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灵异录吧 关注:50贴子:134
  • 3回复贴,共1

最近失眠编了点小故事光绪初年安徽大旱,各地纷纷祈雨,官府也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近失眠编了点小故事
光绪初年安徽大旱,各地纷纷祈雨,官府也出面组织祈雨求天的仪式。话说这宿松县有一户姓何的人家,家主何光壁早年是远近闻名的裁缝,家道也算不错。不想闹长毛的时候被长毛征去从此下落不明,留下孤儿寡母三人清苦度日。长子小名唤做十五幼女名叫清芳。说也奇怪这十五刚出生时眼就睁开未满足岁便能开口说话三字经一学就会乃至四五岁已经能背诵半部论语。乡里都称呼神童。私塾里的师傅都说这孩子是读书材料将来说不定能中个功名。但是家道中落哪里有钱读书。偏偏这十五到了十一二岁也不喜那些圣贤文章而偷偷爱看一些道德文章还常与附近道观老道亲近还给自己取了个道号叫长松子。十五岁那年突而就不见了,这何王氏急得夜不能寐到处求人寻找。你想这夫君生死不明好不容易养大的儿子又不见了岂不要疯。好在幼女清芳长得清秀可人温柔能干从小就做些女工帮衬家里到也算安慰。到了第二年有人在万圣山的道观里看到一名小道士貌似十五于是辗转告知何王氏。于是何王氏连忙叫了娘家的兄弟赶去万圣山寻找。不想到了万圣山那些道观早就荒废破落半个道士也没找到。满心希望而去失望而归。回来告知何王氏,何王氏只得抹泪道:这孩子莫不是与我只有这十五年的缘分!旁人嗟叹不已,清芳也陪着母亲掉泪。这边累年大旱这县衙请了安庆的一位道人即日设坛求雨。不想这道人只说龙王爷发怒需得童女一名用来献祭。而且这童女还得县太爷血亲。县令也姓何,家中也的确正好有一女。心想这求雨之事本就是怪力乱神不过此事是自己一力推动又不好推却但是自己亲骨肉如何舍得。这县令夫人也是哭得死去活来天天骂县令老糊涂搞什么求雨相信那些臭道士的鬼话。何小姐也吓得不敢出闺房半步。此时身边的师爷到出了个主意不如在县里寻访一户好人家女儿认为义女代替何小姐。县令如拨云见日连连说好于是打发差人暗中寻访。不想这一寻就访到了何王氏的女儿清芳身上。官差地保威逼利诱,这何王氏妇道人家如何抵得住。只知道是让女儿去好人家作丫鬟三年后就回家还给她一年十两纹银。又哄又骗这何王氏稀里糊涂也就在契约上摁了手印。于是清芳被一乘小轿抬入县衙。清芳自小乖巧孝顺也觉得当个丫鬟到也没啥只是留下母亲孤身一人心中不免悲戚。到了县衙,何县令忙让夫人将清芳延至内堂沐浴香薰又换上何小姐的衣物,对外只说本家侄女。何县令又当面认了义女,安排了清芳暂住西厢房,这头又通知道士择日开坛。话说这何王氏娘家有一个表兄弟也是在县上当差知晓内情告知何王氏。何王氏立时悔恨莫及捂住心口大哭嚎啕唤着清芳竟然一命呜呼。这边清芳尚不知此事却也奇怪为何被县老爷认为义女又如此优待。第二天午时几个妇人请清芳小姐上轿,抬着就来到护城河边。只见河边已筑好一方土坛。旁边烧着一堆柴火。土坛上一个道士披发覆面一身五彩太极法衣手指七星桃木剑正念念有词。旁边人山人海都是来看求雨的乡民。道士化了一道符箓又跳又念一番突然浑身颤抖仰面朝天然后用剑一指清芳喝了一声:起。几个大汉就把清芳小姐架了起来。清芳小姐这才有点明白吓得魂不附体。