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失眠编了点小故事
光绪初年安徽大旱,各地纷纷祈雨,官府也出面组织祈雨求天的仪式。话说这宿松县有一户姓何的人家,家主何光壁早年是远近闻名的裁缝,家道也算不错。不想闹长毛的时候被长毛征去从此下落不明,留下孤儿寡母三人清苦度日。长子小名唤做十五幼女名叫清芳。说也奇怪这十五刚出生时眼就睁开未满足岁便能开口说话三字经一学就会乃至四五岁已经能背诵半部论语。乡里都称呼神童。私塾里的师傅都说这孩子是读书材料将来说不定能中个功名。但是家道中落哪里有钱读书。偏偏这十五到了十一二岁也不喜那些圣贤文章而偷偷爱看一些道德文章还常与附近道观老道亲近还给自己取了个道号叫长松子。十五岁那年突而就不见了,这何王氏急得夜不能寐到处求人寻找。你想这夫君生死不明好不容易养大的儿子又不见了岂不要疯。好在幼女清芳长得清秀可人温柔能干从小就做些女工帮衬家里到也算安慰。到了第二年有人在万圣山的道观里看到一名小道士貌似十五于是辗转告知何王氏。于是何王氏连忙叫了娘家的兄弟赶去万圣山寻找。不想到了万圣山那些道观早就荒废破落半个道士也没找到。满心希望而去失望而归。回来告知何王氏,何王氏只得抹泪道:这孩子莫不是与我只有这十五年的缘分!旁人嗟叹不已,清芳也陪着母亲掉泪。这边累年大旱这县衙请了安庆的一位道人即日设坛求雨。不想这道人只说龙王爷发怒需得童女一名用来献祭。而且这童女还得县太爷血亲。县令也姓何,家中也的确正好有一女。心想这求雨之事本就是怪力乱神不过此事是自己一力推动又不好推却但是自己亲骨肉如何舍得。这县令夫人也是哭得死去活来天天骂县令老糊涂搞什么求雨相信那些臭道士的鬼话。何小姐也吓得不敢出闺房半步。此时身边的师爷到出了个主意不如在县里寻访一户好人家女儿认为义女代替何小姐。县令如拨云见日连连说好于是打发差人暗中寻访。不想这一寻就访到了何王氏的女儿清芳身上。官差地保威逼利诱,这何王氏妇道人家如何抵得住。只知道是让女儿去好人家作丫鬟三年后就回家还给她一年十两纹银。又哄又骗这何王氏稀里糊涂也就在契约上摁了手印。于是清芳被一乘小轿抬入县衙。清芳自小乖巧孝顺也觉得当个丫鬟到也没啥只是留下母亲孤身一人心中不免悲戚。到了县衙,何县令忙让夫人将清芳延至内堂沐浴香薰又换上何小姐的衣物,对外只说本家侄女。何县令又当面认了义女,安排了清芳暂住西厢房,这头又通知道士择日开坛。话说这何王氏娘家有一个表兄弟也是在县上当差知晓内情告知何王氏。何王氏立时悔恨莫及捂住心口大哭嚎啕唤着清芳竟然一命呜呼。这边清芳尚不知此事却也奇怪为何被县老爷认为义女又如此优待。第二天午时几个妇人请清芳小姐上轿,抬着就来到护城河边。只见河边已筑好一方土坛。旁边烧着一堆柴火。土坛上一个道士披发覆面一身五彩太极法衣手指七星桃木剑正念念有词。旁边人山人海都是来看求雨的乡民。道士化了一道符箓又跳又念一番突然浑身颤抖仰面朝天然后用剑一指清芳喝了一声:起。几个大汉就把清芳小姐架了起来。清芳小姐这才有点明白吓得魂不附体。泪流满面悲鸣道:母亲救我哥哥救我!突然护城河水中玄起一道水柱,狂风大作!河水分开显出一个人来。只见此人身着前明官服手執笏板脚踏水波大喝道:無知愚夫竟用活人祭天天道何在。鄉民一見以為神仙下凡頓時都匍匐在地不住磕頭,何縣令也赫得不住磕頭嘴裡只說:神仙爺爺饒命!天下大旱出此下策實出無奈。神人道:吾乃本地护城河神此女并非汝之亲女切不可伤害,等威灵将军到任你等再听处置。说必隐入水中而去。道士听得此言大惊失色喃喃道先师仙逝时曾经说自己要去威灵将军处复职,不想真有什么威灵将军。何县令忙问威灵将军是何神仙。道士连连摇头道不可说不可说。这求雨是求不成了于是慌忙告辞而去。这天半夜何县令府中突起大火,有人看见一只白色大虎驮着清芳小姐从火中往西去了。何县令的夫人和女儿均死于大火,这何县令后来也丢了官神志不清也回原籍去了。第二年新县令到任,有人说在田野间发现一条黑龙困于田间。新县令马上赶去只见一条黑龙伏于泥泞中县令大骇心想还果真有神龙。此时半空中突然飞落一名年轻道人身穿白色道袍背后背着一把清泓剑。见了县令失礼道:此龙犯了天条威灵将军罚他在此一日现在差我带他回去复命。龙行雨,大旱也会缓解。特秉贤君子。于是道士跳上龙背,黑龙双眼突得睁开一抬头直飞九霄云间而去。当日大雨不止。这黑龙行雨的故事还是我曾祖母说与我祖母听得。至于威灵将军同何家的渊源却也没有交代,就留给大家想象吧。
