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吧 关注:268,043贴子:30,341,569

【年味】 灵狗兆瑞,盛世飞扬十万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幸福同行



IP属地:江苏1楼2018-01-31 20:05回复
    【简介】
    (1)民间习俗(含大纲版)
    (2)部分习俗详解
    (3)清宫过年习俗
    (4)古代风俗百图
    ;没什么前后轻重关系,一点收集的资料,更新很慢...


    IP属地:江苏2楼2018-01-31 20:07
    回复
      2025-07-25 15:43:5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


      IP属地:江苏3楼2018-01-31 20:27
      回复
        ①“除夕黎明打粪堆,一任灰尘满院飞。但求万事如吾愿,定放汝向彭泽归。”
        《录异记》云:“有商人区明者,过彭泽湖,有车马出,自称青湖君,要明过家,厚礼之。问何所须。有人教明:‘但乞如愿 ’及问,以此言答。青湖君甚惜如愿,不得已许之,乃其婢也。青湖君语明曰:‘君领取至家,如要物,但就如愿,所须皆得。’自尔商人或有所求,如愿并为即得。数年遂大富。后至正旦,如愿起晚,商人以杖打之,如愿 (以头钻) 走入粪中,渐没失所。商人以杖打粪扫,唤如愿,竟不还也。
        今北人,正月十五 (正旦) 夜,立于粪扫边,令人执杖打粪堆云云,以答假痛,又以细绳系偶人,投粪扫中,云令如愿,意者亦为如愿故事耳。”
        《荆楚岁时记》云:元日“又以钱贯系杖脚,回以投粪扫上,云令如愿。”
        南宋范成大《打灰堆词》云在元旦黎明前打灰堆:“除夜将阑晓星烂,粪扫堆头打如愿。”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2-01 23:37
        回复
          ②“除夕悦民夜禁开,儿童结队提灯来。沿街穿巷呼贱价,嫌取翁媪买痴呆。”
          宋时吴中民俗,除夕小儿绕街呼叫:“卖汝痴!卖汝呆!”意谓将痴呆转移给别人。
          世传吴人多呆,故儿辈讳之,欲贾其余,益可笑。
          南宋范成大《卖痴呆词》:“除夕更,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招人卖。栎翁块坐重帘下,独要买添令问价。儿云翁卖不须钱,奉赊痴呆千百年!”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2-01 23:37
          回复
            ③“夫君远宦盼回程,跪拜灶前点香灯。怀中抱镜藏门候,闻人初言细品评。”
            镜听。
            《月令萃编》:“元旦之夕,洒扫,置香灯于灶门,注水满铛,置勺于水,虔礼拜祝。拨勺使旋,随柄所指之方,抱镜出门,密听人言,第一句便是卜者之兆。”描写了当时的习俗行为,就是在除夕或岁首的夜里抱着镜子偷听路人的无意之言,以此来占卜吉凶祸福。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02-01 23:38
            回复
              ④“年年晦日送穷神,柳车草船载出门。沥酒再拜早离去;老穷方走新穷临。”
              正月初六是“穷气送出门”,是我国古代从宫里传到民间的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
              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又称“穷子”。
              韩愈《送穷文》中,提到要为穷鬼“结柳作车,引帆上墙。”这就是说,送穷时既要为“穷鬼”准备下象征性的车船,还要给“穷鬼”带上干粮。有的地方还有“以芭蕉船送穷”的做法。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02-01 23:39
              回复
                ⑤“丰年高跷扮秧歌,水浒英雄摹演多。文武两班分丑俊,挥扇敲鼓打手锣。”
                清代高跷,俗称秧歌。
                较早组成的内容,系表现《水浒》男女英雄人物;分丑、俊两班;以执器来分,则左棒武松,右棒张清,渔翁阮小二,樵夫石秀,丑鼓时迁,俊鼓杨雄,丑锣顾大嫂,俊锣孙二娘,丑扇王英,俊扇扈三娘。其后加入青蛇、白蛇、许仙、丑婆、傻儿等。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02-01 23:40
                回复
                  2025-07-25 15:37:5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2)
                  清宫过年习俗
                  一、皇帝开笔书福
                  清朝皇帝开笔书写“福”字,开始于康熙朝,到年节时,康熙帝开笔书“福”,赏赐大臣和内值人员。以后逐渐成为定例,并定于每年腊月初一开笔书福。
                  乾隆十七年以后,皇帝开笔书“福”前,先到阐福寺拈香,然后回重华宫的漱芳斋书“福”。
                  书写第一个“福”字时,用康熙用过的御笔,上面刻着“赐福苍生”四字。《国朝宫史》记载,“皇帝以‘赐福苍生笔赐’书‘福’字十余福贴各宫。”
                  “十五、六等日,召御前大臣、侍卫至重华宫;二十六、七等日召诸王大臣、内廷翰林等至乾清宫,赐‘福’字。”
                  当面领赐“福”字的亲王、郡王、御前大臣等,以次跪到皇帝的书案前,亲自看着皇帝把字写好,然后叩首谢恩,尾随捧着皇帝赏赐“福”字的两名太监退出。赐“福”字时,也有另赐给“寿”字的,还有加赐四字吉祥语的,如“宜春迎祥”、“一年康泰”等,但这些只有亲近的大臣才能得到。
                  大臣也以得到皇帝赏赐的“福”字为荣,如探花出身的王际华,为官三十一年,得到皇帝赏赐的“福”字二十四幅,后来自己加以装表,悬挂府中,并取名“二十四福堂”,以示得到皇帝恩宠。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02-07 19:56
                  收起回复
                    三、祭灶神
                    灶神又称灶君,民间又叫灶王爷,据说腊月二十三这一天,灶王爷要升天,祭灶的目的就是让他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
