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
这是期中考试考场上的一篇应试文,得分是58分,应是极高的分数。
也正是这篇文章给了我135的语文分,一举拿到了全校第三。我估计着这是我整个高中最好的一次语文成绩了。而后我的厉害也被大家终于所知道,一下子蜕变成了语文大佬。当然于现在的我而言这些都是狗屁,也不乏很多仍然认为我的文章是“放屁”之类的,我也不是很计较他们。毕竟怀着一颗敬畏之心,是成功的必备要素。就像老王说的那样,虽然我很不喜欢某些人模仿着我的论调,但是的确取得了好成绩。相反总是自以为是就只能一次比一次惨。
上面发了一些牢骚,因为这篇文章可以说意义重大啊。当时我知道135时,其实并不认为我作文到底有多好。语文课上课前给敏之拜读,他也没有说什么,看得出来不怎么样,但就是58分。我一直怀疑是许奶奶改到我的卷子认出了我的字,但是后来才得知那个周末她根本不在学校。才有了语文的自信。从此之后文风的转变,乃至于三观与思想性格的改变,都与这有着密切的关系。后面的好文章,也都是来源于这次的成功得来的自信。
题目很水啊,是滑出来的,最后实在不知道写什么了,就安了这个上去,后来为人诟病。整篇文章不是议论文,更像是杂文,全篇没有一个现代考场文似的论据,写下来很潇洒,一气呵成,文风也很统一。受了鲁迅的影响很大,最后一段更是明目张胆地盗用他的话,还盗用一段,可以说是某种别出心裁吧。
我上去朗读完了之后,敏之下来说,听你读着倒还有点味道。后来翻看到这篇文,每每读到第四段最后,心里就涌起一股激愤之情,这真是当时写下这些话的我万万没想到的。比喻与作用都很自如得当,就是感觉前面的几段怎么说有点不成熟。甚至于有些偏颇。“其乐融融”这个词现在读来,甚至感觉是用错了。
结尾处的AB共存以及化用鲁迅可以说是一个亮点。当然,文章里面很多不得当的地方,我都没有删改。一是为了尊重原文,考场时间有限,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二来也是作为借鉴。
最后附上作文的草稿。试卷原文发在我吧里的文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