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c8575fb8da1373f0f53f6f97940e4b8b/1ceb077b02087bf413c5902af9d3572c10dfcf42.jpg)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b75f23e078f082022d9291377bfafb8a/0b050f087bf40ad178cd00205c2c11dfa8ecce42.jpg)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ca07810389025aafd3327ec3cbecab8d/037676f40ad162d9e9c7a5df1adfa9ec8b13cd42.jpg)
“给猪喂食,给圈舍消毒,清理圈舍粪便……”走进牛郎镇矮红村瓢田坝组的松桃自治县亚丰养殖专业合作社,你总能看见一个穿着饲养员服装忙碌姑娘的身影。而她,就是来自省城贵阳的张亚群。
初次见面,勤劳热情的她很难与城市姑娘联系起来。毕业于贵阳中医学院的女大学生张亚群,曾是贵铝医院一名护士,从2010年至今,扎根偏僻的牛郎镇矮红村,帮扶有想法的年轻人创业,资助贫困群众,引领群众脱贫致富。现走进矮红村,总能听到群众称赞、感激张亚群的话语。
是什么原因让这位美丽的城市女孩扎根偏远的苗乡发展产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近日,笔者对张亚群进行了采访。
据张亚群介绍,2009年一次偶然机会,她与朋友到松桃自治县牛郎镇游玩,发现矮红村生态植被保存完好,是个天然养殖牧场,再加上当地村民纯朴、善良,于是她决定在那儿带领群众发展羊、牛、猪等养殖产业,改变群众落后生产、贫苦生活面貌,共同走上致富路。
思路决定出路。看准商机的张亚群,于2009年在山东省梁山东盛养殖场实地跟班学习10个月养殖技术;2010年,她申报专业合作社,采用“基地 农户”模式,自己占51%、村民占49%股份,以“合作带动,农户种养、统一回收”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式,带领群众走科学养殖脱贫致富之路。
在合作社里,张亚群带领群众养过牛、羊,发展过种植,最终确定养殖发展见效快的良种能繁母猪。
如今,张亚群已成为矮红村最大的养殖户。现养殖良种能繁母猪141头,年出栏仔猪2800余头。带动全村20余户100余人脱贫。此外,她还建有优质牧草示范基地一个,种有优质牧草300余亩。
张亚群还经常走村窜寨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帮扶一些有想法的年轻人创业。
龙通茂就是受到张亚群资助成功创业的群众之一。据了解,现年30岁的龙通茂小时候被火烧伤右手,造成四级残疾,干不了重活,父亲患有胃癌,哥哥2005年去逝后,留下13岁的侄女与其生活。之前,一家的生活全靠母亲打零工维持,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身残志坚。为了早日摆脱贫困,龙通茂打算发展养猪产业增收致富。
龙通茂说,常年大病的父亲让他家一贫如洗,为了发展养猪产业,他借遍了亲朋好友,也只凑到3万元资金建成半成品猪圈。好雨知时节,正当龙通茂为资金发愁时,张亚群在走访中了解龙通茂家庭情况后,毫不犹豫地借了4万余元给她做启动资金。有了这笔资金,龙通茂购买水泥、沙子、顶棚等材料修缮了猪圈。此外,张亚群还资助龙通茂100头仔猪及4个月仔猪饲料,为其免费提供全方位技术指导。目前,龙通茂养的猪已陆续出栏,创收57000余元。
“没有张姐,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功。”龙通茂说,作为残疾人的他,深知创业的不易,他也要像张亚群一样,资助村里的贫困群众发展养猪等产业,带领更多群众脱贫致富。
除此之外,张亚群还免费送一些仔猪给村里的贫困群众,目前,她送给贫困群众的仔猪就达30余头。
“看到群众参与养殖迈向好日子,就是我最大的幸福。”张亚群说,她要把全村所有贫困群众引领到参与养殖中来,共同走向致富路。
“逢年过节,村民们都会争先邀请她去家里做客,村里人早已将张亚群看作是自家人,大家都亲切地叫她张姐或者张妹。”村支书龙光平说。
由于张亚群吃苦耐劳,带领苗乡群众发展产业脱贫致富。2013年,张亚群被评为松桃自治县“十佳巾帼楷模”;2014年被评为贵州省农村科技致富女能手; 2015年,张亚群创办的“松桃自治县亚丰养殖专业合作社”被全国妇联、科技部、农业部认定为“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胡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