                    本地有“二十三,糖果粘”的谚语,意思是这一天用糖果粘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在玉帝面前说不了坏话。
                    清代宫廷每年于腊月二十三这天在皇后的正宫——坤宁宫煮祭肉的大灶前祭灶神。祭祀时备香案,设供品32种及黄羊一只,另有奉天内务府进贡的麦芽糖,皇帝、皇后都要亲自到灶神前拈香行礼。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8-02-07 19:59
                    回复
                      四、进春帖子
                      每年立春之前,南书房翰林等都要向皇帝进春帖子词。
                      当年立春的,在二十日以前呈进;新年立春的,在二十日以后呈进。然后交给懋勤殿首领太监恭呈御览后,陈设在乾清宫西暖阁温室内案上,将旧的春帖子词换出收贮于懋勤殿。
                      所谓春帖子,就是这些官员呈进的黄色小折子,上面写着五言或七言绝句。
                      起初,对所进春帖子的诗没有规定,乾隆二十五年(1760),才将春帖子定为五绝一首,七绝两首。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8-02-07 19:59
                      回复
                        五、放爆竹
                        皇宫平时不允许燃放烟花爆竹,宫殿建筑多用木料,怕引起火灾。
                        但过年时例外。
                        过年燃放爆竹从腊月十七日开禁,道光丙戌年改为腊月十九日。腊月二十四日以后,皇帝出宫,每过一门,内监都要放一枚爆竹,入宫时也要燃放。
                        听到爆竹声,内值大臣就大体知道皇帝轿子的远近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8-02-07 20:00
                        回复
                          六、安设天灯、万寿灯
                          腊月二十四日,在乾清宫左右丹陛上安设万寿灯两座,丹陛下面左右安设天灯两座。
                          从这天起,天灯每晚都要上灯,一直到二月三日为止。万寿灯的灯柱为盘龙楠木,灯柱呈八面形,每个灯柱上悬挂万寿宝联八幅,共十六幅。
                          除夕,在皇帝升保和殿筵宴时,总管内务府大臣率领人员从乾清门进入,把万寿灯柱的宝联收起,同时安设五色八角圆灯。
                          除夕这天,在两廊及甬道的石栏上也要装灯,这天晚上及元旦、正月十一、十四、十五、十六等日,两廊及甬道都要上灯,直到正月十八日撤灯。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8-02-07 20:00
                          回复
                            七、贴春联、挂门神、张挂宫训图
                            清宫的春联与现在流行的不同,因为满族崇尚白色,所以清宫的春联都是以白绢书写,外包蓝边,内镶红条。
                            每年腊月二十六日开始在各处楹柱和门户上张贴,到第二年的二月初三再摘下收起。挂门神是为了祛鬼镇邪,门神上最初画的是神荼、郁垒,从唐朝以后改为秦叔宝和尉迟敬德。
                            据《宫女谈往录》老宫女回忆,也有用《封神演义》中哼哈二将即陈奇和郑伦的。
                            据《国朝宫史》记载:每岁十二月二十六日张挂春联、门神,先期,工部奏闻。
                            至日,外朝三大殿等处,工部、内务府官员督同匠役人等张挂。其内廷等处,由门神库太监先期报知宫殿监,宫殿监传齐营造司首领太监舆进。
                            先自乾清门、乾清宫以及各门各宫等处验明左右,敬谨张挂。
                            次年二月初三日仍传营造司太监等收入,交门神库太监领回收贮。
                            在挂春联、门神的同时,东西六宫太监首领将各宫钦定宫训图“敬谨张挂”,到第二年收门神时再一并摘下收藏起来。
                            十二份宫训图都画有宣扬封建美德的古代后宫故事,无非教育后宫嫔妃遵守妇道、恪守三纲五常。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8-02-07 20:02
                            回复
                              2025-07-25 15:31:5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十二宫宫训图:
                              分别为:
                              景仁宫为燕姞梦兰图;
                              承乾宫为徐妃直谏图;
                              钟粹宫为许后奉案图;
                              延禧宫为曹后重农图;
                              永和宫为樊姬谏猎图;
                              景阳宫为马后练衣图;
                              永寿宫为班姬辞辇图;
                              翊坤宫为昭容评诗图;
                              储秀宫为西陵教蚕图;
                              启祥宫为姜后脱簪图;
                              长春宫为太姒诲子图;
                              咸福宫为婕妤当熊图。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8-02-07 20: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