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八小吧 关注:55贴子:784
  • 0回复贴,共1

【读书日】在合适的时间读合适的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读书杂谈——在合适的时间读合适的书
这个世界上有着数不清的文学作品,它们有些是大部头的经典之作,即使传承几千年也总有忠心的读者将它们捧在手中细细研读;有些不过是作者们心血来潮的结果,或许除了作者自己再没有别的人领略过其中的意味;还有一些是包含着负面情绪、藏匿着社会阴暗面的文学渣滓,而这样的作品通常会在一段时间内造成恶劣影响,但最终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从小到大,家中长辈还有学校老师都不断的告诉我,书是好东西,多读书才能多增长见识,从书本中获取的知识或许不是当时就能够用得上的,但不断的积累下来,终有一天你会发现与其他人的不同。
但是,尚年幼的我并不知道自己该读一些什么书,于是只能听从父母和老师的建议跑去书店买了好几本经典的中外文学,然后摆在家里的书架上准备一本一本的看,心想等我把它们都看完了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当时我初一,最先拿起的是精装本文言文版《三国演义》,撑着看了三章后顶着一双蚊香眼把它塞回了书架,只觉得上面满篇都是天数,除了部分根本连接不上上下文的语句之外基本看不懂,于是只能放弃。
第二本,我选择了老师推荐的汉英双版《鲁滨逊漂流记》,如今的我已经忘了那本书是哪一种译文版本,但是那种全篇都是西方文学风格的译文版让我看得十分难受,难受到让我根本没有多余的心思去关注这本书到底讲了些什么,于是理所当然的,它被我拿去和《三国演义》做了伴。
再然后,我陆续看了原版《红楼梦》、文言文版《西游记》、同样是西方文学译文风格的《傲慢与偏见》等等,但是没有一本我能坚持看完,到后来干脆认为自己不适合看书便完全丢开不看了。
直到上了高中之后,喜欢看书的同学和不喜欢看书的同学之间的差别渐渐显现出来,我才终于发现当初我没有坚持下来的阅读到底让我错过了多少东西,可是这个时候正是备考高考期间,除了课内的文学资料外我基本没有时间去阅读,这个遗憾就一直留到了高中毕业。
高中毕业后,原本紧凑的时间顿时宽松起来,于是我又一次打开尘封已久的书柜,把那些以前丢进去的书取出,而这个时候我愕然发现这些书我基本上都能看懂,而且很容易就能从中学习到许多之前不知道的内容,一本本看下来,有种让我茅塞顿开的感觉,有些部分我甚至读了好多遍还觉得意犹未尽。于是我明白了,不是我不适合读书,而是我没有在合适的时间选对合适的书,那个时候去读这些书远远超出了我当时的阅读水平,所以才会有那样困扰的感觉。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书才是合适的书呢?
这就是个深奥的问题了,毕竟每个人的文学素养都有很大的差异,就算是同年龄的人在阅读能力水平方面也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如何选择书籍就简单了,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能看懂”,只要能看懂的书就是适合自己的书,看不懂的只能证明它暂时不适合你,你可以先把它放到一边,过一段时间再看,或许就能看明白了。
这是一个浮躁的年代,而书籍是能使人沉静下来的良师益友,希望每个人都能在合适的时间选择对合适的书,从而提升自己,获得成长。


1楼2018-03-09 13:4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