泪流满面悲鸣道:母亲救我哥哥救我!突然护城河水中玄起一道水柱,狂风大作!河水分开显出一个人来。只见此人身着前明官服手執笏板脚踏水波大喝道:無知愚夫竟用活人祭天天道何在。鄉民一見以為神仙下凡頓時都匍匐在地不住磕頭,何縣令也赫得不住磕頭嘴裡只說:神仙爺爺饒命!天下大旱出此下策實出無奈。神人道:吾乃本地护城河神此女并非汝之亲女切不可伤害,等威灵将军到任你等再听处置。说必隐入水中而去。道士听得此言大惊失色喃喃道先师仙逝时曾经说自己要去威灵将军处复职,不想真有什么威灵将军。何县令忙问威灵将军是何神仙。道士连连摇头道不可说不可说。这求雨是求不成了于是慌忙告辞而去。这天半夜何县令府中突起大火,有人看见一只白色大虎驮着清芳小姐从火中往西去了。何县令的夫人和女儿均死于大火,这何县令后来也丢了官神志不清也回原籍去了。第二年新县令到任,有人说在田野间发现一条黑龙困于田间。新县令马上赶去只见一条黑龙伏于泥泞中县令大骇心想还果真有神龙。此时半空中突然飞落一名年轻道人身穿白色道袍背后背着一把清泓剑。见了县令失礼道:此龙犯了天条威灵将军罚他在此一日现在差我带他回去复命。龙行雨,大旱也会缓解。特秉贤君子。于是道士跳上龙背,黑龙双眼突得睁开一抬头直飞九霄云间而去。当日大雨不止。这黑龙行雨的故事还是我曾祖母说与我祖母听得。至于威灵将军同何家的渊源却也没有交代,就留给大家想象吧。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8-03-15 01:25回复
    元朝末年,义兵四起,江南行省已经岌岌可危,各地大小达鲁花赤纷纷准备北逃。
    话说这扬州府城外有一座尼庵叫做净月庵,外面兵荒马乱,这小庵里的尼众只剩下一个年老眼瞎的尼姑,唤她作青尼婆婆。这青尼婆婆虽然眼瞎倒也靠着好心施主施舍些粥饭平日里勉强度日,这尼庵香火并不旺盛故也清净。青尼婆婆每日三课上香念佛,心中也只是祈求能早日往生极乐不要受这兵灾之苦。
    这夜,青尼婆婆刚刚睡下就听门外喧哗,庵门好似被人撞开,脚步嘈杂似有不少人涌进庵中。青尼吓得魂不附体心想难道乱兵来了。只听得几个汉子用蒙古话在说些什么,又听到女人哭泣声。青尼心想这说蒙古话的就不应该是乱兵了,夜半朝廷军队来我这小破尼庵何事。就听得突然一声凄厉女人惨叫之声,又有几个人闯进青尼婆婆栖身小屋,一把钢刀拍打青尼,青尼吓得半死连声念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那用钢刀拍打之人用官话道:今夜之事你要敢告诉任何人小心你的贱命。青尼在床铺上连连磕头道:老尼看不见也听不到并不知发生何事。求官爷饶命。只听旁边一人道:只是个瞎眼老尼姑不足为虑时辰不早我们赶快上路。那用钢刀之人沉吟一会道:还是一把火烧了这个破庙一劳永逸。顿时四周好似火苗灼人,青尼当场吓晕过去。
    不久醒来原来是南柯一梦。第二天有路过的小贩告诉青尼昨夜府城中达鲁花赤一家被人杀了,连府邸都被烧了,据说是府中牙将见世道不稳贼兵将至于是起了歹念卷了金银细软逃走了。青尼一听心想昨夜梦中那两人难道是那牙将转念又不可能自己只是发梦并未真的发生。也许只是巧合。只是昨夜那声女人凄厉叫声实在犹在耳边好似真的一样。于是问小贩那达鲁花赤老爷家里有什么女眷。小贩说听说有个女儿已经许配给江宁镇守府将军之子。应该也遇害了。青尼连念阿弥陀佛,心想真是冤孽造孽。
