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系吧 关注:132,682贴子:2,860,599

回复:【森系°】[文素] "固守当年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天渐昏沉下来 像醉酒 刺骨的风又缭绕 托起密密麻麻的雨 清而透明雨跌在污秽的人行道边 溅起肮脏的尘 行人的步子在倒映出交错轿车橘黄灯光的路面上匆忙前行 为老情人裹紧外套的老男人 并肩似形影不离的归家孩子 老旧的自行车轮一次又一次在积起的泥尘上辙出痕迹 涣散的目光于雨迹斑点的眼镜后隐现 尔后垂首 鞋尖润了泥沙和雨 清而透明又渐昏沉的雨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8楼2018-02-17 17:19
回复
    有点不想过年 每个人其实都孤独的像条流浪的土狗 但还要虚张声势地吵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9楼2018-02-17 17:35
    收起回复
      喜欢


      来自Android客户端90楼2018-02-17 20:31
      收起回复
        在某个午睡沉沉醒来的傍晚 窗外阴雨绵绵 恍惚间瞥见家中晦暗的角落 无意识的扯开枕边散乱的耳机线 隐隐作痛的后脑 约约乏力的四肢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1楼2018-02-17 20:42
        回复
          我怎么感觉这个吧全都是女人。。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2楼2018-02-17 20:56
          回复
            写的也太好了趴 喜欢


            IP属地:江苏93楼2018-02-17 22:49
            收起回复
              @房昊曰天:从前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品学兼优,七岁那会儿,看到樵夫掉了钱,就能追出几里路,把钱还回去。
              这还没什么,最主要是热爱学习。
              学习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连他妈都害怕,说儿啊你这太勤奋了,会累病的。
              孩子:好的妈妈,我知道了妈妈。
              然后白天默读,温习功课,等晚上老妈睡了再拿盏油灯偷偷看新书。
              我:……
              要是这种人生在我家隔壁,那简直人间炼狱。
              其实上天还是有那么点公平的,孩子长大以后,自然成了文采飞扬的书生。
              随便写一篇文,就有全省书生传抄。
              当时的朝廷,还有些乌烟瘴气,当官基本靠关系,升官主要看银两。
              好在书生有大才,一篇文章惊动丞相,专门将他举荐任职。
              身在御史台,做些处理文书的基本工作。
              那些年,书生在京城成婚生子,潜心学术,终于在三十五岁之时,外派为官。
              外派到聊城堂邑,去做县令。
              堂邑可不是什么好去处,牢里有大批盗匪,乡里有地头龙李虎,作威作福,几任县令都动不了他。
              书生刚到堂邑,就收到了李虎的下马威。
              有人告诉书生,说如今没人去县衙,衙门里闹鬼,堂邑县人尽皆知。
              还因为闹鬼,李虎带人搞了一堆祠堂,乡民都要掏钱祷告,鬼才不会害人。
              书生:……
              书生:这李虎也太猖狂了吧?
              师爷说,这不算什么,李虎还有生杀大权,鱼肉乡里,几任县令住在县衙,都横遭不测,怕是背后有人。
              要不,您这刚到,还是先去拜会一下?
              书生淡淡一笑,说不用,我们先去县衙住下。
              师爷:???
              师爷一脸惊恐,史书也没说他是溜了,还是被书生提着领子一起跟着住了。
              或许是书生名头太大,又或许是书生刚来,李虎摸不清状况,没有动手。
              那他就没有机会动手了。
              书生第二天从县衙里出来,就说衙门没鬼,祠堂尽可以拆了。
              师爷瑟瑟发抖,又不能不听,当天就都拆了。
              李虎:……
              李虎觉得****找死,祠堂拆了可以再建,但是这位县令,要他今夜就死。
              衙门里的人有多少,李虎门清,所以弄死县令,他本来以为是很简单的事。
              他错了,衙门里除了捕快,还有一牢盗匪。
              书生那一夜去了牢里,笑着说,诸位都是本分人,活不下去,这才当了盗匪。如今用过刑,关过牢,还非要杀你们,那是不给你们改过自新得机会。
              盗匪:?!?!
