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吧 关注:4,615贴子:15,595
  • 2回复贴,共1

蚬岗八卦村祠堂文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蚬岗八卦村祠堂记
古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固有成份,历史文化的积淀和人文观念的影响,造就了中国独特的古村落文化。
广东高要有着一个古村落:“蚬岗村”,明初李珩(字大通号琼庵)一族卜居于蚬岗之东。将一年矣,叔兄弟侄异志而思迁,越二年,嫡侄于蚬岗之西筑室而居。迄今已六百余年,人口逾万。蚬东李氏尊琼庵公为始祖。而琼庵公嫡侄为蚬西李氏始祖。在道家文化中,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琼庵公为长辈而居蚬岗之东为昭,其侄乃后辈而居蚬岗之西为穆,按昭穆之序而和谐共处于蚬岗村。偕来诸戚: 陈钟杜郭帅,以及:邓麦黄叶符,形成一个集居型的古村落。
广东村落在结构上,可分为集居型和散居形村落。村落要求有山依托,靠山面水,靠山即龙脉所在,称玄武山。左右护山,分别称作:青龙、白虎。前方近处之山称作朱雀。远处之山为朝、拱山。中间的平地称作明堂,为村基所在。明堂之前有蜿蜒之流水或池塘。这种山势围合形成的空间,利于藏风纳气,是一个有山、有水、有田、有土、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世外桃源”。著名风水大师赖布衣指出: 风水在人居环境的影响体现在两方面: 一、对基址的选择,讲究聚气、不耗散、不冲破、不泄漏,要完整和匀衡的自然环境。二、对人居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营造、利用、改造,以达到趋吉避凶的理想人居环境。所以“风水之说,古人尤重之”。
蚬岗村是围绕着岗而聚居的圆形村落,建造房屋之布局:以岗顶为中心,成一排排、一圈圈,成环状弧形图,如道家八卦爻图。外圈为环村大道,在环村大道上巧妙地设有古榕树、八个大水塘,形成一个防御屏障。充分体现出蚬岗村是天人合一的八卦村。恰如道祖老子哲学思想中的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今日的蚬岗人已搬离旧宅往外迁居,旧宅日趋颓废,与重修后焕然一新的祠堂形成反差。在聚族而居的村落,祠堂就是轴心点。祠堂是家族祭祀祖先的场所,祠堂承载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家族之圣殿。家族兴,祠堂旺,家族衰,祠堂破。
地有生气,则人文盛,人才出,相宅阜人是以人为本的择地观。所以建祠堂的选址是十分讲究。要求有龙脉和生气来源,依山面水、明堂广阔、无争斗,水口收藏、无冲突,左右对称、四势匀和。一般坐北朝南或坐西朝东,也有根据特龙脉条件选择其他方位。蚬岗八卦村特点之一祠堂多,有“八卦十六祠”之称。有的祠堂只相隔几米。祠堂虽多却无紊乱,按道家文化原则分布:天南地北,左东右西。东为大、为尊,西为小、为卑。所以蚬东、蚬西两村的各房祠堂按由东往西、由长到幼,长房、次房、三房、四房排列,含玄机地座落在外围环村大道上,形成一个颇有特色祠堂群。蚬东长房楚华李公祠、次房义存李公祠、三房以别李公祠、四房厚之李公祠。蚬西长房金鸡祖公祠、次房梓庄李公祠、三房莲塘李公祠。根据道家文化蚬东李氏大宗祠以正东向为尊,在众祠堂中,有着无与伦比的地位象征。
崇德家声,百世簪缨云赫奕;
礼循昭穆,千年俎豆荐馨香。
建筑方面
