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期5-7月。多营巢于次生林和人工林中,也在村镇附近和路边人行道树上营巢,有利用旧巢的习性,有时也利用乌鸦废弃的旧巢。通常置巢于杨树、山丁子树、榆树、幼松树等中等高度的乔木枝权间。巢距地高2-15mm。巢较简单,呈浅盘状或平台状,主要由细的枯枝堆集而成,其间夹杂有草茎、草叶,内垫有苔草、树叶、麻、树皮纤维、牛毛、狍子毛、猪毛等兽毛。雌雄亲鸟共同筑巢,巢的大小为外径17-18cm,内径11-12cm,高20cm,深0-7cm。每窝产卵4-9枚,多为6-7枚。卵为椭圆形,灰色、灰白色、浅绿色或灰绿色,布满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19-21mm×24-28mm,重5.5-7g。雌鸟孵卵,孵化期15±1天。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留巢期19±1天。
灰喜鹊营巢由雌雄二鸟共同进行,由雌鸟孵卵、雌雄亲鸟共同哺育幼鸟。
灰喜鹊在中国北京营巢的树种多为较高的杨树、刺槐等。巢多筑于树冠中上部的主侧枝交叉处,也有一部分巢筑在较低的小侧枝与主干处。巢距地面3~12 m。
灰喜鹊巢的外形呈平台状,微有凹陷,巢外部主要成分为枯树枝、枯杂草、塑料布、墩布条,巢内主要成分为小细枝、麻线、纤维、兽毛、羽毛等。 灰喜鹊每巢平均产卵7粒左右,灰喜鹊的卵产齐之后再进行孵卵,卵的平均重量为5g。
在育雏期观察,当有人上树测雏鸟的体重时,灰喜鹊便发出“喳,喳”的鸣叫声。周围其他的灰喜鹊一起飞来,往往一齐“喳、喳”地叫个不停,说明灰鹊有群栖、种内互助和结群的特性。
在育雏期,亲鸟为保持巢内清洁,雏鸟排泄粪便时,亲鸟常用嘴接住衔于巢外,使雏鸟健壮成长。
灰喜鹊成鸟一般在夏季天刚刚亮时就活动。在育雏时喂鸟时间来看,灰喜鹊成鸟10分钟就要喂幼鸟一次,它的活动范围在方圆3公里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