              书生又笑:诸位,可以走了,以后切莫再来。
              盗匪们一脸激动,互相看着,说定然不能辜负大人呐!
              书生笑的很温暖。
              李虎脸色苍白的很无力。
              不久后,书生当场斩了李虎,为官十年,百姓给书生立碑颂德。
              这一段史书里四五行字,每行都有可能突然冒出个:县令,卒。
              最终书生回京,受到重用,提出重开科举,门生故吏遍布朝野。
              那是书生最辉煌的几年。
              可惜旧皇驾崩,新帝登基,暴虐聪敏,一言不合就杀人。
              书生忍得住吗,不存在的,花样怼皇帝。
              皇帝见了奏折,大怒要杀,后来看到书生的名字,才哈哈大笑起来,说原来是他呀,他个喷子说什么都正常,没事,没事。
              其实是忌惮书生重开科举,满朝都是他的人。
              书生又何尝不懂,心很累,很无力。
              恰逢父亲病故,书生丁忧辞职,从此寄情山水,不问世事。
              皇帝自然很开心,但还得做出礼贤下士的模样,一遍遍请书生回来当官。
              直到这个皇帝驾崩,书生都没理他。
              后来请书生仿佛成了惯例,又登基过两个皇帝,都要请书生出山。
              六次,书生全都没理。
              有人说,书生这是真的不问世事。
              倘若故事这么结束,那可真是太好了。
              可惜,第七次任命的时候,书生还是出山了。
              那年关中大旱,史书上只四个字,饥民相食。
              那年书生六十,仍旧出山,朝廷这才明白,原来请动他的不是高官厚禄,而是天下苍生。
              书生此去赈灾,散尽家财,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路经华山,在山庙之中祈雨,跪倒神像前,泣拜不能起。
              白天,出门赈灾,晚上,写文章祈雨,昼夜不停。而书生这般操劳,却还有小人在这种时候谋利。
              赈灾发的钞票,百姓拿去换米,奸商小吏借口钞票模糊破损,缺斤短两。
              书生长须颤抖,大怒变色,当即查抄府库里的钞票,亲自盖章,重新发回百姓,命米商凭印记卖米。
              “有损失,我张养浩赔给你们!”
              书生这样说着,六十岁高龄,去亲自喊出闭门不出的富户,上街卖粮。
              书生告诉富户,他已经上表朝廷,卖粮补官,卖的越多,补官越大。
              于此,饿死的难民才越来越少,关中大旱的灾情,得以缓解。
              那天,书生走在路上,听说有人为了奉养老母,偷偷杀了自己儿子给母亲吃。
              书生颤抖着,泪流满面,抚膺痛哭,把自己不多的财产,又分给了那家人。
              夙兴夜寐,终日不歇,念及百姓还有易子而食的,书生还都会痛哭出声。
              六十岁的书生,一病不起,死在赈灾任上。 史称,关中之人,哀之如哀父母。
              文中提过一次,书生叫做张养浩,书生用他这一辈子,给他那首诗做了注脚: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4楼2018-02-18 10:27
              回复
                :@房昊曰天:有这么一对冤家,年纪小的那个是书生,贼跳脱,喜欢吃,喜欢笑,还喜欢给人起外号。
                就像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比如某次大吃大喝,得了痔疮,他嫌喝药太苦,又得禁酒禁肉,皱起个眉头就一副要哭的样子。
                书生说,你杀了我算了。
                家属就特别无奈,好在书生自己机智,看到药材的原料之后灵机一动。
                书生说,要不然,我把这些东西做顿饭吧。
                他眨着星星眼,家属们面面相觑。
                后来,后来书生就发明出了茯苓饼……
                简而言之,书生吃喝玩乐,什么都喜欢,大笔一挥,还能写上好文章。
                比如他进京赶考的时候,写了篇文章惊动了主考官,里面有个典故连主考官都不知道。
                主考官惊了,为了不丢颜面给了他高分,后来才偷偷去问他。
                书生一本正经:这是沃·兹基硕德。
                见主考官愣了半天,书生扬声大笑,主考官回过神来也跟他一起笑,觉得这小子贼有意思。
                当然,这世上不可能全是主考官这样的人嘛。
                比如我们的男二,年纪大点,为人方正自负,什么吃喝玩乐,一概没有兴趣,生平唯有两件事做。
                一个是改革变法,一个是著书立说。
                而书生偏偏要找麻烦,对男二干的这两件事都不怎么待见。
                比如男二喜欢研究古人古文,对扬雄这个人物的诸多事迹都有怀疑。
                书生就觉得这种研究贼没意思。
                某次书生在宴席上碰见男二,就笑嘻嘻凑过去,说其实我也有个小小的疑问。
                男二:哦?
