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这一季当中黑蒙德主教是一个十分独特的角色。导演设计这个角色是有很明显的用意在里面,不妨可以把他和电视剧最初的小神父埃塞斯坦相比较,同为天主教神父,但两者之间的不同会给维京社会带来不一样的影响。
一、首先在个人信仰方面,两人虽同为天主教徒,但是在信仰层面二者是有较为明显的差别的。
(1)埃塞斯坦的天主教信仰其实并不是非常坚定的,在卡特加特生活的时间里他经常陷入激烈的思想斗争中不能自拔,一直处于迷茫和纠结的状态。一方面他很清楚自己的天主教徒身份,但另一方面维京社会让他大开眼界,在游历的过程当中他对北欧诸神也开始产生了兴趣。他甚至在努力融合两个宗教体系,试图形成一个足以解释自己所见所闻的overarching的宗教体系。总的来说,他对异教是持温和态度的,在情感上并不排斥,甚至想要融入到当地社会之中。
(2)而与此相反,黑蒙德主教也孤身一人深入维京社会,但是他的信仰可谓是固若金汤异常坚定,对异教的态度可以说是斩钉截铁泾渭分明的,他对异教文化的种种丝毫不感兴趣,甚至是十分反感和敌视的。黑蒙德的宗教观是二元对立的,他认为只要是与天主教相异的宗教都是邪教,信奉异教者皆为邪恶之徒,是必须要铲除的。
二、在个人能力和秉性方面,二人也是截然不同,这与他们各自的生活环境有直接关系。
(1)先来看埃塞斯坦。埃塞斯坦是一个典型的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这与他长期生活在环境十分封闭的林迪司法恩修道院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这个修道院虽说也是个教堂,但是本质上是一个隐修院,所有的僧侣们对外界环境一点不感兴趣,每天的生活就是在抄写圣经和诵读经文中度过。主教执拗于用拉丁文布道讲经,对百姓们所使用的英文嗤之以鼻,这从侧面反映出林迪司法恩这种消极封闭的宗教发展模式的极大的局限性。值得一提的是,阿尔弗雷德在这一点可谓明察秋毫,他一到林迪司法恩就一针见血地提出“修道院要推广英语而不是拉丁语布道”这一很具有前瞻性的建议,在这里不得不佩服一下他的远见卓识,这也为日后能成为大帝埋了一个小小的伏笔。因此,林迪司法恩修道院的这种发展模式不仅让这里的僧侣们养成了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生活态度,还使得他们在危险降临时消极悲观、听天由命甚至坐以待毙。埃塞斯坦作为其中一员也是这样,这种“佛系”(懦弱)的秉性使得他在本剧中成为一个典型的小受,甚至在拉格纳主动提出想要了解和皈依天主教的时候他才开始对外传教,而且只对他一个人传教
。在维京人强大的武力面前,埃塞斯坦就像一片在漩涡中的落叶,只能被维京人裹挟着走,而想要对维京人施加什么重大影响,那无异于天方夜谭。
(2)再看黑蒙德主教。黑蒙德的角色设定十分特殊,他在本剧的出场是开着车出场的
,和女信徒疯狂PAPA,姿势霸道口味浓重
。原以为这只是导演的一个无厘头而已,实则不然。这个重口味开头暗含了一个分析黑蒙德人设的重要信息,即黑蒙德是一个开放的、积极的、霸道的、很具有攻击型的人,这与埃塞斯坦面对拉格纳和拉格莎的床邀丝毫不为所动形成了鲜明对比。他不仅对宗教事务十分用心虔诚,同时对俗世的事务也不是视而不见。这种深入人民群 众的作风
使得他具有很强的传教意图,也十分适合传教工作。与此同时,黑蒙德主教打破了传统的宗教人员的形象设定,他不仅对圣经非常了解,而且还是个伟大的战士。面对维京人的武力压迫,他没有选择逃避,而是拿起剑来维护信仰。这种一手持经一手持剑的角色设定注定了他将会是一个狂热的传教者。此外,维京是一个只崇拜强者的狼性社会,在黑蒙德被无骨者俘虏时刺死那个挑衅的维京人时便可知晓。而与之相反的是,小神父埃塞斯坦由于文弱,维京人虽不反感他但本质上肯定是轻视他的。毫无疑问,黑蒙
