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呀!再来呀!”这是晓福拿到2008残奥赛场上第一块金牌时,在心里对对手说的话。这一天,晓福一雪前次之耻,在男子100米自由泳S8级决赛中成功上演“王子复仇记”。而前一次,他对自己说:等着吧,下次一定干掉你。
刚进队时,晓福由于从未接触过水,与队友差距非常大。教练也总刺激他:“你看别人,游得跟飞一样,你呢?”晓福没有回话,只在心里对教练说了两个字:等着。
果然,晓福迅速超越同级别的队友,甚至在与残疾程度更低的队友比赛时也常常能拿第一。在教练对他训练不满而板着脸、队友开始嘲笑他“昙花一现”的时候,咽不下这口气的晓福在心里说:事实会证明一切。又投入了紧张的训练之中。
王晓福努力的拼搏、坚强的毅力、罕见的天赋也让他在雅典残奥会独得3金后又收获了更多:2006年世界游泳锦标赛破5项世界纪录;2007年的全国残运会在昆明举行,参加9项角逐的王晓福一口气连夺9金,让全世界媒体都张大了嘴巴。2008年北京残奥会,晓福作为中国残奥代表队的旗手出战,获得2金2银2铜、两破记录、两次犯规的成绩。虽然不圆满,但他说:“失败带给我的触动远比金牌要大。”
放眼未来 伦敦奥运九金梦 期待完美
游泳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热爱泳池。我也追求完美,2012年,肯定干下伦敦,我希望多拿金牌,最好所有参与的项目都能拿到金牌。(晓福语)
“首先要干下伦敦,等我不能游泳的时候再开个公司,酒店类的,要包括餐饮和住宿……”这就是简单的晓福描绘的未来的蓝图。他的愿望很简单,家人幸福、快乐、生活无忧,自己有饭吃,能做自己喜欢的事。
王家超:从逆境中挣扎启程
“我在飞机上看到一个山洞,我敢打赌,肯定是这个!”从机场回来的车上,每见到一个隧道,王家超总会激动地这样和我们说。顽皮的家超丝毫都不像一个13岁就打破过世界记录,北京残奥会夺得二银一铜的残奥英雄。
心比天高 命比纸薄 死神又怎奈我何
当命运对他不公时,他横竖没说一句话,只在心里告诉自己:不要让人瞧不起……他就像是一匹野马,遇上了伯乐,就快乐地奔跑起来;不能瞬间驰骋千里,却一步一步地到达了世界的峰顶。
1995年5月24日,长得虎头虎脑、大眼睛、双眼皮、高鼻梁,一笑脸腮上就现出两个小酒窝、人见人爱的王家超还是一个不满4岁的顽皮孩童。那天他和小伙伴一起在外玩耍,活泼好动的小家超好奇地爬上支放变压器的石台阶,用左手触摸变压器,只听“叭”的一声巨响,附近干活的村民们只见一个孩子从变压器旁摔了下来,一股肉体被烧焦的味道立刻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小家超左手、腹部、大腿都已经被大面积烧焦,被村民发现时已无一点声息,村民们甚至以为他当时便已“魂归西天”。幸运的是这个倔强的小生命连死神都奈他不何,不一会,自己苏醒过来的家超放声大哭起来……
被选进泳队后,王家超清楚地明白自己的弱势:个子矮。如今还不到167cm的他经常一入水就被高个的队员拉开3、4米,于是家超开始主攻长距离项目。在游泳界,400米以上的长距离项目最苦、最累、最难、消耗体力特别大,人称牛马项目,而王家超却认准了这个牛马项目。家超的训练平均每天都是15公里以上,在超强度、大运动量训练后,他的身体常常出现的呕吐、腹泻、痉挛等等不良反应,然而在一年365天的训练中,家超从不向人诉苦。即使到自己身体动不了的时候,他还在心里告诉自己:赶快努力,赶快拼命,一定要为自己争口气。
初露锋芒 人见人爱 少年英雄受拥戴
我之所以能乐观地、面带微笑地直面自己残缺的左臂和全身的伤疤,因为我生来就是乐观主义者,这些,没什么好在乎的。(家超语)
2008年北京残奥会比赛中,王家超完全省略了常规的稳住速度,保持体力,最后冲刺的过程,全程都以冲刺的速度拼博。他初生牛犊不畏虎,在男子200米混合泳SM8级决赛中越战越勇,别人大个手划一下,他就划二、三下。不到20米,家超就把入水时被拉下的距离追了上来,再过20米,家超开始一个一个超越对手,等那些大个子对手反映过来,夺得银牌的家超早就退掉密封眼罩,乐哈哈地立在终点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