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相信平淡,也不追求享乐。我想让自己默默流的泪化成父母日后脸上自豪的笑。
我心里的事总想找个人倾诉,但是对自己太亲近的人,这些话又说不出口。今天刚画完图,小休一会,想吐出来轻松轻松。
先说说对自己的评价。我认为自己是一个极其孝敬父母,极其有虚荣心的人。从高考完到现在,我做的每一件事的初衷和目的都是让自己成功,让自己以后变出色,好让父母在以后也能自豪的和别人比自己家的孩子,能够让父母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而不用考虑手头有几个钱。
我知道为了让父母过上好日子,只有自己努力努力再努力。可能因为小时候家里不富裕,让我比我身边任何一个同学都多了一份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更多了一份想变有钱的决心。也许这是穷怕了。
最兴奋的一天是我在高考完之后,觉得自己终于离着能自己挣钱又近了一步。高考完第二天我就找了一份暑假工,当时只想着快点挣钱,所以再离着家很近的一个牛奶厂里当搬运工。当时搬一吨牛奶才给一块钱,就是搬整整一卡车,才能挣十块钱。高考完正是夏天最热的时候,我旁边的工友一个暑假换了好几批,我愣是咬牙坚持了一个暑假。也正是这样,让我明白了社会最底层人挣钱的不易,这也让我比别人更早的为自己计划大学生活,想毕业后成为含金量高的大学生。
因为自己是一个普通一本的学生,大学在山东也就排六七名左右的样子。智商是硬伤,从一入学就比985 ,211的学生起点低了一大截。大学无非就是考研和直接就业的问题。真的是不想再花父母太多的钱,当时我姥爷也查出了癌症。时间真的也是我很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所以我坚定的走不考研的大学道路(准确的说不准备考研其实是从大一下学期开始想的)。现在想想大学做的每一件事好有目的性,说实话放在四五年前我挺讨厌现在的自己。不管是什么先进个人,优秀团员,学生会主席,这奖那奖,这比赛那比赛,只要是对我简历我觉得有帮助的,我都会去试。现在也算大大小小的奖都得过,大大小小的头衔也都有。社团的社长,学生会分管主席什么的都有。说实话要说真的热爱这种工作,也真的不是(但是绝对没有对工作半点不积极)。就当是只想努力让简历好看。虽然现在看来这种简历对建筑学以后的作用微乎其微。但是吧,确实也在里面锻炼了自己的软实力,像交际能力,管理能力,策划能力,整体考虑事情觉得都有很大的提升。(我们学校的校学生会根本没有网上说的那么黑暗)。
大一寒假干的家政,每天抱着大水桶,背着工具箱,有时还拿着吸尘器,一大堆东西,去客户家里擦玻璃,刷马桶,擦油烟机,每次上公交车都不好意思坐座位。一个人得占三个人的地儿。大一暑假去当的一个暑假夏令营的生活老师。大二寒假在一个餐厅打工,大二暑假当的安装门窗的小助工。大学期间发过传单,带过小孩,当过家教,大三还当了一学期的济南一个电视台的校园活动策划人。 以上就是我大三上学期之前和自己专业基本不相关的社会体验。
--------------------------------------------------------分割线--------------------------------------------------------
大学刚上了两年半,想想也算是个社会沧桑的老人了。从那开始也深思了自己的专业问题。突然感觉之前那些工作与自己专业基本没什么关系,就想干点与自己专业有关的东西。和学长合伙开了一个网店,给别人专门做效果图,画画CAD也给别的院校同学做学生作业。觉得这样既锻炼了自己的专业本领,也能挣点生活费。开始根本没有任务可做,于是我骑着电车,小设计室一家一家的跑,建筑设计室,室内设计室都去,大大小小得跑了有100家,基本都被赶出来了。突然有一天,一个室内工作室的人给我打电话要做图。从那之后,才开始慢慢有的工作量。(并不是打广告哈,也算装个逼终于有了自己的一家小生意)半年的时间笼络了好多志同道合的学长。现在基本运营正常,活不多不少够个吃饭的钱。从那之后,还想过办软件培训班,但是房子设备什么的都准备好了,被同行告了,唉........
