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为孩子点燃“心灯”的引路人,
是校园法治建设的指路明灯。
回首2017,
听“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团的检察官
为您讲述巡讲路上,那些难忘的瞬间......

我的全国巡讲首站是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第二中学。通辽二中的阶梯教室很大,有600多人在现场听讲,同时全校四千多名师生通过视频直播也在同步听课。下课以后,我和孩子们一一再见,然后就马上去会议室接着开座谈会。会议开了将近两个小时,结束时已经是中午十二点了。
从会议室出来后,一位老师拉住我对我说,她的一个学生一直在等我,他们学校十一点四十分放学,但他一直不愿意走,直到老师催他回家,他才拜托老师帮他向我转达一句话:“郭老师,下课后我跟您说再见的时候,一激动,把您叫成彭老师了,对不起。”
这就是孩子吧,只要你真心付出了,孩子们就能感受得到,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反馈你,证明他们接受了你。可能只是一句对不起,也可能是在面临一些人生岔路时,会想起检察官老师讲过的一句话,从而选择走正确的道路。
——“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团成员郭志燕

2017年春天,我们“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团来到北京某学校法宣。上课气氛特别热烈,但有一位同学的反应始终比较冷淡。老师告诉我,这位同学的家庭不太幸福,学习差、性格孤僻,喜欢用拳头解决矛盾,是有名的“问题生”。
我趁巡讲团和师生们开座谈会前,悄悄找到他。躲避的眼神告诉我,他并不想和眼前的这位“检察官阿姨”聊天。
“听说你跑步很厉害?”
“你怎么知道?”他惊讶地问。
“我当然知道啦,老师都告诉我了,夸你有体育天赋呢!”
“是吗?”他有点害羞了。
“刚才讲座的时候,你怎么不主动回答问题呀?”“我怕答不好,被人笑话。”
“那我问你,同学遭遇校园暴力时,你作为旁观者,该怎么办?”
“当然要报警、劝阻啦!”
“看,这不是答得很好嘛!”
“嘿嘿。”他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你答得这么好,参加座谈会吧?说说你的想法。”
“好!”
会上,他说了很多同学们的心声,发言竟然好几次被掌声打断……
后来,他主动加了我微信。再后来,他向我求助,问师生冲突的时候怎么办?我用角色互换理论做出了分析,他非常认同。他说,在发生冲突的时候,常会想起我的话。元旦那天,在元旦联欢会上,他发来祝福,说我打开了他的心结,以后会变得更好……
——“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团成员吴翎翎

有一次,我们在江西省鹰潭市第一小学巡讲结束,和孩子们道别准备离开时,有个小女孩小声地对我说:“检察官阿姨,你们的课我很喜欢听,可以抱抱你吗?”我说当然可以。然后,小女孩给了一个无比温暖的拥抱。拥抱的那一刻,我忘却了初冬时节的寒冷,忘却了巡讲路上舟车劳顿和水土不服,感受到了孩子们满满的爱!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拥抱,却温暖了我整个冬天。
——“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团成员刘婷
2017年3月26日,一个周日的午后,我突然收到了一条微信——“检察官姐姐,我被人告了怎么办呀?”。我低头一看,发现消息来自于山西的中学生小北,是我去年11月在山西巡讲时的一位小听众。我赶紧询问具体情况,原来小北在网络游戏时遇到了网络诈骗,她信以为真,把身份信息和银行卡号都告诉了骗子,但因为卡内没有存款,骗子就威胁说要“告”她,想骗她往银行卡里充钱。当时又是电话、又是微信,“手把手”帮助小北及时报警、挂失银行卡,然后趁机给小北再上了一次“线上”的自我保护教育课。
——“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团成员顾琤琮

印象最深的是我全国巡讲的最后一场,在青海尖扎县,千余人的现场挤满了来自不同学校的中学生,其中大部分是淳朴的藏族学生。看着孩子们热切的眼神,我讲得非常投入,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向他们传播尽可能多的法律知识和自护技巧。课程开始时孩子们有些羞涩,随着我们探讨的深入,气氛渐渐活跃。
更出乎意料的是,讲完后我收到一个大大的惊喜----“校园百灵鸟”丹增旺姆主动上台向我们献歌一首表示感谢,“蝴蝶泉边”动人的旋律和孩子淳朴的笑脸至今还留着我的脑海。
离开时,一个个子小小、脸蛋红红的男孩拉了一下我的衣角,怯生生地说:“谢谢你了。”不知是我讲课时哪一句话让他产生了共鸣,还是他觉得这堂课对他有所帮助,那一刻,我更深刻地感觉到了自己的价值,也感觉到了自己的责任。
——“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团成员汪曼乔

