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吧 关注:119,204贴子:274,210
  • 13回复贴,共1

一组图带你理解zvs零电压开关电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从头条看到了几篇关于特斯拉线圈得视频,感觉深深的被吸引了。
在我还没入门磁暴线圈时看到很多误导新手的文章(教程)。弄得我走了好多弯路。不得不吐槽一下网上原创真少的可怜,都是互抄!
我之前做了个单激的线圈起振了就是没火花能点亮节能灯了。就是管子发热太厉害!用的是9013个一个13003组了个达林顿管。后来才知道达林顿管的末级是处于放大区的。。。随手可见的13003放大倍率太低了。后来拆了个电磁炉的板子下来安上igbt后打算来玩个自激!但不知哪里不对总是不起振。也不太好调试了,可变电阻被我玩坏了。
不知贴吧里有没用igbt单管做成的没有!
后来无意间看到有个zvs电路的玩意。于是百度了一下原理。我的天呀!全网就是拿着那一篇文章来回的倒来倒去!虽然讲解的是对的!!但每到一个关键步骤的就一略而过有种不求不求甚解的味道。我也不知道是小编不会呀,还是故意的就是整的让人看不懂!
所以呢我就在这里发表这个拿纸画的,经典zvs电路的原理图和上电的起振解说吧。
原理图分析
①:只要电容有电荷就只会有一个管导通,另一个只能截止。
②:从中心抽头看进去电流方向是相反的。(说人话就是从电路图看的话要么都向下要么都向上,相位一致)。
③:电流变化越大感应电势越高。
通过①这点很容易判断那个管是饱和导通的。
1.上电时L1通入的电流为零,电源通过R1、R2是Q1、Q 2导通,L1电流逐渐增加,由于两个开关管特性差异,将导致流入两个开关管的电流不同,假设Q1电流大于Q2电流,T1将产生b为正,a为负的感应电压,于是通过T1形成正反馈,使Q1导通,Q2截止。完成启动过程。
2.(t0~t1时间)稳态Q1导通时,,电容C 1两端电压为零。由于电容电压与电感电流不能突变,电源电流将通过扼流圈到bc绕组对C1充电,C1逐渐为a负c正的电压,并且正弦变大,电源bc绕组电流正弦变小。并且通过互感此时绕组ab的电动势为b正a负,阻碍着电源通过ba绕组放电。当电容被逐渐充满时,此时因为电容的电压比较大,使得电源通过绕组bc的电势差减小。导致充电电流变小。又因为自感的原因,bc绕组的自感电动势是c正b负的,与电源的叠加使总电势是增加的,所以充电速率要增加的,虽然此时电流在减小(减小的越来越厉害)。
到最后电流变化非常快,以至于互感原因,在ab绕组产生非常大的b正a负的电动势阻碍电源电流在ab绕组通过。
过程中功率管门极通过肖特基二极管被Q1下拉到0V,所以C点电压正弦变大,Q1门极电压被D3稳压管钳位,Q1始终保持导通。
3.(t1时间)当T中电流下降为零,其能量全部释放到C1,此时C1电压达到最大值。
4.(t1~t2时间)C1开始通过T1由c到a放电,C1电压即c点电压因为自感电动势还非常的大,所以放电电流正弦变变大,电压正弦变小。T电流由c到a正弦变大。
电源电压一起与电容对电感ab充电直到电流达到最大和电容电压为零。
5.(t2时间)当C1能力基本放完时,c点电压下降到功率管阀值电压左右,将通过D2使Q1进入放大区。此时C1对T1绕组由c到a放电电流达到最大值。同时由于Q1进入放大区,a点电压逐渐上升,同时通过D1使Q2也进入放大区。
6.由于电感电流不能突变与电容电压不能突变,绕组T会继续的对电容C充电,使C上电压为a正c负,通过两个二极管使Q2栅极电压升高,Q1栅极逐渐下降,同时正反馈形成,Q2导通,Q1截止。
7.Q2导通与Q1导通过程类似。
8.L1电感值比T1大,整个震荡周期中L1电流基本不变。震荡过程中L1持续为LC
这是强调刚上电的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3-12 16:08回复
    ------:分割线:-------------------
    1.(t0时刻)上电时L1通入的电流为零,电源通过R1、R2是Q1、Q 2导通,L0电流逐渐增加,由于两个开关管特性差异,将导致流入两个开关管的电流不同,假设Q1电流大于Q2电流,L1将产生b为正,a为负的感应电压,于是通过L2反射形成的反馈,使电容带电,从而使Q1饱和导通,Q2截止。完成启动过程。
    1).(t0时刻前)稳态Q1导通时,由于t0前个周期3π/2到2π间变压器T只有a到c的(两个绕组)电流(达到最大),并且C 两端电压为几乎为零了。由于电流不能突变,L绕组电流将对C充电,C逐渐为a负c正的电压,并且正弦变大,L1电流正弦变小。此时a电压被功率管Q1下拉到0V,所以C点电压正弦变大,Q1栅极电压被D3稳压管钳位,Q1保持导通。
    3.(t0~t1时间)L1当中电流会逐渐下降为零,其能量全部释放到C1,并且因为电容C电压接近电源通过L2绕组对电容进行充电,因为电容容量有限,随着充电时间增加电容电压会增加,导致bc线圈之间,电位差变小,充电电流变小直到为零,L2线圈电流会正弦减小并在L1绕组反射(我觉得是感应电动势吧)形成a正b负的高电动势(可能为2/uC)来阻碍电源直接通过L1对功率管形成电流
    最后C1电压达到最大值。
    4.(t1时刻)电容C电压达到最大值,L1电流为零,电动势可却很高,(至于为什么在电流为零时,感应电动势却最大?卖个关子往下看!!),即将正向(向上)增大。L2电流为0
    (中学学过没忘记的人应该懂电感放完电后电容才能有最大电压的)。
    L2电流也为零,并因为电容将要放电而开始正向正弦增加。C电压即c点电压将正弦变小。
    5.(1-t2时间] 电容C开始放电电压减小到0。因为开始时的自感电动势很大,为c正a负,所以电容在刚开始放电是电流会很小,并逐渐增加直到电容把电放完,电源的电流通过L1开始正向增大,(电源刚开始会很小并反射到L2使L2感应电动势为c正b负与原L2自感电动势方向相同阻碍电容C的放电)。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3-12 16:09
    回复
      这是起振后电容与变压器电感的波形图。假设在电路的图中电流个电动势向上为正,电容正电荷在下为为正电压,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3-12 16:15
      收起回复
        666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3-12 20:22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3-13 18:59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8-03-30 00:30
            回复
              dd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3-31 12:32
              回复
                功耗挺大的,并不是什么ZVS,如果是ZVS功率管就不会发烫了,还用什么散热片。并联在初级的电容两端的电压也是功率管的驱动电压,此电压是连续变化的,既是驱动电压有使功率管不完全导通的时候,这个时候做的功就损耗在功率管上了。


                8楼2019-01-10 16:19
                收起回复
                  写得好,看的非常仔细(不知道极个别地方是不是笔误),谢谢了,看明白了


                  IP属地:河南9楼2019-11-14 19:12
                  回复
                    微观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20-08-21 08: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