-----------------------------------分割线--------------------------------------------------------------
从这件事之后,就是我的第三个阶段。感觉这种工作室就是小打小闹,完全就是靠着价钱低,打价格战得来的生意。注定不会走长,所以我就努力找实习的单位,尽早的接触这行,尽早的入门。这也是大三寒假一直到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大三寒假,年前找了一家设计院,是个甲级院,但是不算特别大。因为是第一次在设计院里实习,所以格外重视这次机会。寒假学校不让住,租了一个房子,真的就只有一间房子,啥都没有。300块钱一个月,特别廉价了。床坏了,把一个破衣柜倒过来睡着,还比较舒服,就这样凑活了一个又一个晚上。
真的是特别重视这次实习的机会。从我住的的地方到实习单位要走两个小时公交。规定是9点上班,最早的公交是6点,所以每天做最早的公交车,六点出发,十点归来,学本事的路上没有任何资格说苦。我脑子笨,没天赋,但是永远当公司第一个开门的,永远当公司最后一个锁门的,我觉得是弥补自己脑子笨的最好的办法。每天提前一个小时到公司给师傅们倒垃圾收拾桌子,晚下班四个小时给怀孕的姐姐拉模型做小活,反正就尽量再自己能力范围内找活干。我也不知道这样到底好不好,也没考虑老板到底看不看得见,感觉只要让自己忙起来,就会有人认可。就这样干完了一个月。之前来之前因为是大三的学生,主要是来学本事,老板也就说不给钱,不给餐补,不给交通费,但是到最后突然给我发了500块红包。初四从家里回济南,给老板带了家里的特产,给老师傅们买的水果,老板说毕业后来这里随时欢迎。那时候感觉被认可的滋味特别爽。
第二段实习是老师帮忙找的,在省院里。从大年初四,一直到现在。在这里只画施工图。作为一个大三的学生,真的不敢奢求什么,现在的目标是努力学本事,先让自己比别人更有竞争力,笨鸟先飞,比别人更早的接触一步。依旧延续着年前的近乎疯狂的积极状态。不知道大五毕业后最终能不能留下,但是继续努力,越努力机会越大。不管怎样,为了未来,为了父母,现在都不敢轻易放松。
---------------------------------分割线-----------------------------------------------
现在也是比较迷茫,除了在这里学习本领,不知道以后长远考虑要怎么发展。还求有经验的老师们指点指点。
(吐出来了这么多掏心窝子的话,感觉确实真的很舒服。
我心里的事总想找个人倾诉,但是对自己太亲近的人,这些话又说不出口。今天刚画完图,小休一会,想吐出来轻松轻松。
先说说对自己的评价。我认为自己是一个极其孝敬父母,极其有虚荣心的人。从高考完到现在,我做的每一件事的初衷和目的都是让自己成功,让自己以后变出色,好让父母在以后也能自豪的和别人比自己家的孩子,能够让父母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而不用考虑手头有几个钱。
我知道为了让父母过上好日子,只有自己努力努力再努力。可能因为小时候家里不富裕,让我比我身边任何一个同学都多了一份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更多了一份想变有钱的决心。也许这是穷怕了。
最兴奋的一天是我在高考完之后,觉得自己终于离着能自己挣钱又近了一步。高考完第二天我就找了一份暑假工,当时只想着快点挣钱,所以再离着家很近的一个牛奶厂里当搬运工。当时搬一吨牛奶才给一块钱,就是搬整整一卡车,才能挣十块钱。高考完正是夏天最热的时候,我旁边的工友一个暑假换了好几批,我愣是咬牙坚持了一个暑假。也正是这样,让我明白了社会最底层人挣钱的不易,这也让我比别人更早的为自己计划大学生活,想毕业后成为含金量高的大学生。
因为自己是一个普通一本的学生,大学在山东也就排六七名左右的样子。智商是硬伤,从一入学就比985 ,211的学生起点低了一大截。大学无非就是考研和直接就业的问题。真的是不想再花父母太多的钱,当时我姥爷也查出了癌症。时间真的也是我很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所以我坚定的走不考研的大学道路(准确的说不准备考研其实是从大一下学期开始想的)。现在想想大学做的每一件事好有目的性,说实话放在四五年前我挺讨厌现在的自己。不管是什么先进个人,优秀团员,学生会主席,这奖那奖,这比赛那比赛,只要是对我简历我觉得有帮助的,我都会去试。现在也算大大小小的奖都得过,大大小小的头衔也都有。社团的社长,学生会分管主席什么的都有。说实话要说真的热爱这种工作,也真的不是(但是绝对没有对工作半点不积极)。就当是只想努力让简历好看。虽然现在看来这种简历对建筑学以后的作用微乎其微。但是吧,确实也在里面锻炼了自己的软实力,像交际能力,管理能力,策划能力,整体考虑事情觉得都有很大的提升。(我们学校的校学生会根本没有网上说的那么黑暗)。
