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一个我的三体第4集的改编思路,评论不能发图而且有1000字限制(原文3600字),完整版可以看我的专栏 http://www.bilibili.com/read/cv152280/
我今年参与了动画《我的三体》的制作,负责动画灯光渲染合成。另外4-6集剧本大纲与监修。这里分享一下第4集的改编思路。
第3集节奏更快但是剧情密度低,20多分钟几乎只是讲述了一天之内发生的事。而第4集剧情节奏慢但是剧情密度高,推动快,时间跨度长,讲了罗辑从病房到联合国再到北欧,在北欧享受生活一长段剧情。
二、原作的取舍
对于三体了解的朋友会知道,比起罗辑的其他人生阶段,罗辑在北欧伊甸园享受生活这一部分,是小说里情感最平淡的一部分,几乎没有冲突。直到泰勒被破壁在和罗辑谈话后自杀开始,剧情急转直下,矛盾冲突爆发。再到后来未来世界,****。都包含了大量冲突。
而对于动画来说,平稳的生活戏更难以做出彩,更难以吸引人。尤其是对于番剧动画,最好是能做到每集都有一个以上的冲突点,保证剧情的波澜起伏。
罗辑在伊甸园的生活部分是全剧中最没有“科幻味”的了。但是这一部分占据的篇幅又非常长,对于罗辑的性格表现,剧情的发展非常重要。北欧剧情太长会让整体过于平淡,还会挤压后面未来世界的剧情。剧情太短又讲不清故事,所以这一段的取舍变成非常大的难题。
1.默思室场景
原作中罗辑在联合国的情节:罗辑先去"秘书长办公室”后来又去了“默思室”,最后来到“伽尔宁办公室”才完成了整个情节。
但是在动画表现,我把这些对于安排在同一个场景“默思室”内发生。因为联合国这一段的情节就是“罗辑要求世外桃源”,在制作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应该优先保证主干剧情。额外多设计制作两个办公室其实对于情节作用不大,而且浪费制作力。选择“默思室”而不是办公室的原因是因为这里更“有代表性”,而且更容易制作。
2.飞机场景
另外把一部分联合国对话的信息(对于别墅的要求)和“坎特在车上的情节”整合进同一个场景“去北欧的飞机上”。原来在联合国对话的信息,通过罗辑的嘴和笔重新叙述了一遍,而且聆听的人也改成了大史。
之后通过罗辑的画直接转场到北欧,以飞机这场戏作为中间过渡,避免了原作中“刚要求别墅,立刻就到了北欧”的突兀。
我今年参与了动画《我的三体》的制作,负责动画灯光渲染合成。另外4-6集剧本大纲与监修。这里分享一下第4集的改编思路。
第3集节奏更快但是剧情密度低,20多分钟几乎只是讲述了一天之内发生的事。而第4集剧情节奏慢但是剧情密度高,推动快,时间跨度长,讲了罗辑从病房到联合国再到北欧,在北欧享受生活一长段剧情。
二、原作的取舍
对于三体了解的朋友会知道,比起罗辑的其他人生阶段,罗辑在北欧伊甸园享受生活这一部分,是小说里情感最平淡的一部分,几乎没有冲突。直到泰勒被破壁在和罗辑谈话后自杀开始,剧情急转直下,矛盾冲突爆发。再到后来未来世界,****。都包含了大量冲突。
而对于动画来说,平稳的生活戏更难以做出彩,更难以吸引人。尤其是对于番剧动画,最好是能做到每集都有一个以上的冲突点,保证剧情的波澜起伏。
罗辑在伊甸园的生活部分是全剧中最没有“科幻味”的了。但是这一部分占据的篇幅又非常长,对于罗辑的性格表现,剧情的发展非常重要。北欧剧情太长会让整体过于平淡,还会挤压后面未来世界的剧情。剧情太短又讲不清故事,所以这一段的取舍变成非常大的难题。
1.默思室场景
原作中罗辑在联合国的情节:罗辑先去"秘书长办公室”后来又去了“默思室”,最后来到“伽尔宁办公室”才完成了整个情节。
但是在动画表现,我把这些对于安排在同一个场景“默思室”内发生。因为联合国这一段的情节就是“罗辑要求世外桃源”,在制作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应该优先保证主干剧情。额外多设计制作两个办公室其实对于情节作用不大,而且浪费制作力。选择“默思室”而不是办公室的原因是因为这里更“有代表性”,而且更容易制作。
2.飞机场景
另外把一部分联合国对话的信息(对于别墅的要求)和“坎特在车上的情节”整合进同一个场景“去北欧的飞机上”。原来在联合国对话的信息,通过罗辑的嘴和笔重新叙述了一遍,而且聆听的人也改成了大史。
之后通过罗辑的画直接转场到北欧,以飞机这场戏作为中间过渡,避免了原作中“刚要求别墅,立刻就到了北欧”的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