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味道
味道是指通过我们的味觉辨别出来的酸、甜、苦、咸。味觉的感受器是分布在舌背面、舌尖、舌两侧上的味蕾。以及口腔的颚、咽也有少量分布。我们喝咖啡时,咖啡入口后所有的感官神经末端会同时对甜、咸、酸和苦味作出反应。对于很多刚开始接触单品咖啡的咖友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苦,咖啡中的苦味来源是绿原酸内酯,烘焙过程中是由绿原酸分解成绿原酸内酯,适度烘焙的咖啡豆应该是温和的苦味。然而,再继续烘焙的结果是绿原酸内酯分解为苯基磷丹,这时是强有力的苦味,带有强烈涩感。因此,深度烘焙的咖啡豆是刻意营造苦味,比如在芦老师咖啡中大受客户欢迎的曼特宁。

其次,我们的味蕾对各种味道的敏感程度不同,人类分辨苦味的本领最高,其次是酸味、咸味,而甜味是最差的。苦味或许好多咖友不太喜欢,会选择加糖加奶掩盖,但是你不真正体味一杯咖啡原始的苦味,很难真正了解一杯咖啡。咖啡生豆中含极微量的苦味成分,是由烘焙过程中纤维物质的焦糖化及炭化反应产生,苦味对咖啡味道具有象征意义。咖啡味道品鉴还需注意,先喝口冰水完成口腔清洁。咖啡从热到凉的过程风味会变化,原因之一是咖啡中的单宁酸很容易在冷却的过程中起变化,使口味变酸,另外是咖啡温度影响味蕾的感知,所以咖啡要趁热开始喝。
在芦老师咖啡的学习过程中发现许多咖友都不喜欢咖啡中有酸,喜欢很醇厚甚至口味较强的咖啡,认为这样才够劲儿。但如果你想更完全的品味一杯咖啡,它入门的钥匙则是认识咖啡中的酸。然而不是越酸的咖啡就越好,咖啡中的甜和酸类物质是咖啡风味复杂程度的物质组成部分。有些咖啡酸度很高,很咂嘴,在专业杯测中我们依然给它很低的分数,有些咖啡中虽带酸,但是是甜中带酸那种很舒服很圆润的酸,我们会给它高分。比如肯尼亚AA中上扬的香气,明亮的酸质,莓果风味十足,口感圆润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