大一寒假干的家政,每天抱着大水桶,背着工具箱,有时还拿着吸尘器,一大堆东西,去客户家里擦玻璃,刷马桶,擦油烟机,每次上公交车都不好意思坐座位。一个人得占三个人的地儿。大一暑假去当的一个暑假夏令营的生活老师。大二寒假在一个餐厅打工,大二暑假当的安装门窗的小助工。大学期间发过传单,带过小孩,当过家教,大三还当了一学期的济南一个电视台的校园活动策划人。 以上就是我大三上学期之前和自己专业基本不相关的社会体验。
--------------------------------------------------------分割线--------------------------------------------------------
大学刚上了两年半,想想也算是个社会沧桑的老人了。从那开始也深思了自己的专业问题。突然感觉之前那些工作与自己专业基本没什么关系,就想干点与自己专业有关的东西。和学长合伙开了一个网店,给别人专门做效果图,画画CAD也给别的院校同学做学生作业。觉得这样既锻炼了自己的专业本领,也能挣点生活费。开始根本没有任务可做,于是我骑着电车,小设计室一家一家的跑,建筑设计室,室内设计室都去,大大小小得跑了有100家,基本都被赶出来了。突然有一天,一个室内工作室的人给我打电话要做图。从那之后,才开始慢慢有的工作量。(并不是打广告哈,也算装个逼终于有了自己的一家小生意)半年的时间笼络了好多志同道合的学长。现在基本运营正常,活不多不少够个吃饭的钱。从那之后,还想过办软件培训班,但是房子设备什么的都准备好了,被同行告了,唉........
-----------------------------------分割线--------------------------------------------------------------
从这件事之后,就是我的第三个阶段。感觉这种工作室就是小打小闹,完全就是靠着价钱低,打价格战得来的生意。注定不会走长,所以我就努力找实习的单位,尽早的接触这行,尽早的入门。这也是大三寒假一直到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大三寒假,年前找了一家设计院,是个甲级院,但是不算特别大。因为是第一次在设计院里实习,所以格外重视这次机会。寒假学校不让住,租了一个房子,真的就只有一间房子,啥都没有。300块钱一个月,特别廉价了。床坏了,把一个破衣柜倒过来睡着,还比较舒服,就这样凑活了一个又一个晚上。
真的是特别重视这次实习的机会。从我住的的地方到实习单位要走两个小时公交。规定是9点上班,最早的公交是6点,所以每天做最早的公交车,六点出发,十点归来,学本事的路上没有任何资格说苦。我脑子笨,没天赋,但是永远当公司第一个开门的,永远当公司最后一个锁门的,我觉得是弥补自己脑子笨的最好的办法。每天提前一个小时到公司给师傅们倒垃圾收拾桌子,晚下班四个小时给怀孕的姐姐拉模型做小活,反正就尽量再自己能力范围内找活干。我也不知道这样到底好不好,也没考虑老板到底看不看得见,感觉只要让自己忙起来,就会有人认可。就这样干完了一个月。之前来之前因为是大三的学生,主要是来学本事,老板也就说不给钱,不给餐补,不给交通费,但是到最后突然给我发了500块红包。初四从家里回济南,给老板带了家里的特产,给老师傅们买的水果,老板说毕业后来这里随时欢迎。那时候感觉被认可的滋味特别爽。
第二段实习是老师帮忙找的,在省院里。从大年初四,一直到现在。在这里只画施工图。作为一个大三的学生,真的不敢奢求什么,现在的目标是努力学本事,先让自己比别人更有竞争力,笨鸟先飞,比别人更早的接触一步。依旧延续着年前的近乎疯狂的积极状态。不知道大五毕业后最终能不能留下,但是继续努力,越努力机会越大。不管怎样,为了未来,为了父母,现在都不敢轻易放松。
---------------------------------分割线-----------------------------------------------
现在也是比较迷茫,除了在这里学习本领,不知道以后长远考虑要怎么发展。还求有经验的老师们指点指点。
(吐出来了这么多掏心窝子的话,感觉确实真的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