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村子只有2~3户人家居住。在空置的房屋里,衣服、农具,仍然如人安住时的习惯安放。仿佛,老房在等待外出干活的人归来;仿佛,这一切只是一个梦,一个关于等待的梦!
昨儿,我和爱人骑着老爸的破旧摩托车,到遥远的“天上坪”去游玩。本想着去看看伯伯家大姐的老房,没成想,却偶遇一座“空村”。
(“天上坪”是一村名,意为偏远的村子,像在遥远的天上一样。)
我们沿着这样的土路一路向下,偶然间,见到路旁一个村子。从上面看,房屋紧凑有致,很热闹的样子,我们决定下车一看。
消亡的房屋:
近前,才发现,这是一个典型的土家房屋:木制、瓦屋顶、吊脚楼。
我和爱人完全被它的静谧、古朴之美给迷住了!只是,这些房屋虽然结构完好,样式精美,却闲置了。
角落处处能见之前人们生活的痕迹:
长草了的喂猪的食槽。
祭拜神灵的小神龛。
朽败的房屋:
看着这些静默的、枯败的房屋,不禁感慨万千!以前,它们也曾热闹、温馨,现在,却只剩满地落寞!
落寞的土地:
在恩施,土地本就稀有:可耕种的地,大多是从石头旮旯里扒出来的。土质多为沙土、少有黄土。
记得少时种地,深挖两锄头,就见到土底下的石板了。所以,谁家要是有黄土,那是罕有的沃土呀!
虽然土地难得,但祖祖辈辈辛勤劳作,却也足够生活。
而今,大片土地荒芜,闲置:
只因,城市生活的便捷,让青壮年纷纷涌入城市生活。即使从事最底层的劳动,挣着不多的工资,也愿意生活在城镇。
农村人的集体大逃亡: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在县城买房安了家。买不起房的,租房也要生活在城里。哪怕60多岁了,去城里打工,一个月1400-1500元的工资,也乐意。更有不少50-60岁的老人,筹划着打工攒钱买房,只为一圆都市生活梦。
听三奶奶说,在小学旁的一个村子,只有4位老人居住!这是何等落寞啊!
在本人老家,生存方式有4种:
没怎么上学的青壮年,建设祖国第一线:主要方式为:外出打工,男的大多做建筑工人、装卸工、洗车工、搬家工...好一点的可以做包工头;女的,主要进花厂、服装厂,或者学化妆、美容。总之,奋斗在建设祖国的最前线。
通过上大学实现逃离:女生通过上大学实现远嫁。仅笔者同学,就纷纷远嫁云南、四川、惠州、甘肃、山东、黑龙江......男生呢?娶媳妇是个问题:好大学毕业,可以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从而娶上媳妇成家。大多选择做人民教师,仅笔者中学同学,就有近30名同学选择做老师,这个比例是相当之高了。没上大学的,出去基本还是洗车工、理发师等底层工人,即使长相再好,也难成家。笔者妈妈告诉笔者,与笔者同龄但未婚的男性,那是一堆堆呀!
中年男女,在县城做苦力谋生计:无文化、无技术,因此只能做最底层的工作:搬卸工、洗碗工...推板车、上吊架。基本你能想到的最苦最累的活儿,都被他们承包了。一家人挤住在30平的出租屋,也不愿回老家住宽敞的木房子种地。
留守老人:这是最朴实的一拨土地人,也是距离现代社会最远的一拨人。他们对土地有深厚的感情,不愿舍弃;同时,也难以适应城市生活与节奏,于是仍然选择留守乡村,谱写着个体农耕的最后挽歌...
随着第三,四类人的老去,农村将失去它最后的生机与活力,进入彻底的消亡。就像文中老朽的土家木屋一样,静默地死去,再难焕发生机!
一个等待的梦:
偶遇“空村”有感,整个村落房屋建筑完好,结构静谧而美。然而,房子空置腐朽,整个村子只有2~3户人家居住。在空置的房屋,衣服、农具,仍然如人安住时的习惯安放。仿佛,老房在等待外出干活的人归来;仿佛,这一切只是一个梦,一个关于等待的梦...
那是一个团圆的期望,
闹哄哄、热腾腾,
谈笑呼号,高楼拔地起。
青松翠柏几变换,儿女各自把家还。
亲朋好友远道来,道贺家庭添成员。
笑嘻嘻、哭涕涕,把酒言欢!
转眼间,儿孙外出上学堂,
只留老人守空房。
霓虹马龙俱是儿孙心头爱,
老房老人老田老牛老来生活难。
而如今,
欢声笑语应犹在,
徒留老房成泥殇......
