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吧 关注:186,720贴子:965,616

【扫盲】关于鰤类和马鲛类之间种的辨识特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首先要感谢@中国公民佚名 帮忙做的图,没他来帮忙的话可能这个贴也不会出来
以及要感谢大牙哥无偿给我的一本鸟类摄影图集@巨齿鲨Eric 真是越来越喜欢鱼吧这个家庭了
新书镇楼吧





IP属地:浙江1楼2018-03-04 00:55回复
    最近吧里问鰤的比较多,很多吧友都不明白该如何定种。就拿五条、黄条、高体这三种比较常见以及相似度挺高的来做个对比吧


    IP属地:浙江2楼2018-03-04 00:58
    回复
      还有中国产的5种马鲛


      IP属地:浙江3楼2018-03-04 00:59
      回复
        接下来逐步介绍,首先是鰤类


        IP属地:浙江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8-03-04 01:00
        回复
          五条鰤 Seriola quingueradiata
          背鳍V~VI,I-29~36;臀鳍II,I-17~22。鳃耙8~12+17~23
          外形:上颌骨后上角尖锐。胸鳍与腹鳍等长。体背侧褐绿色,腹侧银白色。体侧有穿过眼的黄色纵带。幼鱼体为褐色,体侧有暗横带
          习性:为暖温性中上层鱼类
          分布:我国黄海、东海、南海,以及日本海域,朝鲜半岛海域,西北太平洋温、暖水域
          体长:一般为100cm,最大体长为150cm


          IP属地:浙江5楼2018-03-04 01:00
          回复
            黄条鰤 Seriola lalandi
            =莱氏鰤
            背鳍V~VI,I-30~36;臀鳍II,I-19~22。鳃耙7~10+15~21
            外形:上颌骨后缘仅达眼前缘下方。尾柄短,上、下有缺刻,侧有隆起嵴。上颌骨宽,后上角圆弧形。胸鳍比腹鳍短。体背部青蓝色,腹部银白色。体侧从吻端至尾柄也有一明显的黄色纵带。尾鳍下叶末端黄色
            习性:为暖温性中上层鱼类,栖息于沿岸或离岸较远的岩礁海域
            分布:我国渤海、黄海、东海,以及日本以南海域,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温带、亚热带水域
            体长:一般为80cm,最大体长为250cm






            IP属地:浙江6楼2018-03-04 01:01
            回复
              高体鰤 Seriola dumerili
              =杜氏鰤=红甘鰤
              背鳍VI~VII,I-29~36;臀鳍II,I-18~22。鳃耙4~6+12~16
              外形:上颌骨后角圆弧形,后缘可达眼中部下方。第二背鳍、臀鳍前部不呈镰状。第一鳃弧下鳃耙为12~16枚。体背紫褐色,腹侧淡灰色。吻略呈桃红色,前额背面有“八”字形褐斑。体侧中间有一不明显淡黄色纵带。尾鳍下叶末端白色
              习性:为暖水性中上层鱼类,栖息于近海
              分布:我国黄海、东海、南海、台湾海域,以及日本南部海域,东太平洋以外的温带、热带水域
              体长:一般为80~100cm,最大体长为190cm






              IP属地:浙江8楼2018-03-04 01:03
              回复
                纺锤鰤 Elagatis bipinnulata
                =双带鰤
                背鳍V~VI,I-23~28+2;臀鳍I,I-15~20+2。鳃耙9~11+25~26
                外形:眼小,吻长而尖。口小,上、下颌约等长。臀鳍前方有以游离棘。背鳍、臀鳍后方各具一小鳍。第一背鳍各鳍棘有棘膜相连,第二背鳍与臀鳍起始处不对应。尾柄细,上、下有缺刻。体背侧蓝色,体侧有2条黄绿色纵带
                习性:为暖水性中上层鱼类
                分布:我国南海、台湾海域,以及日本南部海域,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温、热带海域
                体长:一般为90cm,最大体长为180cm





                IP属地:浙江9楼2018-03-04 01:13
                回复
                  舟鰤 Naucrates ductor
                  =黑带鰤
                  背鳍IV~VI,I-25~29;臀鳍II,I-15~17。鳃耙5~7+16~19
                  外形:第一背鳍鳍棘短,各棘分离。臀鳍前有2枚游离棘,臀鳍起始处不与第二背鳍起始处相对应。背鳍、臀鳍后方无小鳍。体背深蓝色,腹侧银白色,尾端白色。体侧具6~7条黑色横带
                  习性:为暖水性中上层鱼类
                  分布:我国东海、南海,以及日本以南海域,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温带、热带水域
                  体长:一般为30cm,最大体长为70cm