    小贩走后到了夜间青尼正在佛堂为今日听说之事念佛经超度亡灵。听得院内有一女人幽幽叹息。青尼一惊心想自己虽然眼睛看不见耳朵却还灵善何故外面来了个娘子自己却不知道。问道:请问是何家小娘子深夜来这庵中何事?那女人只是叹息并不作答。良久才幽幽道:奴家身逢乱世又遭贼人凌辱,想请婆婆与我剃度了却尘缘,请婆婆收留。青尼道:小娘子哪里人氏姓甚名谁。女人道:奴家江宁人氏,名叫留花。夫家姓王。青尼叹道:我这里也是清苦小娘子哪里能吃得起这苦。留花继续哭哭啼啼恳求青尼收留。青尼也是心生可怜于是就应承下来只是先不剃度扮作姑子在庵里打打杂。自此这一老一少就在这庵中度日。
    转眼已是十年,新朝建立天下归了朱姓,十年间这小庵到也太平无事。青尼自觉大限将至于是就想让留花正式剃度接掌净月庵。这一日青尼正在庵门口晒太阳一个小贩正坐在净月庵门口歇脚还哼着小调,青尼就问:小哥是从府城来么。不想那小哥好似完全没有听到。这时天空突然乌云蔽日眼看就要一场大雨。青尼好心又道:小哥眼看要大雨不如来庵中避避。没想到那小哥一转头一脸惊恐之色拔腿就跑连货担也不要了。青尼也见不到自然也觉得奇怪。于是唤留花收衣物。却怎么唤留花也不听得答应。青尼拄着拐杖摸索回庵中却发现触手之处皆火热烧灼,脚下仿佛也都是灰烬。心中诧异难道着火了。这才突然想起十年前那个梦来。难道那夜真不是梦。假使不是梦自己早该死于火中,那留花又是谁。青尼越想越怕突觉浑身灼热刺痛直接就疼晕过去。
    再说那小贩慌慌张张跑到城门两个守城门的小卒拦住他问何事,小贩道:我刚才在三里外的树荫下乘凉突然有一个老婆婆声音要我进去避雨。你说吓不吓人。高个兵卒笑道:你不会是做梦吓到了吧。矮个子兵卒道:你说的那个地方我知道原来就是鞑子达鲁花赤的别院后来被火烧了。听说原是一座古庵鞑子下江南后达鲁花赤看中这个地方幽静就派人烧了那座古庵听说烧死不少尼姑,那地方一直不干净。以后还是不要久留。说着打了个哈欠。小贩一听心想也是倒霉看来明日找几个人去那里寻自己的担子去。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8-03-19 01:23
    回复
      南北朝的时候,北方战乱不断,南朝倒相对安稳,梁朝武帝笃信佛教,各地纷纷建造宏大寺庙,庙中又绘制很多华丽的壁画,故而画工十分抢手。在广陵这个地方有一个画工叫乔三笔,据说他擅于一笔画基本三笔之内就可以画完一副画。故而州里就征调他去建业也就是京城为皇家寺院画壁画。这乔三笔年老体衰早已不复当年但又不敢违命,老妻又已亡故家中只剩一个痴傻的儿子小名石头。心想这一去一年半载也回不来很是烦恼忧伤,于是托相熟邻里照顾。安排妥当乔三笔就上路了。不想这一日来了一位少妇自称林氏乔三笔远房表侄女,说是来照顾石头。少妇长得甚是好看,说自己丈夫早亡年轻就守了寡。又说起乔三笔家之事倒也不差分毫,邻里觉得也无可疑,于是少妇就住进了乔三笔家。每日里三顿烧煮,洗衣打扫,把这石头照顾得很是妥当。石头虽有些痴呆样貌倒也不差,孤男寡女日子久了难免瓜田李下。坊中好事的婆娘就传了些留言,说这石头变得越来越聪明一定是这林氏给他开了窍云云。