                书生很认真的问道:你说西汉真的有扬雄这个人吗?
                男二:……
                满座大笑,男二沉着个脸,这才明白自己好像是被嘲讽了。
                如果只是这么点小事,其实男二还不至于放在心上。
                但书生偏偏还看不惯男二变法,觉着操之过急。
                男二什么人啊,自负,傲娇,极其方正。
                闻言哼了一声,偏要这么激进得搞下去,搞出个成果让书生他们看看。
                书生那个孩子气,当然不会眼巴巴看着啊,继续逼**。
                男二实在忍不下去了,把书生给赶出了京城。
                男二心想,等朝局大定的那天,你们都得过来给我认罪。
                那段日子里,男二也确实是拼,两袖清风,家无余财,上朝身上都带着股奇怪的味。
                同僚问他这是怎么了,男二面无表情,说天天忙着改革,没工夫洗澡而已。
                同僚:……
                可惜男二即使这么拼,他的改革还是没捞到什么好结果,到后来他自己都被罢官金陵。
                他罢官以后,接手改革的人更坑爹,以改革之名,行整人之实。
                看不顺眼的,就径直搞死,罪名就是阻挠变法。
                这种事书生能看得过去吗?
                不存在的。
                所以书生上疏,所以书生被抓,书生写的文章诗词贼好,全天下都有他的粉丝,定罪贼好定。
                随便搞搞文字狱,书生就被关进去了,下令要他死,史称乌台诗案。
                朝野上下,人心浮动,书生自己也很绝望,那段时间他一度对世界产生了怀疑。
                这时候,男二站了出来。
                也只有男二余威犹在,可以救他。
                或许是黑到深处自然粉,又或许是俩人本来就惺惺相惜,但男二傲娇不愿理人,书生又孩子气非要男二别那么自负。
                无论如何,这次男二挺身而出,书生还是出狱了。
                书生被流放黄州,本来还是很郁闷的,没从绝望里缓过来。
                但是刚到地方,立马就精神了,写了篇《猪肉赋》,核心思想就是:黄州猪肉好便宜啊!!!
                然后,然后他就开始顿顿吃东坡肘子东坡肉,喝酒喝到长痔疮,像开头说的那样。
                书生当然就是苏东坡,男二自然就是王安石。
                后来俩人又在金陵重逢,苏轼帽子都没带,就去屁颠屁颠找王安石玩。
                等见了王安石,才想起来这样似乎不太好,嘿嘿一笑,说我无礼了。
                王安石就大手一挥,说礼法岂为我辈设哉?
                俩人对视良久,一齐扬声大笑。
                那段日子里,俩人喝酒泛舟,谈诗论文,相互吹捧,王安石说不知再过几百年,才能有你这样的人了。
                苏轼吹得比较婉转,给王安石取了个外号叫野狐精,夸他文章奇绝。
                王安石:你说,你是不是就是在嘲讽我有味?