蚬岗的祠堂大都采用三开间三进或三开间二进,蚬东李氏大宗祠内三进,每进升高,第一进上第二进升六级,上第三进升三级,共升九级,寓意步步高升。两进之间布以天井,用于采光、通风、排水。天井的设计如四合院,屋顶内侧坡,雨水从四面流入天井,此称四水归堂收天禄。祠堂正门前筑有一口半月形的水塘,亦称作“聚星池”。在风水学中,水被看作财源的象征。设置天井与水塘其目的是希望更好地获得祖先的保佑,使得族运长久、丁财两旺。祠堂砖木石结构,正面庑廊、门楣、勒脚、门坎、脚踏、台阶全都是用花岗岩石打制成。中国古建筑的屋顶有:歇山顶、悬山顶、庑殿顶、硬山顶、卷棚顶等款式。屋脊置以仙人走兽、岭南佳果。檐角有卷草状花纹,亦有博古脊,鹊尾式翘角。蚬岗祠堂建筑上山墙形状有:硬山式山墙、锅耳山墙、马头墙。蚬岗祠堂建筑以硬山顶居多,唯有蚬东以别李公祠屋顶砌成波浪式锅耳山墙,此山墙造型起伏有致,讲究对称, 起伏为三级,实际是锅耳墙的变形,更像古代的官帽,百姓基本不轻用。山墙一般称为外横墙,它的作用主要是与邻居住宅隔开和防火。谚语说:,“山墙扒门必定伤人”,这是因为硬山式住宅的主梁搭在山墙上,而山墙常是承重墙,如果在墙上开门会使墙的承重能力下降,主梁有跌落的危险。祠堂的木构架采用榫卯结合,有较强的抗风抗震性能。抬梁、穿斗混合木构架建筑型,木结构梁架组合形成的巨大屋顶,使坡顶、正脊、屋檐巧妙的组合。有各种精雕细刻的木雕、砖雕、石雕,灰雕,栩栩如生。梁柱上既有木雀替亦有石雀替,其雕刻装饰丰富多彩,有飞凤、卷草、花卉、瓜果、云纹、龙纹等。祠堂的绘画装饰主要有三类,即油彩画、水墨画、漆画。油彩画主要用于横梁下、檐口处、墙上,光彩夺目。内容有:历史故事、神话人物、花鸟虫鱼等。描绘角偶纹祥、龙形凤尾的水墨画与油彩画相比,显得格外清新淡雅。漆画用于大门门神上和屏风上。
历史文化方面
蚬东李氏大宗祠人才辈出,有“一门两将军,单科三举人”之美称,据记载:在大宗祠门面曾竖立两支高三丈三的大理石旗杆,多块旗杆石竖立如林,旧时祠堂正厅挂着多块名人、名仕匾额。但匾额均在战乱和文革时毁失,不能目睹辉煌,人生一憾。今日的祠堂已修复了多块旗杆石,以资彰显并激励后辈。
蚬岗祠堂虽然经过了数百年的风风雨雨,但从祠堂留下的堂号、门匾、楹联、书法、石刻的字里行间,依然可以触摸到它们历史脉搏的跳动。堂号:堂号一般挂于正厅或神龛上方,是一个家族特有的名号,代表着一个家族的血统、历史、荣誉,也寄托着教育后代要重礼乐贵亲情,牢记伦理道德的深刻含义。蚬东始祖李氏大宗祠堂号“崇德堂”,长房楚华祖:“经厚堂”、次房义存祖:“敦厚堂”、三房以别祖:“贵德堂”、四房厚之祖:“仁厚堂”。
书法:书法一般体现在祠堂的门匾、堂匾、楹联、堂号、诗词赋及木石雕等载体上。书法的来源主要有两类:一是本族人书法。如本地、本族写字写得好的先生,或辈份高、有名望的长者,就极少求助他姓他族。二是官宦文人书法。官宦文人书法大部分出现于匾额中。如蚬东“李氏大宗祠”门匾是出于鲍俊之手,鲍俊:今珠海香洲区山场村人,清道光二年中举人,次年中进士,曾授翰林院庶吉士,后调刑部山西主事,候选员外郎。蚬东“義存李公祠”门匾是谭文士书写,谭文士:顺德人,清道光二十九年己酉科举人。蚬东“以别李公祠”门匾是彭泰来书写,彭泰来:高要县广利人,15岁为邑庠生,清嘉庆十八年抜贡,23岁入国子监读书,考进士落第,选为教谕,不久罢归,是晚清一位文学家、书法家、篆刻家和诗人,当时被称为粤东三才子之一。蚬东“南耀公家塾”门匾是马仪清书写,马仪清:今肇庆鼎湖区永安镇人,入清以来十六位广东高要籍进士之一,清道光二十四(1844)年二甲殿试朝考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江苏候补兵备道。