光绪初年安徽大旱,各地纷纷祈雨,官府也出面组织祈雨求天的仪式。话说这宿松县有一户姓何的人家,家主何光壁早年是远近闻名的裁缝,家道也算不错。不想闹长毛的时候被长毛征去从此下落不明,留下孤儿寡母三人清苦度日。长子小名唤做十五幼女名叫清芳。说也奇怪这十五刚出生时眼就睁开未满足岁便能开口说话三字经一学就会乃至四五岁已经能背诵半部论语。乡里都称呼神童。私塾里的师傅都说这孩子是读书材料将来说不定能中个功名。但是家道中落哪里有钱读书。偏偏这十五到了十一二岁也不喜那些圣贤文章而偷偷爱看一些道德文章还常与附近道观老道亲近还给自己取了个道号叫长松子。十五岁那年突而就不见了,这何王氏急得夜不能寐到处求人寻找。你想这夫君生死不明好不容易养大的儿子又不见了岂不要疯。好在幼女清芳长得清秀可人温柔能干从小就做些女工帮衬家里到也算安慰。到了第二年有人在万圣山的道观里看到一名小道士貌似十五于是辗转告知何王氏。于是何王氏连忙叫了娘家的兄弟赶去万圣山寻找。不想到了万圣山那些道观早就荒废破落半个道士也没找到。满心希望而去失望而归。回来告知何王氏,何王氏只得抹泪道:这孩子莫不是与我只有这十五年的缘分!旁人嗟叹不已,清芳也陪着母亲掉泪。这边累年大旱这县衙请了安庆的一位道人即日设坛求雨。不想这道人只说龙王爷发怒需得童女一名用来献祭。而且这童女还得县太爷血亲。县令也姓何,家中也的确正好有一女。心想这求雨之事本就是怪力乱神不过此事是自己一力推动又不好推却但是自己亲骨肉如何舍得。这县令夫人也是哭得死去活来天天骂县令老糊涂搞什么求雨相信那些臭道士的鬼话。何小姐也吓得不敢出闺房半步。此时身边的师爷到出了个主意不如在县里寻访一户好人家女儿认为义女代替何小姐。县令如拨云见日连连说好于是打发差人暗中寻访。不想这一寻就访到了何王氏的女儿清芳身上。官差地保威逼利诱,这何王氏妇道人家如何抵得住。只知道是让女儿去好人家作丫鬟三年后就回家还给她一年十两纹银。又哄又骗这何王氏稀里糊涂也就在契约上摁了手印。于是清芳被一乘小轿抬入县衙。清芳自小乖巧孝顺也觉得当个丫鬟到也没啥只是留下母亲孤身一人心中不免悲戚。到了县衙,何县令忙让夫人将清芳延至内堂沐浴香薰又换上何小姐的衣物,对外只说本家侄女。何县令又当面认了义女,安排了清芳暂住西厢房,这头又通知道士择日开坛。话说这何王氏娘家有一个表兄弟也是在县上当差知晓内情告知何王氏。何王氏立时悔恨莫及捂住心口大哭嚎啕唤着清芳竟然一命呜呼。这边清芳尚不知此事却也奇怪为何被县老爷认为义女又如此优待。第二天午时几个妇人请清芳小姐上轿,抬着就来到护城河边。只见河边已筑好一方土坛。旁边烧着一堆柴火。土坛上一个道士披发覆面一身五彩太极法衣手指七星桃木剑正念念有词。旁边人山人海都是来看求雨的乡民。道士化了一道符箓又跳又念一番突然浑身颤抖仰面朝天然后用剑一指清芳喝了一声:起。几个大汉就把清芳小姐架了起来。清芳小姐这才有点明白吓得魂不附体。泪流满面悲鸣道:母亲救我哥哥救我!突然护城河水中玄起一道水柱,狂风大作!河水分开显出一个人来。只见此人身着前明官服手執笏板脚踏水波大喝道:無知愚夫竟用活人祭天天道何在。鄉民一見以為神仙下凡頓時都匍匐在地不住磕頭,何縣令也赫得不住磕頭嘴裡只說:神仙爺爺饒命!天下大旱出此下策實出無奈。神人道:吾乃本地护城河神此女并非汝之亲女切不可伤害,等威灵将军到任你等再听处置。说必隐入水中而去。道士听得此言大惊失色喃喃道先师仙逝时曾经说自己要去威灵将军处复职,不想真有什么威灵将军。何县令忙问威灵将军是何神仙。道士连连摇头道不可说不可说。这求雨是求不成了于是慌忙告辞而去。这天半夜何县令府中突起大火,有人看见一只白色大虎驮着清芳小姐从火中往西去了。何县令的夫人和女儿均死于大火,这何县令后来也丢了官神志不清也回原籍去了。第二年新县令到任,有人说在田野间发现一条黑龙困于田间。新县令马上赶去只见一条黑龙伏于泥泞中县令大骇心想还果真有神龙。此时半空中突然飞落一名年轻道人身穿白色道袍背后背着一把清泓剑。见了县令失礼道:此龙犯了天条威灵将军罚他在此一日现在差我带他回去复命。龙行雨,大旱也会缓解。特秉贤君子。于是道士跳上龙背,黑龙双眼突得睁开一抬头直飞九霄云间而去。当日大雨不止。这黑龙行雨的故事还是我曾祖母说与我祖母听得。至于威灵将军同何家的渊源却也没有交代,就留给大家想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