                苏轼: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
                那段时间,俩人玩得贼嗨,后来支持变法派的皇帝死了,苏轼又被叫回京城,但苏轼其实不是保守派啊,他也支持变法,只是不支持那么激进。
                于是又被贬官,这辈子他都没学会从俗浮沉,后来又被贬到了海南。
                本来,他还是郁闷的,直到他发现了海南的牡蛎。
                苏轼给他儿子写了封信,说儿砸,牡蛎太好吃啦!!!你千万别跟朝里人说,说了他们肯定都来海南跟爸爸抢哒!!!
                儿子:……
                不过你如果觉着苏轼只顾着吃,那也不太对。
                这货在海南讲学,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他去海南之前,那地方没出过一个举人、进士,他给教出一个来。他离开以后,又成批成批中举。
                这人的段子太多,讲是讲不完的。
                只是有一件事,让人很是唏嘘。 那年男二死了,正赶上朝廷保守派当政,故旧门生没一个替他说话,仿佛这人从没存在过。 苏轼站了出来,一封奏折直达天听,言辞恳切,这才给王安石讨来了一个谥号。 或许有人会问这值得吗,乌台诗案你经历过,不害怕吗? 苏轼当然怕,怕得要死,但老王这辈子就算没有劳心劳力,两袖清风,那也永远是我心里的野狐精啊。 哪有功夫想值不值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5楼2018-02-18 10:29
                收起回复
                  对这个人路转粉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6楼2018-02-18 10:33
                  回复
                    原谅我孤陋寡闻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7楼2018-02-18 10:38
                    回复
                      @房昊曰天:
                      从前有一个书生,出身寒门,他爹拼了一辈子,才是五品小官。
                      书生告诉自己,一定要出人头地。
                      那年书生还很年轻,每日都挑灯夜读,读到神童之名传遍乡野。
                      十二岁,有名门望族的姑娘不惜与家里争执,还是要与书生订婚。书生拉着姑娘的手,目光很认真,许下一生之盟。
                      终此一生,恒敬恒爱。
                      姑娘含羞,点了点头,
                      从那以后,书生更加刻苦,才华如长江之水,浩荡不绝。终于,朝中太尉看中他的才华,推举他进了朝廷。
                      那年,他十七岁。
                      书生进了京城,里面的公子哥都是名士,三妻四妾歌姬成群,那叫名士风流。
                      书生独善其身,连朋友介绍姑娘,他都只谈笑拒绝。
                      朋友就很无奈,说你长得这么帅,还一副深情男主人设,我们很难混的啊。
                      书生就笑,不回话。
                      书生是真的帅,惊艳千古,名垂史册的那种帅,花样美男说的就是他。
                      那会儿男主在河阳当官,肃清盗匪,又种满桃花,男主的身影在桃林中时隐时现,人称:桃花县令。
                      不仅如此,他出趟门,什么都不干,就有女粉朝他车上扔瓜果蔬菜,欢呼雀跃,说书生书生我爱你~
                      然后书生就收起瓜果蔬菜,乐滋滋回家给娘子煮饭。
                      女粉:……
                      两年后,书生在京城混得风生水起,不乏高门大户,给他介绍闺中小姐。
                      书生不好拒绝,于是举办了场盛大的婚礼,娶了当初的未婚妻。
                      名门小姐,自然不可能做妾,书生笑着对未婚妻说,娘子,你夫君聪不聪明啊?