各名宦文士字迹刻于大理石门匾,嵌在祠堂门楣上,是蚬岗祠堂的一个显著特点,被视作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祠堂楹联分两类:门楹联、堂楹联。以内容上有:寻根、训勉、史迹、写景、赐赠等楹联。蚬东始祖李氏大宗祠大门联:“皇猷昭武穆,家学绍延平”。长房楚华李公祠:“祖泽长流,孙枝挺秀”。次房义存李公祠:“德绍猶龙,武誇射虎”。三房以别李公祠:“文明北海,武略西平”。四房厚之李公祠:“声威射虎,望重登龙”。蚬东祠堂门联以史迹联居多,通过简单四言、五言楹联烘托出本姓先贤的丰功伟业,树立本姓的赫赫声望,以振奋本族正气,可称之为史迹联。蚬西大祠堂:“前耸西山西映长庚自昔迁才夸倚马,后依东阁东来紫气而今道德继犹龙”。金鸡祖:“燕翼贻谋敢谓无双世德,振声恢绪居然第一宗功”。梓庄祖:“户对君山奇秀来临呈紫气,堂环曲水精英凝聚毓迁才”。莲塘祖:“岭北看山朝瑞献群峰螺环密点几成万,陇西遗泽远枝开二世雁序同派却第三”。蚬西祠堂门联以景配风水八卦相映成联。
祠堂的功能方面
祠堂主要功能是安奉祖先神位、祭祀祖先、 实施族规家法、商议族内大事、设宴请客等。祠堂后殿设有神龛,安放始祖及后裔神位。逢年过节、婚丧寿喜都要拜祭。每年清明节,祭祀活动更加隆重。凡是婚丧寿喜,在祠堂大摆宴席,设宴就餐,美酒佳肴。族人相聚在祠堂,饮水思源,缅怀祖先业绩,颂扬祖先恩德,思祖之情融于佳酿,崇祖观念进一步地强化。旧时,祠堂都有祠产、祠田。祠堂收入用于祭祀、维修祠堂、公益事业等。随着封建社会消失,私塾亦同衰落,在民国时期,蚬东李氏大宗祠在本乡首创祠堂办学,张作文明正规的“蚬东学校”,作为培育人才之地。
随着现代先进的文化因素的加入,会破坏原有祠堂传统文化的保留和传承,会削弱古祠堂的原有庄严和肃穆。为使古祠堂保留原有的传统文化,留住乡愁,所以应保持原貌较好,不适宜改建的,否则是对祖宗先人的“大不敬”。蚬岗祠堂文化艺术、族训家法、乡规民约中含有大量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儒、道家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后人探讨和传承。
蚬岗八卦村虽未划为旅游景点,却比要收门票的黎槎八卦村传统文化多、姓氏多、祠堂多、人情味多;地域更大、八卦爻图更大、人口稠密度更大,更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师表仰吾宗延平学问西平事功名士名臣同不朽
楷模传子姓登龙品望犹龙道德家声家训各流芳
蚬东八卦村功名榜
李大通 (始祖)明洪武南昌府知府
李述之 明嘉靖武德将军
李金麟 明万历骠骑大将军
李建材 清康熙 进士
李祥斯 清嘉庆己卯科举人
李砺斯 清嘉庆己卯科举人
李恋斯 清嘉庆己卯科举人
李玉时 民国县参职六围总局长
李种因 民国国军团长、上尉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大通之泽,山高水长!
明基 谨识
2016丙申年暮春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3-06 18:33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4-23 04:57
    回复
      文化水平低,讲野无离支哨,连最简单的尊重都不会就学人家分尊卑,抬高自己家族的身份,贬低人地家族的地位!文章手法太夸张~ 垃圾。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21-03-17 13: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