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帆战舰吧 关注:10,296贴子:76,609
  • 10回复贴,共1

清代广东最大的海盗舰队兴起与灭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位于高雷廉琼之交的雷州半岛,历史以来古称“天南重地”,海洋围绕。西面为越南(古为安南),南部为琼崖属海南岛,周边靠陆岸聚众多大小岛屿,形势险要,为海盗藏污纳垢之穴巢。清朝时期,珠江出海口外的香港、大屿山、老万山、雷州半岛的硇洲岛、东海岛、田洲岛、涠洲岛,曾经是国内著名的海盗盘踞巢穴。中国第四大岛的东海岛,曾是广东最大海盗首领郑七、郑一的海盗部落据点,是清代广东最大的海盗部落。
古代民众提及东海岛,当骂“东海贼”,即贬指海盗部落群,东海岛是郑一、郑七为首的海盗盘踞基地。当时的广东海盗七帮,其中最大的是红旗帮,帮主是郑一、郑七。海盗帮派中规模最大,力量最强的就是郑一所领主的红旗帮。郑一(郑文显)出生于海盗世家,其堂兄郑跃煌(即巨盗郑七),是清代广东最大的海盗部落。


IP属地:黑龙江1楼2018-02-17 22:57回复
    1 安南西山政权招募中国海盗
    美国学者穆黛安认为刺激中国粤洋海盗活动转型的因素,为越南的西山政权兴起。从十八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西山政权招募中国海盗为其海军,并且授与官阶,从原本只是求生存的临时生计变成职业的活动。
    嘉庆元年(1796年)乌石二(原名麦有金)等人在海康县乌石港率渔民起义、反清廷。这支海上义军、拥众数千,船数百,长期活动于西起北部湾,北至阳江沿海地带,并与郑一、郭学显、张保等组成“五色帮”,在粤闽浙三省沿海抗击清廷官兵。
    嘉庆七年(1802年)安南皇族的阮福映攻入安南河内,掳获光缵皇帝,阮福映受清朝廷册封为王,为嘉隆皇帝。不久,嘉隆皇帝开始着手清剿境内广东海盗。失去西山政权庇护的海盗回到中国,开始为了财富地盘相互攻击,但是他们慢慢发现,互相残杀的结果,只是会让自己更加衰弱,他们意识到最佳的生存局面,唯有结盟,因此广东海盗们开始组织联盟。嘉庆十年(1805年),七名海盗头目一同签署了一份合约,七名海盗头目分别是:郑文显(郑一)、乌石二、郭婆带、郑流唐、吴知青、李相清及梁保,并立了条约条款。


    IP属地:黑龙江2楼2018-02-17 22:58
    回复
      2025-07-25 15:54:4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2 广东最大海盗郑文显
      广东海盗联盟的组织中,签订合约的旗帮主共有七位,其中红旗帮排为首位,海盗联盟中组织最为庞大的为郑文显(郑一)所领导的红旗帮。
      郑一的曾祖父是明郑军官,由福建海澄后居台湾再移广东新安,其父郑连昌是香港一带的海盗首领,郑文显(郑一)自从当了海盗首领之后,迁居广州湾东海村。十八世后期,郑文显与其堂兄郑连煌(郑七,送连福之子),曾经为西山政权效力,纵横广东与越南海域。
      在广东海盗联盟的组织中,签订合约的旗帮主共有七位,其中郑流唐因为在一次与内部的海盗发生争斗,因而半边脸毁容,遂带领部众向清廷投降,实际上海盗联盟组织中只有六个旗帮。各帮用颜色来划分。郑文显是红旗帮帮主,拥有红船600-1000艘,人员2-4万,其下主要首领郑一嫂(郑文显妻子)、张保仔、香山二、郑国华、萧步鳖。麦有金(乌石二)是蓝旗帮帮主,拥有蓝船160艘以上,人员约一万,其下主要首领乌石大、乌石三、杨片容、周添、郑耀章。郭婆带是黑旗帮帮主,拥有黑船100余艘,人约一万,其下主要首领郭就善、王亚三、张日高。梁保是白旗帮帮主,拥白船50余艘,人数不明。吴知青是黄旗帮帮主,人数不明,旗下主要首领李宗潮、游国勤、林阿发。李湘清是绿旗帮帮主,人数不明,旗下主要首领冯联贵。郑流唐是七帮之一,人数不明,投降时随带388人。海盗联盟中组织最为庞大的为郑文显(郑一)所领导的红旗帮,为海盗世家。海盗郑文显与乌石二等曾在广州湾海面击败广东水师,到了嘉庆十二年(1807年)冬,郑文显身故。红旗帮跟海盗联盟的主要首领在郑文显死后,权力转移到其遗孀郑一嫂的手上。