德的高超武艺和英勇已经为他赢得了一席之地。
总的来讲,剧组设定埃塞斯坦和黑蒙德是别有深意的,二者的反差也决定了黑蒙德必将扛起改造维京社会的重任。
一、首先在个人信仰方面,两人虽同为天主教徒,但是在信仰层面二者是有较为明显的差别的。
(1)埃塞斯坦的天主教信仰其实并不是非常坚定的,在卡特加特生活的时间里他经常陷入激烈的思想斗争中不能自拔,一直处于迷茫和纠结的状态。一方面他很清楚自己的天主教徒身份,但另一方面维京社会让他大开眼界,在游历的过程当中他对北欧诸神也开始产生了兴趣。他甚至在努力融合两个宗教体系,试图形成一个足以解释自己所见所闻的overarching的宗教体系。总的来说,他对异教是持温和态度的,在情感上并不排斥,甚至想要融入到当地社会之中。
(2)而与此相反,黑蒙德主教也孤身一人深入维京社会,但是他的信仰可谓是固若金汤异常坚定,对异教的态度可以说是斩钉截铁泾渭分明的,他对异教文化的种种丝毫不感兴趣,甚至是十分反感和敌视的。黑蒙德的宗教观是二元对立的,他认为只要是与天主教相异的宗教都是邪教,信奉异教者皆为邪恶之徒,是必须要铲除的。
二、在个人能力和秉性方面,二人也是截然不同,这与他们各自的生活环境有直接关系。
(1)先来看埃塞斯坦。埃塞斯坦是一个典型的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这与他长期生活在环境十分封闭的林迪司法恩修道院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这个修道院虽说也是个教堂,但是本质上是一个隐修院,所有的僧侣们对外界环境一点不感兴趣,每天的生活就是在抄写圣经和诵读经文中度过。主教执拗于用拉丁文布道讲经,对百姓们所使用的英文嗤之以鼻,这从侧面反映出林迪司法恩这种消极封闭的宗教发展模式的极大的局限性。值得一提的是,阿尔弗雷德在这一点可谓明察秋毫,他一到林迪司法恩就一针见血地提出“修道院要推广英语而不是拉丁语布道”这一很具有前瞻性的建议,在这里不得不佩服一下他的远见卓识,这也为日后能成为大帝埋了一个小小的伏笔。因此,林迪司法恩修道院的这种发展模式不仅让这里的僧侣们养成了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生活态度,还使得他们在危险降临时消极悲观、听天由命甚至坐以待毙。埃塞斯坦作为其中一员也是这样,这种“佛系”(懦弱)的秉性使得他在本剧中成为一个典型的小受,甚至在拉格纳主动提出想要了解和皈依天主教的时候他才开始对外传教,而且只对他一个人传教
![](http://tb2.bdstatic.com/tb/editor/images/face/i_f08.png?t=20140803)
(2)再看黑蒙德主教。黑蒙德的角色设定十分特殊,他在本剧的出场是开着车出场的
![](http://tb2.bdstatic.com/tb/editor/images/face/i_f22.png?t=20140803)
![](http://tb2.bdstatic.com/tb/editor/images/face/i_f25.png?t=20140803)
![](http://tb2.bdstatic.com/tb/editor/images/face/i_f25.png?t=20140803)
德的高超武艺和英勇已经为他赢得了一席之地。
总的来讲,剧组设定埃塞斯坦和黑蒙德是别有深意的,二者的反差也决定了黑蒙德必将扛起改造维京社会的重任。
![](http://hiphotos.baidu.com/snowing947/pic/item/5049885463b04f4f3b293512.jpg?v=t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