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调解室吧 关注:286贴子:20,867

一个真正的人民调解员怒斥第三调解室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人民调解员,就是为了调解矛盾,化解矛盾,而不是让矛盾升级让大家打架,说白了是解决问题而不是挑起问题。可是如今第三调解室根本上违反了调解的基础,没有化解矛盾反而推波助澜,甚至给社会带来不正确不道德不和谐的影响,以毕金依为首的几个为了收视率为了出名而违背了调解的初衷,甚至对社会带来了大量负面的不道德的风气影响。这是国家宣传机构的初衷和国家宣传的舆论导向吗,是为人民服务的内容吗。希望北京电视台的领导多关注一下。


IP属地:北京1楼2018-01-14 15:29回复
    大家有了矛盾肯定是需要化解的,这才是人民调解员建立的初衷,为的社会和谐,为的是家庭和睦,为的是让大家有道德的社会风气和正确的道德方向。不是任何事情都是要按法律按证据按收视率来进行的。作为人民调解员首先的要务是倾听,当事人是各有各的理由各有各的利益,你不倾听,不了解其中的矛盾根源,或是各打五十大板,或是直接按法律按证据直接断定。如果是审判可以,去法院,以后老死不相往来。可是这是调解,很大程度上这是一家人,或是远亲不如近邻。以后几十年几代人都要生活的。如此葫芦僧判葫芦案,结果真的好吗,都知道南京彭宇案之后造成的不能抚老人的后果就是例子,每一次直播都造成的是一系列后果。从毕金依为首的所谓人民调解员开始就从不了解事情真相,不了解问题根源,不了解前因后果,不顾事实不问是非不管后果的六不原则,然后快刀斩乱麻,直接就放倒一个,站在个人收视率或是感觉这家多数支持的结果就开始压迫容易压迫的一方或是干脆用技术手段断章取义的播放一部分视频,企图用大众的压力来使得某方用让步的手段来同意结果。这最后无非是两种结果,第一,受不了压力让步了,结果大众收到舆论影响,发现好人不能做,不能孝顺,要不到时反而是吃亏的。而做了彪子的还能立牌坊还能折腾,造成的大量社会家庭不和或是冲突加剧。第二就是不同意,最后孝顺的不能管了,不孝顺的也不管了,老人财产成为影响老人晚年生活的罪恶之源,甚至被骗上当。


    IP属地:北京2楼2018-01-14 15:41
    收起回复
      2025-05-30 05:22:06
      广告
      我们是要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初衷是为了让老年人有一个幸福安康的晚年生活。对于那些矛盾的来源主要就是因为两点,一个是老人的思维想法问题,一个是如今房价高涨,财产处理的问题。由于房价上涨,在巨额的财产面前,拆迁利益面前有着许许多多人动摇了初心,动摇了道德底线,然后打着老人的旗号,法律的旗号开始闹腾,而第三调解室不传播正确的道德方向,反而推波助澜的宣传突破道德底线美名约按法律办事从而加剧了社会上的冲突局面。我们基层的调解员从来没有这样做过,等于是我们几十年的调解树立的名誉都被这几颗老鼠屎给败坏了,如今我以自己是调解员为耻辱,不敢再说自己从事调解工作,放弃了进行调解的行动。这下你们北京电视台一个党和国家的舆论喉舌,传承和宣传道德文化的主阵地你们满意了吧。


      IP属地:北京3楼2018-01-14 15:49
      收起回复
        特别是所谓心理专家某位,虽然一系列的荣誉头衔,但是不如一个文革中混出学历的老人明白道理。不接地气,不了解实务。情理法三者,在调解中已情为先,如果双方有情,只要化解了矛盾的根源,就根本不用再调解了。如果情已经闹没了通过道理,民俗公约,大家的道德来处理,只要讲理那么都可以和谐。至少以后不再深化矛盾了。如果不讲情理了一门心思就讲法,那么就按法律讲,就以后老死不相往来。可以说按法律的是调解失败的结果。可是你看看多少期的调解了,本来还有情理的都调解成为按法律规定了。那么干脆就直接法院走一回不就结了,表面上看是调解成功了,实际上把人家情理都拆了。给社会的道德风向也吹歪了,这才是最严重的。
        调解时候用不用讲情理,当然需要的,这不单是道德要求也是社会安定的基础。例如某些事情,其实人家的情还在,只是如今财产涨了,心里不平衡了。需要我们去调解的。如今全部的矛盾无非就是老人赡养、财产分配等等。当然有的只涉及财产分配,例如借名买房或是当初遗留的宅基地房子拆迁安置等等,有的只涉及老人赡养已经没有财产了。按如今某位专家就直接按法律就给判了。可是这用你调解吗,法院判决是否是借名买房或是换房都要衡量。如果就是简单 的判决出钱那么老人养老的目的达到了吗,家庭和谐了吗。


