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义吧 关注:375贴子:8,897

宋太宗与两宋御书钱文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黄修珠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摘要] 宋太宗(939~997 年)不仅善书,且在其文治国家的治世理想中充分发挥书法艺术“敦教化、助人伦”的经世
致用之功,开创两宋“御书钱”传统,创造了“以书致治”的祖宗之法。在两宋宗法意识极强的社会背景下,宋太宗的
御书钱行为被后世的继承者全面默守与发扬,形成卓有特色的宋代御书钱文化。
[关键词]宋太宗;御书钱;宋代
[中图分类号] J12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3653(2016)04- 0034- 07 DOI:10.13574/ j.cnki.artsexp.2016.04.003
[收稿时间] 2016- 04- 22
[作者简介] 黄修珠(1974~),男,河南息县人,博士,河南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书法史。


IP属地:法国1楼2018-03-11 02:47回复
    谪官无俸突无烟,惟拥琴书尽日眠。
    还有一般胜赵壹,囊中犹贮御书钱。[1]
    此北宋名臣、著名文学家王禹偁于宋太宗淳化二年( 991 年) 贬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御书钱》诗。
    所谓御书钱,乃指所铸钱文由皇帝御书。在经济社会里,货币流通是无所不至的,雅擅书法的宋太宗为了宣扬王化,竟然别出心裁,对铸币制度进行改革,以帝王之尊御书钱文, 这在数千年帝制社会中不能不说是一个独特的创举。


    2楼2018-03-12 06:13
    回复
      2025-05-18 05:57:23
      广告
      宋太宗赵光义( 939~997 年) 是北宋历史上第二代英主,杰出的政治家。他喜读书,富艺多才,尤擅书法,技艺精湛,修养全面,成就卓然。宋朱长文在《续书断·宸翰述》中谓:
      太宗方在跃渊,留神墨妙,断行片简已为时人所宝。及既即位,区内砥平,朝廷燕宁。万机之暇,手不释卷,学书至于夜分而夙兴如常。以生知之敏识,而继博学之不倦,巧倍前古,体兼数妙,英气奇采,飞动超举,圣神绝艺,无得而名焉。帝善篆、隶、草、行、飞白、八分,而草书冠绝。[2]
      米芾《书史》亦云宋太宗“ 真造八法,草入三昧,行书无对,飞白入神”[3]。太宗善书史所共知,他还在推行文治的过程中不断发挥“ 以书致治” 的经世之功,其御书钱文便是卓有特色的举动之一。


      3楼2018-03-12 06:16
      回复


        IP属地:法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6-14 04:16
        收起回复
          书法很好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6楼2021-01-07 22:14
          回复


            IP属地:法国7楼2021-06-10 01:09
            收起回复
              写的很好……社会发展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8楼2021-07-04 23:14
              回复
                一、宋代年号钱制度
                年号即纪年名称,汉武帝刘彻始创。年号钱,就是以年号为铸币文字。年号钱最早可以上溯到十六国时期成汉政权( 巴氐族所立,都成都,后为东晋所灭) 的“ 汉兴”( 338~343 年) 钱。到五代成都蜀国政权, 年号钱渐趋兴盛, 前蜀王建及后蜀孟昶多有造作。


                IP属地:法国9楼2023-10-26 05:02
                回复
                  2025-05-18 05:51:23
                  广告
                  下逮北宋,太宗嗣位,改年号“ 太平兴国”,铸“ 太平通宝”年号钱。淳化之后“ 改元更铸,皆曰元宝,而冠以年号”[4]345,浸成制度。有宋三百年,年号改动频繁, 仅北宋改元35 次( 两宋16 个皇帝共改元55次) ,铸造年号钱45 种( 包括同一年号不同版别)


                  IP属地:法国10楼2023-11-03 05:40
                  回复
                    清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对年号钱的铸造颇有微词,云:钱者,历代通行之货。虽易姓改命而不得变古。后之人主不知此义,而以年号铸之钱文,于是易代之君遂以为胜国之物而销毁之,自钱文之有年号始也。


                    IP属地:法国11楼2023-11-16 07:56
                    回复
                      “ 人主不知此义”,事实上人主非不知也,正是有意为之。据宋李心传《建炎杂记乙集》载:
                      乾道癸巳岁(1173 年)冬至日,上祀南郊,肆赦,改明年元为“纯熙”。既宣制矣,后六日甲辰,宋太宗与两宋御书钱文化中书门下省言:“若合‘淳化、雍熙’言之,当用‘淳熙’字,庶几仰体主上取法祖宗之意。”从之。


                      IP属地:法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3-12-01 23:30
                      回复
                        可见,年号对于两宋自有特殊意义。历观两宋年号便可发现, 后起之年号往往是前朝祖宗年号的重新排列组合。后起君王往往通过更改年号显示继承祖宗家法、重振邦家的意图,这也是有宋统治阶层宗法意识的明确表达和体现。


                        IP属地:法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12-16 01:19
                        回复
                          太宗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新的君主独裁制度的确立者,年号钱制度化自宋太宗始不是偶然的,是其强化统治意志的特殊体现。而且年号钱铸造终成为一种制度在宋代被太祖、太宗的子孙们继承下来,不但衍成宋代帝王宗法意识的特殊表现形式, 且在两宋以后成为规制,影响中国历史近千年。每一种年号钱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对认识考察历史文化和经济制度发展提供了直接参照, 这也是宋太宗开创之功的历史贡献。


                          IP属地:法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1-05 22:41
                          回复
                            二、宋太宗与御书钱
                            宋太宗之前, 钱币文字的书写往往是颇具社会影响的善书名臣, 具名可查最早书写钱币文字者就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据宋曾慥《说》:“ ( 唐) 武德( 618~626 年) 中废五铢钱,行‘ 开通元宝’钱名,其书皆欧阳询之所为也”。《旧唐书·食货志》亦谓:“ 初,‘ 开元’钱之文,给事中欧阳询制词及书。时称其工,其字含八分及隶体”。至南唐,徐铉善书,曾书篆体“ 开通元宝”钱,据北宋陶岳《货志录》载:“ 元宗( 李璟) 时以铁为钱,大小一如‘ 开元通宝’,文亦如之,徐铉篆其文”。又铸“ 唐国通宝”钱,篆体,风格与徐铉书“ 开通元宝”很相似,疑亦为徐铉书。


                            IP属地:法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9-15 03:43
                            回复
                              2025-05-18 05:45:23
                              广告
                              宋太宗铸“ 太平通宝”钱,仿照太祖之“ 宋通元宝”,而“ 宋通元宝”是仿照后周“ 周通元宝”,最初的榜样是唐高祖武德四年“ 开通元宝”样 。若从书法角度观之,欧阳询所书字体篆、隶、楷相杂,本意在求其工稳,利于流通。“ 宋通元宝”“ 太平通宝”除了所换新字,其他一如之。


                              IP属地:法国16楼2024-12-02 22: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