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明吧 关注:2,335贴子:4,094
  • 13回复贴,共1

为什么道士乱世下山,盛世归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西江道人原创
翻开中国历史,会发现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每逢一到乱世的时候,总会出现一些道家人物出来拨乱反正,等到天下平定以后,这些人就退隐山林,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很奇特的现象。所以最近网上非常流行一句话:“乱世道士下山救世,和尚关门避祸。盛世道士归隐深山,和尚出门圈钱。”

对于这句话,贫道不想对佛教做过多的评论,只想以一名道教徒的身份来讲讲为什么道士“乱世下山,盛世归隐。”
大家都知道,“济世利人”是道教的教义之一。 济世利人的途径有很多,大至辅佐明主、平定天下,使天下苍生免于战争之苦。小至悬壶济世、施医舍药,使黎民百姓免于疾病折磨之痛。这些都是济世利人的重要途径,只不过平定天下的受众范围比悬壶济世要广,积累的功德比悬壶济世要大。
因此,道教在创立之初,就提出了“助国”、“保国”主张。《太平经》中就讲:修道者当“助国得天心”。每当国家有难之时,道士们便会遵守祖师教诲,下山辅助明君平定天下, 结束战乱,使百姓能够早日休养生息。而不像某些宗教说的堕入空门,不问尘世。因此才有夏末商初的伊尹,商末周初的姜子牙姜太公,春秋时期的范蠡,秦末汉初的张良和陈平,三国时期的郭嘉、诸葛亮,隋朝的韩擒虎,唐朝的李靖和李绩,宋朝的苗义光,明朝的刘伯温和周颠等人。

《道德经》讲:功成而弗居。又讲: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因此,当天下平定之后,道士们又谨遵太上道祖的教诲,辞官隐退。但是他们隐退之后,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继续践行济世利人的教义,跋山涉水采草药,餐霞吸露研医术。深山老林有许多草药,道士们便选择了上山隐居,“十道九医”就足以说明每个道士都心系黎民。


IP属地:江西1楼2018-02-27 11:30回复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4-02 19:48
    回复
      楼上的你高兴就好


      IP属地:江西4楼2018-04-07 19:00
      回复
        那是因为修行人知道功成身退,林子大了什么人都有,宗教也好社会也好,都有老鼠便便😜😜😜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4-20 08:36
        回复
          简直极端得不可理喻。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1-28 22:57
          回复
            谣言止于智者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9-04-01 09:47
            收起回复
              哪里都有好人坏人,正如贪官污吏大奸臣不能代表孔孟之道一样,个别假和尚也不能代表佛门,所谓的乱世道士下山,盛世和尚敛财完全是无知史盲胡扯八道,跟风造谣。
              唐:少林棍僧帮唐军擒获敌将。
              宋:五台山僧人毅然抗金,血战至全军覆没。
              元:僧人参与抗元斗争,朱元璋本人也当过和尚。
              明:江南棍僧自发组织抗倭,并有参军,亦有战死。明清交替,南少林是福建地区民间抗清的基地,也是抗清天地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少林因此而被清廷焚毁。
              亦有大批僧人在国破之际跟随郑成功收复台湾。
              抗日:有抗日和尚连前线杀敌,亦有南京栖霞寺僧人救百姓4万人。
              开国大将许世友也是和尚。
              菩萨低眉,不离金刚怒目,历朝历代,每逢乱世皆有和大规模的和尚参与保家卫国,英勇抗敌乃至牺牲,岂容后世无知之徒肆意抹黑?


              IP属地:河南10楼2019-12-07 10:30
              回复


                IP属地:陕西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20-01-25 15:15
                回复
                  嚒,


                  IP属地:陕西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20-01-25 15: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