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1月16日,长春市食药监局食品稽查分局在长春地利农副产品有限公司52号大厅查获问题提拉米苏233箱。这些提拉米苏没有中文标签,它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及保质期都不知道。这里的商家按照40元一箱的价格销售,一箱内有5盒,到了市场和商店每盒售价高达20余元

提拉米苏是一种源于意大利的食品,深受百姓喜爱。近日,长春市食药监局食品稽查分局工作人员在日常走访中发现,长春市内不少超市和水果店出售的提拉米苏食品,不仅没有中文标识,而且销售者也提供不出产品的进出口海关凭证等。执法人员利用半个月时间顺藤摸瓜,终于找到了长春地利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在多个档口一举查获不合格提拉米苏233箱。

“不清楚从哪儿进的货,我是送货的,给精品店还有小商贩送货,老板不在店里,具体情况不清楚……”档口内,一名身着蓝色工作服的年轻男子始终支支吾吾。“这个‘提拉米苏’的成分我们不熟悉,它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及保质期都不知道。”一名执法人员随手拿出一块独立包装的“提拉米苏”,在手里反复掂量着看了数遍也没发现一个中文标识。

长春大学一名俄语教师表示,通过翻译部分清晰文字,一些“提拉米苏”的包装盒注明的的确为俄文,并且可从单独包装上翻译出:依琳娜食品贸易公司。该名教师有多年翻译俄罗斯文学作品的经验,初步判定,这些“提拉米苏”来源于一个民间作坊,而“依琳娜”很可能是一个人名。“从提供的现有文字中没有发现公司的厂址、电话,也确定不了食品的来源。俄罗斯的商品,即使一块糖果的糖纸上也会标明厂家、地址、电话等相关信息。”

执法人员已将有问题的提拉米苏查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