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吧 关注:252贴子:2,159
  • 3回复贴,共1

历史中的诸葛亮躬耕地——黄权根本不可能建武侯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南阳卧龙岗说支持者提到所谓诸葛亮死后不久,黄权及其族人最先在宛城建武侯祠纪念,由此可以证明宛城卧龙岗是躬耕地!事实真是这样吗?
查遍任何史料都没有发现有关于黄权建武侯祠的丁点记载。南阳卧龙岗说支持者提到此事出自《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
在《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中发现这样一段文字:“侯初亡,所在求为立庙,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于道陌上,后为立庙沔南。事见三国志通鉴。蜀亡,故将如黄权等先已在宛,其他族当多相依,故南阳有侯祠所谓诸葛庵者,意亦道陌私祭之类。”
但是这句话并不是《明嘉靖南阳府志》的正文内容,而是民国三十一年为《明嘉靖南阳府志》作的校注内容,也就是说这是一份近现代民国时期资料,而且在明清两代的南阳府志中都没有发现类似的记载。
《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相关内容
一个1700年来没有任何史料提到、仅民国时期突然冒出来的史料就被南阳卧龙岗奉为至宝。(真的很佩服南阳卧龙岗创造性发现史料的能力,很多史料都在清及以后被“发现”出来。)
民国的资料能不能作为史料呢?当然可以,就好比上世纪70年代南阳市党委出的《诸葛亮小传》、80年代河南省政府出的《河南风物志》、南阳市博物馆的《武侯祠简介》都可以做为做为史料证据一样。
关键是其内容说了什么?先将这段话翻译一下。
【诸葛亮刚死的时候,他在蜀国工作过的地方都要求为诸葛亮建庙祭祀,但是后主刘禅不同意,百姓于是自发的根据时令纷纷在路边、田间私下祭祀诸葛亮。后来蜀国朝庭终于同意在沔南为诸葛亮立庙。这件事可以参见三国志通鉴。蜀亡后,以前投降魏国的蜀国故将如黄权等人先前一直就在宛城驻守,他们的蜀地族人都去投靠,所以南阳宛城地区就有了叫做诸葛庵的武侯祠,实际上就是指类似蜀地这种民间在路边、田间私下祭祀的这类场所。】
首先,我们要重点关注“蜀亡”两个字!“蜀亡”!“蜀亡”!重要的事要说三遍!“蜀亡,故将如黄权等先已在宛,其他族当多相依,故南阳有侯祠所谓诸葛庵者,意亦道陌私祭之类。”
也就是说,是蜀亡以后,原蜀国降将的蜀地族人才去南阳宛城地区投靠他们的。是蜀亡以后,原蜀国降将的蜀地族人前去南阳宛城地区投靠,才把蜀地私祭风俗带到宛城,南阳宛城地区才有了叫诸葛庵的私祭场所。即南阳宛城地区有诸葛庵是在蜀亡之后。根本就不是南阳卧龙岗方面所说的“诸葛亮死后不久”,根本就不是“最先在宛城建武侯祠纪念”!这些都是胡说八道。
那么蜀亡于何时呢?根据《三国志》“景耀六年冬,蜀亡”。景耀六年是公元263年,即蜀亡于公元263年。
那么黄权何时死的呢?根据《三国志》“正始元年…夏四月,车骑将军黄权薨”。正始元年是公元240年。即黄权死于公元240年。
也就是说,黄权死后23年,蜀国才灭亡。我的天啦!黄权死后23年又从坟墓里爬出来为诸葛亮在宛城立庙了!南阳卧龙岗真是个神奇的地方啊,不但能不断创造史料而且还能把死人变活!
其次,从民国这段文字还能看到,刚开始是蜀地人民把诸葛庵这类私祭活动带到南阳宛城地区,根本不是南阳宛城地区当地人在祭祀诸葛亮。
第三,从民国这段文字还能看到,蜀地人民之所以把诸葛庵这类私祭活动带到南阳宛城地区,根本不是因为当地是躬耕地。而仅是因为原蜀国降将驻守在宛城。如果驻守在洛阳,这种私祭活动就会带到洛阳,如果驻守在许昌,这种私祭活动就会带到许昌。
第四、从民国这段文字还能看到,这类私祭活动场所有许多,所以才有“意亦道陌私祭之类”,“之类”就表明该等场所不只一处。根本不是在卧龙岗建武侯祠。
综上可知,根据南阳卧龙岗方面提供的证据竟然发现黄权在死去23年后南阳地区才有武侯祠!由此可见黄权为诸葛亮建祠说法是虚假的!而且这个民国时期才突然冒出的证据也仅说是蜀地人民投靠原蜀国降魏将领,才在宛城建诸葛庵祭祀诸葛亮!这和宛城当地人毫无关系,根本不能证明卧龙岗是躬耕地。
可见,所谓黄权在卧龙岗建武侯祠就是个荒谬的笑话!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2-18 13:45回复
    曹丕也决不会把蜀将黄权封地封在蜀国丞相诸葛亮的老巢,曹丕本来就不放心黄权,还让他去聚众发乱吗?这就犯了权者大忌。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20-03-07 09:47
    回复
      2025-05-17 08:11:26
      广告
      曹丕决不会犯大忌把诸葛亮草庐所在地封给蜀汉降将黄权作为封地
      黄权是最早在南阳卧龙岗建诸葛庵祭祀的人。黄权为诸葛亮修建的祭祀祠的记载:亮初亡,人们怀念其功德,“遂因私祭于道陌上”。
      黄权被迫投魏,并非真心,曹丕处处提防,也不敢重用,黄权在曹魏也直言蜀国待他不薄,而且黄权的儿子及好友均在为蜀汉效力。如果曹丕把封地放在诸葛亮草庐所在地,就会更不放心。一旦黄权睹物思人,生反叛之心,聚义做大,就不好收拾了。这是曹丕最担心的,作为权者,此大忌也。
      所以,曹丕决不会犯大忌把诸葛亮草庐所在地封给蜀汉降将黄权作为封地。
      反而言之,黄权的封地(南阳市卧龙区)也不可能是诸葛亮的草庐之地。


      3楼2020-03-07 19:13
      回复
        “侯初亡,所在求为立庙……蜀亡,故将如黄权等先已在宛,其他族当多相依,故南阳有侯祠所谓诸葛庵者,意亦道陌私祭"。 "蜀亡,……黄权等 先已 ……","先已"是之前"侯初亡"就开始"私祭"诸葛亮了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21-02-16 13: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