多艳羡的目光,更获得了无数的赞誉和荣誉。2017年5月,江西省委鹿心社书记莅临视察;8月,江西省刘奇省长亲临现场;8月,著名导演冯小刚现场采风,对于三宝蓬艺术中心的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颇为赞赏。
三宝蓬艺术中心,建筑原形取自于传统龙窑,全长150米,形如卧龙,绵亘于山谷之中,硬朗的建筑与大地融为一体,故被称为“从土壤中长出的艺术馆”。


☉设计概念,建筑与基地环境的关系
北京大料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刘阳,是三宝蓬艺术中心的主设计师。2014年年底,当他开始酝酿三宝蓬艺术中心方案时,西朝坞还是一个寂静的山谷,三宝国际瓷谷的方案还仅仅在政府的高层酝酿,三宝路还是一条泥泞的土路,没有路灯、鲜有行人,三宝蓬更仅仅是老景德镇人心中一个弃用的地名而已。


☉三宝蓬艺术中心效果图
当建筑完全呈现,除了赞叹,更多的是好奇。如何会在千年的山谷之中,规划如此当代如此国际的建筑,又如何将建筑和山谷融为一体。颇多专业媒体都深入采访过刘阳,而谷德设计网报道《日常项目深度报道:三宝蓬艺术中心 / 大料建筑》,采访相对系统而全面,有想更深入的了解的朋友,可以仔细看看。
他说,在三宝这样一个以产瓷闻名,遍地是匠人的地方,与其建一座展示瓷器的房子,不如营造一座体验瓷人精神的乐园。他认为,建筑不是为了博眼球,更不会不顾周边的环境,而是希望把建筑做得好像是生长在这个环境里一样自然、舒适。
于是,刘阳把三宝蓬艺术中心变成个大瓷窑,依着缓缓高低的山势,延长成龙窑的形状,坚实的土在夕阳的光辉下折射出火的影子,它让来这里的人们化身为土,经历窑火,或成瓷成陶,或梦碎一地。

☉三宝蓬艺术中心,将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
那些泥土曾是山峦,曾是岩石,也曾是尘埃,终归于土。
唯有留下的痕迹长存于墙壁,于世间不朽。
拟人 空间 诗
2017年岁末,三宝蓬艺术中心北美国AAP评为“2017年度最佳文化建筑奖”。在其官网主页上,对于三宝蓬艺术中心评价如下:
“夯土材质的艺术馆在山谷中顺势一字排开,150米延续不断从大地里生长出来的土墙。穿过一片树林,来到幽暗低沉的大屋檐下,溪水声渐渐入耳,隔绝了车水马龙,慢慢的身心或紧张或松弛下来,光渐亮水渐鸣,前方深远,有着些什么,但又听不清看不清,充满期待和想象。空间或上或下,水光或明或暗,人们或急或缓,随着思绪,选择不同的路径和体验,就像瓷人与瓷一样,这里的人们也与建筑发生着关于发现,憧憬,等待,焦虑,失望,惊喜等故事。”
这,应该是刘阳对建筑的描述。或者说,他描述的不是建筑、不仅仅是建筑,而是人在建筑中的感受和体验。当你行走在这样的空间,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呢?或者,试着让自己放空,重新再走走,感受一下设计师的心境?



春日里,世界上最长的夯土建筑正在三宝蓬旺盛生长,有空来看看
在景德镇这个遍地都是陶艺馆的小城里,刘阳一开始就没打算赋予这座夯土建筑太多的固定馆藏。除了将来出展的艺术品外,他更关心的是空间场所与人的互动,视觉上的刺激远远不能触动访客的探知欲,好的空间应当与人调情,就像科幻中人工智能机器人,有了情感交流,才能慢慢转化到行为上。
所以,当空间的灵魂逐步丰盈,诗意便由此而生。
禅宗里说:"指月亮的手,不是月亮"。这句话常被用来解释诗歌的意义,诗歌是手,但让你看的不是手,是月亮。
建筑亦是如此。
关于大料
2012年秋,大料建筑设计工作室成立,坐标北京。创始人刘阳和徐丹都毕业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是建筑界的夫妻档。
刘阳从不否认自己是个有个性的设计师。我们的肖掌柜曾经评价他说:“开会从不记笔记,看现场从不带相机,总是一副正经不起来的样子。”确实是这样,刘阳做事但不记事,他希望此时此地的感受能慢慢沉淀,忘了就是忘了,剩下的也许会更真实些。

☉夜景下的三宝蓬艺术中心

☉雨后的三宝蓬艺术中心
因此每拿到一个项目,刘阳最在乎的是个人经历与其有什么交叉,有什么点会刺激到自己,然后会试着把刺激放大,使其足以撑起整个设计概念。他认为,在施工现场遇到对的人,比天天跑现场更管用。他希望最后交付业主的是成品,而非图纸。
如今,作为一个有点个性的建筑师,刘阳最关心的是情感和记忆,他希望以率性的方式做出"煽情"的设计,他理想中的建筑是:
午后,大树下,人们三三两两,聊天嬉笑,享受阳光和恬静。

所以,在这里我们再插播一个小小的预告:
草长莺飞的四月,在随着醇酒暖阳渐渐成长的三宝蓬艺术中心,将会有一场源自青绿茶山、音丰水美的春日茶会——戊戌·拾壹席·悦隐雅集,迎接着大家的到来。
它还有另一个美好的名字,叫做“杯子里的春天”。
在彼时的夯土墙内,各大名窑雅瓷在袅袅茗香中碰撞出全新的美学力量,穿着素衣麻服的茶人用现代仪式诠释古法传统,一期一会,一味一美。
当然,我们最希望呈现的不仅仅是单一的茶,还要有独特的器、生动的花、诱人的香,甚至缠绵的乐,歌舞升平的春日里,我们想遇见赴会茶友们的十八般武艺,与众人一起品鉴最美味道。


1楼2018-03-15 11:4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