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清宫过年习俗
一、皇帝开笔书福
清朝皇帝开笔书写“福”字,开始于康熙朝,到年节时,康熙帝开笔书“福”,赏赐大臣和内值人员。以后逐渐成为定例,并定于每年腊月初一开笔书福。
乾隆十七年以后,皇帝开笔书“福”前,先到阐福寺拈香,然后回重华宫的漱芳斋书“福”。
书写第一个“福”字时,用康熙用过的御笔,上面刻着“赐福苍生”四字。《国朝宫史》记载,“皇帝以‘赐福苍生笔赐’书‘福’字十余福贴各宫。”
“十五、六等日,召御前大臣、侍卫至重华宫;二十六、七等日召诸王大臣、内廷翰林等至乾清宫,赐‘福’字。”
当面领赐“福”字的亲王、郡王、御前大臣等,以次跪到皇帝的书案前,亲自看着皇帝把字写好,然后叩首谢恩,尾随捧着皇帝赏赐“福”字的两名太监退出。赐“福”字时,也有另赐给“寿”字的,还有加赐四字吉祥语的,如“宜春迎祥”、“一年康泰”等,但这些只有亲近的大臣才能得到。
大臣也以得到皇帝赏赐的“福”字为荣,如探花出身的王际华,为官三十一年,得到皇帝赏赐的“福”字二十四幅,后来自己加以装表,悬挂府中,并取名“二十四福堂”,以示得到皇帝恩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