        IP属地:北京4楼2018-01-14 16:03
        回复
          在实际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都有,借名买房的有,购买指标的有,购买安置的有。这些上法院不好审判才需要调解,当初帮忙了,如今政策调整的多了,房价上涨厉害了。大家心中有了不平衡了,那么需要调解的是心,从感情去办理,从家人去谈。如同上期的那个宅基地盖房的大姐,和唯一的男孩老三。感情有,但是矛盾如何处理,大姐当初付出很多,而老母亲又是认同大姐的。如果化解的好以后还是一家人。这之前都有多次。之所以找调解就是不想闹僵了。
          再说理,这个理和法是两码事,过去有着许多规矩原则但是不是法律,而如今矛盾就是一面想维护规矩原则道德层面另外一面又找法律。这两者有冲突甚至矛盾的。例如为何借名买房购买指标,这是法律禁止的,但是事实上有。农村规矩是老大成家单过,老小继承老人家产。兄弟二人只能新申请一块宅基地等等。那么必然有一个人只有老人名下的宅基地,而且变更宅基地要等规划而不是分家或是老人死了就可以办理的。还有女儿不能分宅基地等等。甚至拆迁时各村不认可女儿户口。那么这有违反法律规定了。城里也是一样,例如过去接班子女不能分房,除非老人退了住房接班子女才能从新分配,造成了许多历史遗留问题,拆迁时和父母一起过的房产都落父母名下,分家单过的都是各自名下等等。还有照顾老人一起生活的如果最后要证据要发票那么付出基本上是没法说明的,还有买断房产出钱问题,继承承租权问题。如果分割里历史就以法律来判断那么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IP属地:北京5楼2018-01-14 16:18
          收起回复
            占了便宜的子女已老人利益为由,都是希望老人落房产留着以后再说。可是照顾老人的却没法说自己的委屈和苦衷。啥叫先写老人身上,目的就是为了以后分财产。结果管老人的管也落不是不管也是一身骚。加上有些老人太偏心,经常想用一家补一家。虽然养老是应该的,但是付出如何算,毕竟子女都独立成家了都有自己的一家人。这才是矛盾的根源,如果摊开来说,用道德来约束,肯定就和谐了。如果就按法律,结果搅屎棍成了指挥棒。谁闹谁有理,最后肯定是想照顾的能照顾的不敢照顾,为财产的也不用心照顾,老人自己挖坑自己埋。这真的是为老人利益吗,子女担心老人受骗上当(这很多例子的),调解员不想用种种法律许可手段来防止,而是按法律规定看上去维护老人利益,那么之后那,拍拍屁股走了,老人没财产了没人管了再说道德了。
            最后再说法律,如果按法律就别按道德要求大家了,处处绑架道德又按法律来做。例如养老问题,特别是在农村,儿子养不养,女儿管不管。分财产时候平等了,照顾时候又不说了。就和某些结婚一样,要彩礼时候按传统了,可管时候又要女儿管了,分财产时候又按传统了。这些才是矛盾根源。要么按法律都按法律走,要么就按传统走。凡是出纠纷的基本上都是管时候和分财产时候那个对自己合适就按那个来。闹到第三调解室就是用道德压迫一方承担,用法律保障搅屎棍的利益。
            如果不按调解底线进行,那么就别调解了。我以调解为耻


            IP属地:北京6楼2018-01-14 16:31
            收起回复
              楼主说的很中肯,一听就是真的作过调解工作的。毕金仪,常常是根本不让人说话,然后自己在那一顿训斥。可能她这种风格就是收视率的金法宝。


              7楼2018-01-14 20:40
              回复
                说的中肯,第三调解室有时候要好好想想调节团队的思维。我只能给团队60分,好多期真的显示太差劲啦。


                IP属地:河北8楼2018-01-15 12:15
                回复
                  2025-05-30 05:16:06
                  广告
                  说的有道理,这个第三调解室就是毕金仪调解室,用打压一方武断结案,毕用强硬,极其贬损的语言说的当事人无地自容,既然是调解,不是判决,首先要平等的尊重人格,依法讲理。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8-01-22 10:24
                  回复
                    顶。


                    IP属地:北京10楼2018-01-28 09:11
                    回复
                      加个精


                      IP属地:北京11楼2018-02-19 17:31
                      回复
                        今天有时间,刚看 老六离世 这期。毕老师明显拉偏手啊,对那几个姑姑偏心眼过分了。
                        几个姑姑说漏嘴了,大哥在国外,长时间没联系方式。如此推断,老爷子和老六一家生活,几个姑姑也是不闻不问了。
                        老六离世,几个姑姑张牙舞爪的跑来争财产,脸怎么那么大呢


                        IP属地:北京12楼2018-02-19 17:35
                        回复
                          赡养的时候,没你。老人死了,争财产可有劲儿了。


                          IP属地:北京13楼2018-02-19 17:36
                          回复
                            如果你说毕金仪代表着收视率,为什么有收视率呢。楼主想过吗?


                            IP属地:北京14楼2018-02-20 20:00
                            回复
                              2025-05-30 05:10:06
                              广告
                              大家可以多看看央妈的小区大事,这款节目真的是实拍的基层街道调解机构,每一期都能使人接受到正能量。
                              而基层法院的调解也是很人性化,基本可以使双方当事人激烈的冲突化解。
                              那才是高品质的调解。


                              15楼2018-08-01 16: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