图中的女孩叫聪聪,正在与同学表演一场情景剧。
(男):“你好,你的男朋友被车撞了,现在市医院抢救,快准备18000打款到6222027610005663125,工行张兵,晚了就来不及了!”
(女):“哦,严重吗”
(男):“挺严重的,速汇款,不然氧气马上就要停了”
(女):“嗯,那就停了吧”
(男):“纳尼???”
(女):“我找人撞的”
(男):“厉害了我的姐,美女也是性情中人,不打扰了”。
这幕剧发生在全国送法进校园河南兰考县的课堂上。下课后,孩子们把我团团围住,聪聪把本子高高举过头顶伸在我面前,我们互留了qq,我鼓励她,学好法律,惩罚犯罪,保一方平安,我在检察院等你。
很快,周末回家,她申请加了我,她说她已立志要学法律,目标中国政法大学。
——“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团成员田丽静

当我带着精心打造的课程《我们的身体不容侵犯》走进全国巡讲的前两站——江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时候,我震惊地发现,就算在中心城区、重点学校,儿童自我保护的意识仍然非常欠缺。
从江西和内蒙回来之后,我恰好承办了一起猥亵儿童案,去提审的时候,犯罪嫌疑人说:“过了一段时间,小女孩突然指着自己说,这里还有这里不能随便碰,我觉得她有点懂了,我就怕了,就没再找过她”。
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我总在想,如果,当时我们能早一点教孩子这句话,侵害是不是就不会发生?如果,我们能把这句话告诉更多的孩子们,是不是侵害就能少一点?虽然这只是如果,虽然这只是假设,但如果它有1%变为现实的可能性,我愿意付出百分百的努力。
——“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团成员吴瑞瑞
@未成年人检察新浪微博
是校园法治建设的指路明灯。
回首2017,
听“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团的检察官
为您讲述巡讲路上,那些难忘的瞬间......

我的全国巡讲首站是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第二中学。通辽二中的阶梯教室很大,有600多人在现场听讲,同时全校四千多名师生通过视频直播也在同步听课。下课以后,我和孩子们一一再见,然后就马上去会议室接着开座谈会。会议开了将近两个小时,结束时已经是中午十二点了。
从会议室出来后,一位老师拉住我对我说,她的一个学生一直在等我,他们学校十一点四十分放学,但他一直不愿意走,直到老师催他回家,他才拜托老师帮他向我转达一句话:“郭老师,下课后我跟您说再见的时候,一激动,把您叫成彭老师了,对不起。”
这就是孩子吧,只要你真心付出了,孩子们就能感受得到,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反馈你,证明他们接受了你。可能只是一句对不起,也可能是在面临一些人生岔路时,会想起检察官老师讲过的一句话,从而选择走正确的道路。
——“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团成员郭志燕

2017年春天,我们“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团来到北京某学校法宣。上课气氛特别热烈,但有一位同学的反应始终比较冷淡。老师告诉我,这位同学的家庭不太幸福,学习差、性格孤僻,喜欢用拳头解决矛盾,是有名的“问题生”。
我趁巡讲团和师生们开座谈会前,悄悄找到他。躲避的眼神告诉我,他并不想和眼前的这位“检察官阿姨”聊天。
“听说你跑步很厉害?”
“你怎么知道?”他惊讶地问。
“我当然知道啦,老师都告诉我了,夸你有体育天赋呢!”
“是吗?”他有点害羞了。
“刚才讲座的时候,你怎么不主动回答问题呀?”“我怕答不好,被人笑话。”
“那我问你,同学遭遇校园暴力时,你作为旁观者,该怎么办?”
“当然要报警、劝阻啦!”
“看,这不是答得很好嘛!”
“嘿嘿。”他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你答得这么好,参加座谈会吧?说说你的想法。”
“好!”
会上,他说了很多同学们的心声,发言竟然好几次被掌声打断……
后来,他主动加了我微信。再后来,他向我求助,问师生冲突的时候怎么办?我用角色互换理论做出了分析,他非常认同。他说,在发生冲突的时候,常会想起我的话。元旦那天,在元旦联欢会上,他发来祝福,说我打开了他的心结,以后会变得更好……
——“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团成员吴翎翎