                      娘子就笑,一边笑一边哭。
                      可惜,好景不长,那会儿正赶上皇帝出巡,书生写了篇文章,歌颂盛世。
                      文章写得妙笔生花,皇上大声叫好,在座所有人都黯然失色。
                      这就不行,这就很不给大人们面子,你是年轻人,有锋芒都得藏着。
                      大人们决定给书生一个教训,他们把书生从朝廷里踹出去,外派去当县令,这就有了刚才说过的“花样美男”。
                      男主刚当县令那会儿,还是一身正气,从前他就呵斥过偷奸耍滑的小吏,如今更是接济了不少穷困的才子。
                      闲来无事,就与娘子煮茶论诗,种桃出游,小日子安逸得很。
                      只是书生终究不是甘于平淡的人。
                      某个夜晚,书生远眺京城,里面灯火辉煌,有功业名利,还有一生抱负。
                      娘子默默走过来,拉起他的手,说夫君想去,我们就一起去吧。
                      书生重重点头,眼眶里有泪水打转。
                      书生说,哪怕这次我重出江湖,会不择手段,会变成一个小人,我还是要去吗?
                      娘子笑了笑,说我不管你会变成什么人,你始终都是我夫君,我夫君不去,心里难受。
                      书生重重拍案,说好,我们去,尸山血海,我也要杀成人上之人!
                      这次再去京城,书生果然变了,他没有原来的一身正气,变成了趋炎附势的小人。
                      有达官贵人的车马经过,人还没到,尘土刚起,书生就弯腰下拜。
                      有人说他谄媚,书生面无表情,心说我还能谄媚得更厉害。
                      那会儿正是晋朝,书生写了篇文章,来说明晋朝的正统性,把欺负孤儿寡母,以臣弑君这种种事情,都给洗白了。
                      文章写得贼好,书生更受重用。
                      有种说法,还说书生帮着奸臣谋划,参与了陷害太子一案。
                      最终,书生追随着奸臣,终于站稳脚跟。
                      而他回眸身后,早已骂声一片。
                      书生不在意,这些年他用过种种手段,变成趋炎附势的小人,但有一个最方便快捷的法子,他始终没有考虑过。
                      以书生的相貌,本可以轻松与权贵联姻的。
                      书生没有。
                      书生背叛了公理正道,却唯独没有背叛他娘子,只可惜公理正道,背叛者必遭天谴。
                      书生在京城站稳脚跟的几年后,他的娘子,与世长辞了。
                      那天灯火昏黄,书生像一个木雕般站在门外,不敢进去看娘子的尸身。
                      天外轰隆一响,暴雨倾盆而落。
                      书生站在雨里,看到世界支离破碎,什么都听不到,什么都模糊起来。
                      恍惚间,他听到有人在哭,哭的悲怆,痛彻心扉,像是要把血给哭出来。
                      须臾回神,原来是我自己在哭。
                      那年,书生辞官,为娘子守丧一年。
                      从来没有人,会为自己的妻子守丧,在书生之前,也从来没人会为妻子写悼亡诗。
                      书生叫做潘岳,他有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叫潘安。
                      貌比潘安的潘安。
                      妻子死后,潘安连儿子都没有,有人劝他赶快再娶个姑娘,都被潘安拒绝了。
                      那时候的潘安,形容憔悴,走在京城的长街上,恍恍惚惚。
                      有人要杀他,诬陷他参与叛乱,要诛他三族。
                      潘安这才像是反应过来,可惜手忙脚乱,已然应对不足了。
                      于是入狱,处斩。
                      那天,潘安跪倒在刑场上,这一生追名逐利终成空,他抬起头,想起娘子的嫣然一笑。
                      血从脖颈间喷上天空,潘安痴痴笑出声来,那抹血红,像极了那年春天,与娘子一起在河阳种下的桃花。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02楼2018-02-18 10:48
                      回复
                        书生夜半行伐匆匆
                        途经满山野鬼汹汹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04楼2018-02-19 10:12
                        回复
                          大雾天气橙色预警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05楼2018-02-19 10:14
                          回复
                            "又或许,那声御弟哥哥真会叫他记上好多年。"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06楼2018-02-19 10:14
                            回复
                              "风也大 雨也大 大水淹了千万家"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07楼2018-02-19 10: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