      IP属地:黑龙江3楼2018-02-17 22:58
      回复
        3 郑石氏、张保仔继承红旗帮
        郑文显妻子郑石氏,原名石秀姑,原为广东名妓,1801年被海盗郑文显劫持,并娶其为妻子。
        后来,她成为当时最强权的女海盗船长。最颠峰时期,郑石氏曾掌控一支拥有数百艘船的海盗舰队。在海盗领袖郑文显死后,郑石氏和养子(为郑文显收养的孪童,原为新会昼家仔)张保仔接管郑一属下的红旗帮,人数大约在2至4万人之间。郑石氏较为年轻,他和名义上的养子张保仔保持了事实上的情人关系,二人“名为主仆,暗为夫妻”,他们以香港多处外洋小岛为基地,拥有安南“西山政权”提供的优良装备。时下其装备远远优于清政府武装和缙绅组织的地方武装。
        嘉庆以来,珠江口一带长期有六帮海盗,他们相互之间建立盟约,而联合使他们力量相当强大,连政府押运官盐的船只都得向他们交纳保护费。
        在嘉庆九年到嘉庆十年(1804-1805年)广东水师提督一职三易其人,皆因剿匪不力。女海盗郑石氏和张保仔不择手段地袭击海上大小商渔船只,劫船夺货、绑票勒索,严重地破坏了沿海居民的生产生活及中外往来贸易船只。就绑票勒索来说,不仅绑活人的票,而且还绑死人的票,“发掘绅民坟墓,匿棺勒索银两。”
        各海盗帮会划定海域,向商、渔、盐、米各船勒索“保护费”,连政府的远盐官船,都要购买“盗船免劫票”。海盗行劫,无所不为,无恶不作。


        IP属地:黑龙江4楼2018-02-17 22:59
        回复
          4 张保仔称霸粤海
          海盗张保仔是红旗帮第二代首领,原籍广东新会人,年幼时随父母出海捕鱼,后被海盗郑文显(郑一)掳掠,并作为养子,15岁加入郑文显带领的海盗团伙,长大后跟随郑文显练得一身好武功。郑文显死后,海盗们推举郑一嫂为首领,而郑文显妻子郑一嫂却爱上张保仔,最后张保仔做了船长。早期郑一嫂、张保仔率领的红旗帮在粤西海面抢劫越货,后扩展到珠江口,甚至称霸珠三角洲地区。最强盛时期拥有大船800艘、小船1000多艘,聚众达10万人。最初,张保仔的红旗帮由东海岛转移到台山上川岛为根据地,劫夺了许多清廷的进宝船和过往的外国商船,截获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张保仔将这些财宝分为三份:天、地、人各一份,天一份用于资助当地贫民;地一份挖地为牢隐藏起来,以应急需;人一份颁奖有功将士。这些金银财宝张保仔花不光用不完,其根据地上川岛理所当然成了主要藏宝区。张宝仔的藏宝地点都记在手抄本上,但手抄本失传已久,连副本也只是口头流传,大海盗张保仔的藏宝数量至今还是一个谜。
          后来张保仔率领红旗帮便以香港岛为根据地、开荒生产,标榜自己为“郑成功第二”。还常与海外华侨往来,使当时荒凉的香港兴旺起来,居民达20多万。这是海盗红旗帮首领郑文显死后,郑一嫂与张保仔率领的红旗帮从粤西转移到香港岛后,最早开发香港,使它成为一个闻名海内外的贸易重镇。香港地区至今还有不少张保仔活动的遗迹。


          IP属地:黑龙江5楼2018-02-17 22:59
          回复
            5 清廷招安 郑、张受降
            在粤西沿海的海盗集团中,有一个头目叫郭婆带,是黑旗帮,拥有海盗船100多艘。此人在嘉庆十四年十二月向两广总督张百龄请降,获得官封把督(正七品武职)。此时,红旗帮的郑一嫂厌倦了那种浮家泛宅的海上生涯。当她知道这宗事后动了“官”念,与张保仔商量接受“招安”,使人扬言“愿降”,并让在澳门行医的周飞熊医生去做说客。总督听后大喜,亲自率领随员,直赴张保仔的船上谈判。
            嘉庆十五年(1810年)五月,两广总督百龄和广东巡抚韩封,首先用“招安”方法诱降张保仔及郑石氏(郑一嫂)等人的队伍后,命令提督童镇升、总兵黄飞鹏率领水师船百余艘,由张保仔引路,到琼州追剿乌石二船队。清廷水师在琼州海面与乌石二、符九家等船队相遇,乌石二等人被张保仔用计诱入雷州双溪港,陷入清军包围圈,经奋战无法突破重围,终于失败。乌石二被张保仔擒获,与符九家等被杀害。至此有船近千艘,拥众2万余人的抗清队伍被镇压下去。
            嘉庆十五年,清廷不费一兵一卒,接收了大船二百七十只,部众一万六千,妇孺五千,刀枪七千把,火炮一千二百门。郑石氏等率领1.6万名部众向朝廷投降,被清政府授为千总。郑石氏投降后,红旗帮留在香港和东南亚的海盗追随者就有6-7万人,大小船只千余艘,不肯归附。而张保仔又引官兵到处进剿五色帮,他们走投无路,纷纷扬帆奔向菲律宾、北婆里洲、马来西亚等地。


            IP属地:黑龙江6楼2018-02-17 23:00
            回复
              最大的海盗?皇家海军不服。
              最大的女海盗?英女王不服。


              IP属地:湖南8楼2019-08-20 16:25
              回复
                万事敌不过一个官字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7-04 08: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