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大燕都城,政治中心,经济与民生高度发展空前繁荣。
都城分东、西、南、北四个城区。皇宫便占了大半个北城区;京中泰半王公大臣多居于西城区,除此外还有财力雄厚的富商,当然也不乏雅致的茶座酒馆;南城区则是居民商户住宅区;最奇特的,当数东城区,这儿素来是个三教九流聚集之地,王公贵族,达官贵人,普通百姓,以及江湖人。凡是到了这燕京地界,少不得要去东城区走一遭,而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伫立东城区中心的挽风楼。
因南北运河流经北城区和西城区,故皇宫西止运河旁,周边有禁卫军把守;西城住宅区亦止于运河旁,运河旁设皇家渡口,因西城区居民大多为贵族,故此该渡口仅开放南北方通过运河输送给皇室的贡品,以免过于嘈杂惊扰了住户。
葵城:运河发源地,多雨。
纺织业极为发达,绣工针织名满天下,其中佼佼者当属葵城苏家。
苏家出品的布匹精美,绣艺上乘,通常作为皇族御用。
谣津:藏有丰富铁矿,朝廷在此有一大型冶炼厂用以铸造兵器。
澜涧:位于大燕国境南北方交界处,靠应天府地界处有一小镇,往西行百里处则是山涧峡谷,原本这里只是个无名山谷,后因澜涧日益壮大名满天下,这里便以澜涧命名。
此处地势复杂,环境极为适宜植物繁衍,天然便生长了许多毒物药草。
霄都:提到霄都,头一个想起的便是霄都柳家的问巅。
霄都素来以酿酒闻名大燕,其中犹以柳家酒业最负盛名,而柳家的问巅更是以口感醇厚香气浓郁被誉为大燕三大名酒之一。
此外霄都气候宜人冬暖夏凉,皇家在这里有一处行宫用作避暑避寒之地。
汴泉: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花卉植物的生长条件极好,其中则以桃花最为明艳动人,而汴泉当地名门卓氏的独门名酿桃花酿更是汴泉一绝。
汴泉桃花酿与霄都问巅齐名同为燕京三大名酒,虽名桃花却后劲极大,口感清冽回甘不同于问巅的浓醇。
当地三大名门分别为名剑山庄唐氏,酒楼卓氏和宗族谭氏,这一任谭氏族长的嫡长女便是名剑山庄现任庄主的夫人。
麓原:地处偏远,气候两极分化严重,土地贫瘠地广人稀,多用作罪臣家眷流放之地。
独墉岭:与麓原比邻却是另一番风景,此处山清水秀四季如春,多崇山峻岭,易守难攻。
独墉岭盛产茶叶,其中尤以青雉和绿绡最为出名。青雉茶汤鲜亮,入口苦涩而后味回甘;绿绡茶色沉郁而味道浓醇。
禾城:民风淳朴热情,大燕的粮食大城,此处气候适宜土地肥沃,雨水光照充沛,粮食产量常年占据大燕首位。
安县:与禾城比领而居,产陶瓷,官窑便位于此地。
应天府:运河流经之地,设有渡口,交通便利,商业发展十分发达,南北方的货物均在此交易。
宜梁:靠海,地势平坦,渔业和畜牧业发达;此外因地理环境原因而盛产珍珠。
回阳渡:靠海,有酷暑而无严寒,盛产水果。
承南府:境内拥有不少玉石晶矿开采地,虽靠近回阳渡却拥有比回阳渡更为宜人的气候。
云县:设有朝廷渡口,来往船只货物需与当地船税局报备。
昭阳郡:前朝古都,世家大族在此盘据,势力盘根错节,甚至渗透到云县,通过走私货物牟取暴利。
白沙郡:纺织业发达,尤以丝绸绣工最为出众,与葵城苏家齐名;而白沙郡的桑落酒,则与汴泉桃花酿、霄都问巅并称大燕三大名酒。
南北运河:运河前身为发源葵城,环绕燕京西、南两城区流入霄都的护城河,昭元十四年白沙郡大旱而霄都大涝,当时在位的允帝下令改河道通南北。
启元六年,运河改道工程历时十二年竣工,当时已继位六年的允帝三子承帝在应天府、白沙郡均设立官渡口岸并开设渡口府尹,由司空派遣官员进行管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