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二战时代,一个国家的战略实力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个是可靠的人口和农业、这好比一个国家的防御力和“血条”。比如二战时期的苏联,因为人均农业产量有问题。1945年它维持的兵力还不如1945年人口更少的美国。在贫困的地区,二十人养一兵就是极大的负担,如果还要养很多军马的话,就更成问题。而人均农业产量非常丰富,农业机械化水平很高,还有外部殖民条件的地方可以像一战时期的英法一样,八九个人口就养一名现役兵力。
在1941年美国陆军参谋部的计划中,美军动员能力的上限时可以靠1.4亿人口维持1800万军队,如果把加拿大与澳大利亚包括进来,就是2000万兵力。这远多于德国和日本在二战短期维持,并且占领区最大的高峰兵力。
一个是一个国家的工业力与战略资源。1937年,美国拥有全球百分之四十的工业潜力。二战前夕拥有全球三分之二以上的石油产量。1943年,美国在电动工业方面的优势则更大,发电量7倍于苏联或者5倍于1940年战争爆发前的苏联。这意味着美军有充足的工业实力把自身武装到机械化和摩托化的极限,大量服役根本不需要骡马的全驱车辆。只要战线不会被轻易打崩,就能够源源不断的输出火力大规模杀伤对手。
反观欧洲和日本,石油匮乏、农业匮乏在二战时期就已体现的相当明显(冷战是靠西伯利亚的开发和中东格局乃至北海油田的开发才改变了欧洲与西伯利亚乃至亚洲资源贫瘠的面貌的)这背后的原因是美国在资源勘探水平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面。
另外一个,则是军事的运用能力,用政治软实力到战役战术组织能力,乃至战备水平。也就是:资源的实际发挥效率。
如果说美军在这方面相比德日有缺点,也只是与第二个方面抵消,无法和第一个方面抵消。
在1941年美国陆军参谋部的计划中,美军动员能力的上限时可以靠1.4亿人口维持1800万军队,如果把加拿大与澳大利亚包括进来,就是2000万兵力。这远多于德国和日本在二战短期维持,并且占领区最大的高峰兵力。
一个是一个国家的工业力与战略资源。1937年,美国拥有全球百分之四十的工业潜力。二战前夕拥有全球三分之二以上的石油产量。1943年,美国在电动工业方面的优势则更大,发电量7倍于苏联或者5倍于1940年战争爆发前的苏联。这意味着美军有充足的工业实力把自身武装到机械化和摩托化的极限,大量服役根本不需要骡马的全驱车辆。只要战线不会被轻易打崩,就能够源源不断的输出火力大规模杀伤对手。
反观欧洲和日本,石油匮乏、农业匮乏在二战时期就已体现的相当明显(冷战是靠西伯利亚的开发和中东格局乃至北海油田的开发才改变了欧洲与西伯利亚乃至亚洲资源贫瘠的面貌的)这背后的原因是美国在资源勘探水平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面。
另外一个,则是军事的运用能力,用政治软实力到战役战术组织能力,乃至战备水平。也就是:资源的实际发挥效率。
如果说美军在这方面相比德日有缺点,也只是与第二个方面抵消,无法和第一个方面抵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