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长》上瘾后遗症之一:“炮灰团”招牌方言不离嘴
轻度症状名称:患上“孟烦了式贫嘴”
症状表现:把《团长》从第一集看到最后一集,两耳朵灌进去最多的,就是孟烦了那永不嫌贫的一嘴北平话。就算你能忽视那些拧巴的文艺腔旁白,可剧中的对白已经潜移默化地在你心中悄然扎根。当你想说“我”的时候,“小太爷”自动跑了出来;想说“你”的时候,“您”就冒了出来;不管想说什么,“哎呦喂”永远冲在前面。当然,更有甚者,是能够整段整段地将孟氏贫嘴直接照搬。
比如烦啦为了一捆粉条说出的这样一段绕口令似的“豪言壮语”:
“干什么?你们在围攻一个军人,不光是一军人,还是一爱国军人;不光是一爱国军人,还是一打仗的爱国军人;不光是一打仗的爱国军人,还是一跟日本鬼子打仗的爱国军人;不光是一跟日本鬼子打仗的爱国军人,还是一跟日本鬼子打仗以致重伤的爱国军人!”
如果你有一天突然不幸地成为了裁员大潮中的一员,你可以这样对老板说:
“干什么?您要解雇一个人才,不光是一人才,还是一优秀人才;不光是一优秀人才,还是一经常加班的优秀人才;不光是一经常加班的优秀人才,还是一经常加班到深夜的优秀人才;不光是一经常加班到深夜的优秀人才,还是一经常加班到深夜而且不要加班费的优秀人才!”
重度症状名称:患上“龙文章式‘疯话’”
症状表现:如果说孟烦了的臭贫嘴还有“形”可仿,那真正修炼成龙文章的语言风格则必须要参透其“神”。当然,你可以把那句闻名遐迩的那句“回家不积极,脑子有问题”中的“回家”换成“吃饭”、“睡觉”、“喝酒”、“打球”等一切你认为脑子没问题就该积极响应的活动。但这未免刻板生硬了些,只有真正“高端”的“患者”才能像龙文章一样语出惊人:
——有时会引经据典。龙文章为鼓舞士气会引用《诗经》中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他们则会在泡妞时候文绉绉地甩一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有时会妖言惑众。号称自己是“招魂者”的龙文章一没辙了就喊一通“天灵灵,地灵灵,太上老君疾灵灵”连装神弄鬼带耍赖,他们如果深受其害,一定会在说不过别人的时候开始念念有词:“一二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
——有时生动有力。 “拉上后面折了腿的,赶上前面臭不要脸先走的”是龙文章的集结令,如果你在酒桌上看到有人豪气十足地喊着:“扛起桌子底下的,拽住臭不要脸去厕所抠嗓子眼儿的”,一定是重度患者之一。
不良行为,请勿模仿:迷龙、不辣的“装犊子”和“王八盖子”不离嘴
症状表现:这两位一刚一柔,但那种与全世界为敌的架势倒是如出一辙。不过在这里要作为反面典型来提醒那些就要迈入这一阶段的饭团们,千万要控制自己,不要把全天下的人都说成“装犊子”和“王八盖子”,否则,就算你有迷龙那样的强壮体魄和不辣那样的油滑世故,每天还是一定少不了要挨揍的。
(“装犊子”和“王八盖子”解释:“装犊子”是“迷龙”的口头禅,大意是装嫩。“王八盖子”是“不辣”口头禅,是因为他带的英式头盔外形很像王八的壳,所以可以理解成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