观老房有感,赋诗一首,以记。
最后,祝愿所有的山村农民,都能拥有更好的生活!也祝愿土地的等待不只是一场梦!
昨儿,我和爱人骑着老爸的破旧摩托车,到遥远的“天上坪”去游玩。本想着去看看伯伯家大姐的老房,没成想,却偶遇一座“空村”。
(“天上坪”是一村名,意为偏远的村子,像在遥远的天上一样。)
我们沿着这样的土路一路向下,偶然间,见到路旁一个村子。从上面看,房屋紧凑有致,很热闹的样子,我们决定下车一看。
消亡的房屋:
近前,才发现,这是一个典型的土家房屋:木制、瓦屋顶、吊脚楼。
我和爱人完全被它的静谧、古朴之美给迷住了!只是,这些房屋虽然结构完好,样式精美,却闲置了。
角落处处能见之前人们生活的痕迹:
长草了的喂猪的食槽。
祭拜神灵的小神龛。
朽败的房屋:
看着这些静默的、枯败的房屋,不禁感慨万千!以前,它们也曾热闹、温馨,现在,却只剩满地落寞!
落寞的土地:
在恩施,土地本就稀有:可耕种的地,大多是从石头旮旯里扒出来的。土质多为沙土、少有黄土。
记得少时种地,深挖两锄头,就见到土底下的石板了。所以,谁家要是有黄土,那是罕有的沃土呀!
虽然土地难得,但祖祖辈辈辛勤劳作,却也足够生活。
而今,大片土地荒芜,闲置:
只因,城市生活的便捷,让青壮年纷纷涌入城市生活。即使从事最底层的劳动,挣着不多的工资,也愿意生活在城镇。
农村人的集体大逃亡: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在县城买房安了家。买不起房的,租房也要生活在城里。哪怕60多岁了,去城里打工,一个月1400-1500元的工资,也乐意。更有不少50-60岁的老人,筹划着打工攒钱买房,只为一圆都市生活梦。
听三奶奶说,在小学旁的一个村子,只有4位老人居住!这是何等落寞啊!
在本人老家,生存方式有4种:
没怎么上学的青壮年,建设祖国第一线:主要方式为:外出打工,男的大多做建筑工人、装卸工、洗车工、搬家工...好一点的可以做包工头;女的,主要进花厂、服装厂,或者学化妆、美容。总之,奋斗在建设祖国的最前线。
通过上大学实现逃离:女生通过上大学实现远嫁。仅笔者同学,就纷纷远嫁云南、四川、惠州、甘肃、山东、黑龙江......男生呢?娶媳妇是个问题:好大学毕业,可以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从而娶上媳妇成家。大多选择做人民教师,仅笔者中学同学,就有近30名同学选择做老师,这个比例是相当之高了。没上大学的,出去基本还是洗车工、理发师等底层工人,即使长相再好,也难成家。笔者妈妈告诉笔者,与笔者同龄但未婚的男性,那是一堆堆呀!
中年男女,在县城做苦力谋生计:无文化、无技术,因此只能做最底层的工作:搬卸工、洗碗工...推板车、上吊架。基本你能想到的最苦最累的活儿,都被他们承包了。一家人挤住在30平的出租屋,也不愿回老家住宽敞的木房子种地。
留守老人:这是最朴实的一拨土地人,也是距离现代社会最远的一拨人。他们对土地有深厚的感情,不愿舍弃;同时,也难以适应城市生活与节奏,于是仍然选择留守乡村,谱写着个体农耕的最后挽歌...
随着第三,四类人的老去,农村将失去它最后的生机与活力,进入彻底的消亡。就像文中老朽的土家木屋一样,静默地死去,再难焕发生机!
一个等待的梦:
偶遇“空村”有感,整个村落房屋建筑完好,结构静谧而美。然而,房子空置腐朽,整个村子只有2~3户人家居住。在空置的房屋,衣服、农具,仍然如人安住时的习惯安放。仿佛,老房在等待外出干活的人归来;仿佛,这一切只是一个梦,一个关于等待的梦...
那是一个团圆的期望,
闹哄哄、热腾腾,
谈笑呼号,高楼拔地起。
青松翠柏几变换,儿女各自把家还。
亲朋好友远道来,道贺家庭添成员。
笑嘻嘻、哭涕涕,把酒言欢!
转眼间,儿孙外出上学堂,
只留老人守空房。
霓虹马龙俱是儿孙心头爱,
老房老人老田老牛老来生活难。
而如今,
欢声笑语应犹在,
徒留老房成泥殇......
观老房有感,赋诗一首,以记。
最后,祝愿所有的山村农民,都能拥有更好的生活!也祝愿土地的等待不只是一场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