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13 20:37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通讯员 王晨 记者 王晨辉
3月13日晚上6时15分,一场特殊的讲座在江干区政府开讲。来自区直机关、社区和企事业单位的35人走进课堂学习急救知识技能。
“大家知道每一年我国有多少人发生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一般发生在哪里?”浙江省红十字会一级培训师资巫慧英用提问开始了授课。学员们对这个数据并没有明显的概念。巫老师随即公布正确答案:“数据显示,我们国家每年约有150至200万人死于心源性猝死,很多的心脏骤停事件都是发生在医院意外。意外伤害发生常常不已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在医务人员及时赶到前、患者身边的第一目击者进行迅速施救显得尤为重要,除了对患者做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外,若再有一台AED进行电击,那成功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所以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学习心肺复苏、自动体外除颤仪的使用!”
主讲老师把近五年来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发生的意外事件结合到授课中去,并利用丰富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经验并结合的授课,强化“人人都是现场第一施救者”的理念和自救互救知识技能;通过真实案例分析、现场提问互动等方法,做到重点突出、主题鲜明,增强了理论教学的针对性、趣味性和有效性;培训还重点突出了AED理论及实践的操作训练,对AED的操作步骤、注重事项和操作演示进行强化培训;5名红十字培训师分组一对一辅导学员操作心肺复苏、AED使用等操作,做到手把手教、一个个过。
“我们白天都要工作,知道这个技能很重要,但就是抽不出时间来学这个救人的技能,江干区红十字会这样的时间安排蛮好,让我们认认真真听、静下心来学、一步一步练,遇到意外情况,我们也能做到心中有底!”来自江干区某机关工作工的小彭说。
据悉,江干区红十字会前期发放1万份问卷调查,通过大数据汇总分析,发现98.7%的市民愿意学习掌握急救知识技能,在制约大家学急救的因素中“没有时间学”占了七成。为此江干区红十字会有针对性的出台了“错峰培训”的举措,“红十字急救夜学堂”应运而生。江干区红十字会负责人说,这样的培训班他们还将举办20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掌握应急救护知识技能。

浙江省红十字会一级培训师资巫慧英在给大家讲急救知识。
3月13日晚上6时15分,一场特殊的讲座在江干区政府开讲。来自区直机关、社区和企事业单位的35人走进课堂学习急救知识技能。
“大家知道每一年我国有多少人发生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一般发生在哪里?”浙江省红十字会一级培训师资巫慧英用提问开始了授课。学员们对这个数据并没有明显的概念。巫老师随即公布正确答案:“数据显示,我们国家每年约有150至200万人死于心源性猝死,很多的心脏骤停事件都是发生在医院意外。意外伤害发生常常不已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在医务人员及时赶到前、患者身边的第一目击者进行迅速施救显得尤为重要,除了对患者做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外,若再有一台AED进行电击,那成功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所以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学习心肺复苏、自动体外除颤仪的使用!”
主讲老师把近五年来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发生的意外事件结合到授课中去,并利用丰富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经验并结合的授课,强化“人人都是现场第一施救者”的理念和自救互救知识技能;通过真实案例分析、现场提问互动等方法,做到重点突出、主题鲜明,增强了理论教学的针对性、趣味性和有效性;培训还重点突出了AED理论及实践的操作训练,对AED的操作步骤、注重事项和操作演示进行强化培训;5名红十字培训师分组一对一辅导学员操作心肺复苏、AED使用等操作,做到手把手教、一个个过。
“我们白天都要工作,知道这个技能很重要,但就是抽不出时间来学这个救人的技能,江干区红十字会这样的时间安排蛮好,让我们认认真真听、静下心来学、一步一步练,遇到意外情况,我们也能做到心中有底!”来自江干区某机关工作工的小彭说。
据悉,江干区红十字会前期发放1万份问卷调查,通过大数据汇总分析,发现98.7%的市民愿意学习掌握急救知识技能,在制约大家学急救的因素中“没有时间学”占了七成。为此江干区红十字会有针对性的出台了“错峰培训”的举措,“红十字急救夜学堂”应运而生。江干区红十字会负责人说,这样的培训班他们还将举办20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掌握应急救护知识技能。

浙江省红十字会一级培训师资巫慧英在给大家讲急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