有一次,我们在江西省鹰潭市第一小学巡讲结束,和孩子们道别准备离开时,有个小女孩小声地对我说:“检察官阿姨,你们的课我很喜欢听,可以抱抱你吗?”我说当然可以。然后,小女孩给了一个无比温暖的拥抱。拥抱的那一刻,我忘却了初冬时节的寒冷,忘却了巡讲路上舟车劳顿和水土不服,感受到了孩子们满满的爱!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拥抱,却温暖了我整个冬天。
——“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团成员刘婷
2017年3月26日,一个周日的午后,我突然收到了一条微信——“检察官姐姐,我被人告了怎么办呀?”。我低头一看,发现消息来自于山西的中学生小北,是我去年11月在山西巡讲时的一位小听众。我赶紧询问具体情况,原来小北在网络游戏时遇到了网络诈骗,她信以为真,把身份信息和银行卡号都告诉了骗子,但因为卡内没有存款,骗子就威胁说要“告”她,想骗她往银行卡里充钱。当时又是电话、又是微信,“手把手”帮助小北及时报警、挂失银行卡,然后趁机给小北再上了一次“线上”的自我保护教育课。
——“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团成员顾琤琮

印象最深的是我全国巡讲的最后一场,在青海尖扎县,千余人的现场挤满了来自不同学校的中学生,其中大部分是淳朴的藏族学生。看着孩子们热切的眼神,我讲得非常投入,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向他们传播尽可能多的法律知识和自护技巧。课程开始时孩子们有些羞涩,随着我们探讨的深入,气氛渐渐活跃。
更出乎意料的是,讲完后我收到一个大大的惊喜----“校园百灵鸟”丹增旺姆主动上台向我们献歌一首表示感谢,“蝴蝶泉边”动人的旋律和孩子淳朴的笑脸至今还留着我的脑海。
离开时,一个个子小小、脸蛋红红的男孩拉了一下我的衣角,怯生生地说:“谢谢你了。”不知是我讲课时哪一句话让他产生了共鸣,还是他觉得这堂课对他有所帮助,那一刻,我更深刻地感觉到了自己的价值,也感觉到了自己的责任。
——“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团成员汪曼乔

图中的女孩叫聪聪,正在与同学表演一场情景剧。
(男):“你好,你的男朋友被车撞了,现在市医院抢救,快准备18000打款到6222027610005663125,工行张兵,晚了就来不及了!”
(女):“哦,严重吗”
(男):“挺严重的,速汇款,不然氧气马上就要停了”
(女):“嗯,那就停了吧”
(男):“纳尼???”
(女):“我找人撞的”
(男):“厉害了我的姐,美女也是性情中人,不打扰了”。
这幕剧发生在全国送法进校园河南兰考县的课堂上。下课后,孩子们把我团团围住,聪聪把本子高高举过头顶伸在我面前,我们互留了qq,我鼓励她,学好法律,惩罚犯罪,保一方平安,我在检察院等你。
很快,周末回家,她申请加了我,她说她已立志要学法律,目标中国政法大学。
——“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团成员田丽静

当我带着精心打造的课程《我们的身体不容侵犯》走进全国巡讲的前两站——江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时候,我震惊地发现,就算在中心城区、重点学校,儿童自我保护的意识仍然非常欠缺。
从江西和内蒙回来之后,我恰好承办了一起猥亵儿童案,去提审的时候,犯罪嫌疑人说:“过了一段时间,小女孩突然指着自己说,这里还有这里不能随便碰,我觉得她有点懂了,我就怕了,就没再找过她”。
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我总在想,如果,当时我们能早一点教孩子这句话,侵害是不是就不会发生?如果,我们能把这句话告诉更多的孩子们,是不是侵害就能少一点?虽然这只是如果,虽然这只是假设,但如果它有1%变为现实的可能性,我愿意付出百分百的努力。
——“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团成员吴瑞瑞
@未成年人检察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