                  IP属地:浙江11楼2018-03-04 01:23
                  回复
                    黑纹条鰤 Seriolina nigrofasciata
                    =小甘鰤
                    背鳍VI~VIII,I-30~37;臀鳍I,I-15~18。鳃耙1~2+5~8
                    外形:吻圆钝,口裂大,上颌骨伸达眼中部后方,鳃耙少。臀鳍前方有一游离棘,起始处与第二背鳍中后部下方。体背深蓝色,腹侧灰白色。体侧具不明显灰褐色斜横带5~6条,幼鱼的斜横带略呈板块状。背鳍鳍棘部黑色
                    习性:为暖水性中上层鱼类,栖息水深20~150m
                    分布:我国东海、南海、台湾海域,以及日本南部海域、印度—西太平洋暖水域
                    体长:一般为50cm,最大体长为70cm





                    IP属地:浙江12楼2018-03-04 01:35
                    回复
                      长鳍鰤 Seriola rivoliana
                      =画眉鰤=黄尾鰤
                      背鳍VII,I-26~33;臀鳍I,I-18~22。鳃耙6~9+17~20
                      外形:吻端稍圆钝,口裂大,上颌骨后端宽大,可伸达眼中部下方。第二背鳍与臀鳍前部鳍条延长。体背侧为褐色或深蓝色,腹侧色淡。体侧中间具一淡黄色纵条。幼鱼头部有通过眼的暗斜带
                      习性:为暖水性中上层鱼类,栖息于近海
                      分布: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海域,以及日本南部海域,以及日本南部海域,太平洋、印度、大西洋温带、热带水域
                      体长:一般为90cm,最大体长为160cm




                      IP属地:浙江13楼2018-03-04 08:32
                      回复
                        接下来是马鲛属


                        IP属地:浙江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4楼2018-03-04 08:34
                        回复
                          中华马鲛 Scombermorus sinensis
                          背鳍XV~XVII,15~17+6~8;背鳍16~19+6~7;胸鳍21~23;腹鳍I-5。鳃耙12~15
                          外形:头大,吻端尖,背缘稍凹入。胸鳍宽,后缘圆弧形。第一背鳍有棘沟。背鳍、臀鳍后均有6~8枚小棘。腹鳍间突发达。尾鳍新月形。体背小圆鳞。侧线在第一背鳍后半部急剧下降。体背侧蓝绿色,腹侧银白色,体侧具2列不明显的黑点。胸鳍、尾鳍黑色
                          习性:为近海洄游性鱼类,栖息于沿海中上层,有时可进入江河
                          分布:我国黄海、东海、台湾海域,以及日本南部海域、朝鲜半岛海域、东南亚海域、西太平洋温暖水域
                          体长:一般为100cm,最大体长为247cm



                          IP属地:浙江15楼2018-03-04 08:35
                          回复
                            康氏马鲛 Scomberomorus commersoni
                            背鳍XV~XVII,15~20+8~10;背鳍16~21+8~9;胸鳍21~24;腹鳍I-5。鳃耙3~7
                            外形:吻尖长,口大。颌齿侧扁,三角形,齿缘略呈锯齿状。犁骨、鄂骨有齿。鳃耙少,第1鳃弓鳃耙通常3~7枚。侧线在第二背鳍后方急剧下降。体背侧深蓝色或灰绿色,腹侧银白色。体侧具50~60条波状黑色横纹,幼鱼横纹少于20条
                            习性:为洄游性鱼类,栖息于近海中上层
                            分布:我国东海、南海、台湾海域,以及日本南部海域、澳大利亚海域、印度海域、西太平洋暖水域
                            体长:一般为55-82cm,最大体长为240cm





                            IP属地:浙江16楼2018-03-04 08:35
                            回复
                              蓝点马鲛 Scomberomorus niphonius
                              =日本马鲛=蓝点鲅 Cybium graclle
                              背鳍XIX~XVI,15~19+7~9;背鳍16~20+6~9;胸鳍21~23;腹鳍I-5。鳃耙11~15
                              外形:口裂大,吻稍尖,口裂大。颌齿三角形,锐扁,齿缘不呈锯齿状。犁骨、鄂骨具绒毛状齿。胸鳍短尖。腹鳍间突小,分两叶。侧线在背鳍下方不急剧下弯。体背侧蓝绿色,腹侧银白色,体侧有7~8列褐色斑点
                              习性:为近海洄游性鱼类,栖息于近海中上层
                              分布: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台湾海域,以及日本北海道以南海域、朝鲜半岛海域、西北太平洋暖温水域
                              体长:一般为50cm~75cm,最大体长为1.6m



                              IP属地:浙江17楼2018-03-04 08: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