不过这石头竟然真的不再痴见得外人也彬彬有礼,后来还在林氏指导下读起书来。一时坊间轰动说乔三笔家傻子变聪明了。更有好事之徒竟然劝林氏不如就嫁了石头结为夫妇。林氏一听脸都红到了耳朵根羞于接话。这石头耳目清明之后竟然也真的对林氏动了情。二人私定终身就等乔三笔回家禀告一声了。转眼一年光阴,乔三笔终于从建业回转广陵。一入城门就碰上了相熟的张屠夫,这张屠夫连声恭喜乔三笔。乔三笔忙问喜从何来。这张屠夫就一五一十把石头和林氏的事情说了。乔三笔一愣心想自家亲戚里面哪里来什么林姓表侄女。心中纳闷又听说儿子不傻了更是觉得诡异。赶紧回家,正巧林氏也不在,石头正在窗前读书见父亲会来连忙上前施礼问安。乔三笔简直不敢相信自己所见,心想这痴儿傻了二十多年竟然好了不由喜极而泣。转念心中更觉这林氏可疑。不一会林氏回转进门就说知道老爷回来了上街买点鱼肉今晚替老爷洗尘。乔三笔一见这林氏果然美貌大方但又觉在哪里见过。也不好贸然质问于是就等林氏烧煮完毕一家三口坐于桌上,林氏替乔三笔斟酒,乔三笔一言不发一饮而尽,林氏再倒,乔三笔再饮。就这样饮了三杯。石头忍不住突然跪于乔三笔面前将想与林氏结为夫妇的心愿说了恳请父亲应允。乔三笔心想这林氏不知道是什么妖人多说儿子不傻了但是这其中实在蹊跷,我乔家也无什么家财这林氏冒认亲戚来照顾傻儿又为什么。真是左右想着不对劲。林氏见乔三笔一头雾水,于是就上前也深深施礼道:老爷不必存疑妾身实为报恩而来。乔三笔道:我何曾有恩于你。林氏道:那年多亏老爷妙手回春。乔三笔诧异道:我也不是郎中如何妙手回春。林氏又施礼道:老爷忘了妾身是万万不敢忘记,老爷难道忘了终南山的事了。如今妾身心愿达成也该去了。说完走入墙中就不见了。乔三笔和石头皆大骇四目相对不敢相信所见。乔三笔听得终南山才想起一件往事。乔三笔籍贯汉中年轻时学艺在终南山铁冠道人门下,有一日铁冠道人命乔三笔去玉清观画登仙图。不想到了才发现玉清观已经毁于兵火。于是当夜于终南山某处山坳野宿,发现一座古墓,也不知道是什么年代的贵人之墓,古墓早已被盗,墓门大开墓中空空如也。于是乔三笔就夜宿其中,到了半夜外面狂风大作,乔三笔睡不着就点起蜡烛参观起古墓来,发现东壁上有一副残缺的壁画年代久远壁画上的人物已经模糊不清,乔三笔依稀认出是一副仕女图心想难道这古墓主人是一位上古美女,于是拿出画具根据残存线条以及自己的想象画出一位汉朝装束的贵妇来。现在回想这林氏面貌果真还有些像那位贵妇像。乔三笔心想难道画中人成精了前来报恩。此事实在诡异。后来石头举了孝廉官至光禄卿,乔三笔直到八十岁才去世。某年石头受命出使北朝车驾正巧傍晚路过终南山,山中来了一队仪仗,一看就是王家气派。为首的骑马使者来到石头车驾前问到:请问可是光禄卿乔大人尊驾。石头探身答是。只见仪仗分开一副鸾驾中一美貌贵妇。石头一看不是别人正是那林氏。于是石头就随着林氏而去。从此不知所踪。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8-03-19 01:25
      回复
        楼主东西写的很好啊 希望一直有更新啊 哈哈 上海宁支持一几


        IP属地:上海6楼2018-05-17 16: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