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程_研学旅吧 关注:12贴子:250
  • 4回复贴,共1

【青程-青少年教育】父母该如何与青少年沟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国的很多家长,对孩子多以教训和指挥的口气来教育。例如:
“你这个笨蛋,成绩怎么总是在中游徘徊呢!"
“不就是考了前五名吗,什么时候考个第一名让我看看!"
“这段时间你确实有进步,不过不要夸你两句就骄傲呀!"

这些话会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家长对孩子的俯视和责备,孩子长期生活在父母的教训中,会失去学习的动力和激情。而对于父母,他们也只能“唯恐躲之而不及"。尤其对于进人青春期的初中生们,在父母长期的打击下,他们要么“反击",要么“忍受",这对孩子的成长都是不利的。


1楼2018-01-12 13:46回复
    事实上,做家长的也有苦衷。谁不愿意自己的孩子生活在快乐中,谁愿意在这样的残酷的竞争中去拼命?可怜天下父母心,没有谁希望训斥自己的孩子。为了孩子能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站稳脚跟,他们常常有意无意地教训孩子。但实际上,这种教育方法并没有多少成效。当然,教育子女没有标准答案,每个孩子都很特别,都需要父母去特别对待。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要做的是引导,而绝不是教训。
    进人初中的孩子,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在生理上,叫青春发育期。青春发育期这个阶段,既不同于儿童,也不同于成人,它的最大特点是生理上快速生长,急剧变化,随之带来的是他们的独立意识的增强;他们也渴望进人成人的世界,希望得到成人的尊重。如果父母对孩子还是像他小的时候一样,以一个极具权威的身份在教训他,就会造成他的敬而远之,不愿意向家长披露心迹。因此,家长要在内心里把自己和孩子放在平等的地位,把他看成是家庭中很重要的一个成员来对待,遇到问题也要和孩子多商量,对孩子多加引导。要尊重孩子,尊重他的人格,尊重他的意见,不能动不动就训斥,那样只会使孩子离你越来越远。


    2楼2018-01-12 13:47
    回复
      2025-05-21 13:50:12
      广告
      那么,具体来说,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方法一:给自己“洗脑",摒弃传统的家长观念。
      家长长期以训斥的口吻教育孩子,都是家长制在心中作怪。因此,家长要想与这些初中孩子和谐相处,要想使自己与孩子的关系更加亲密,让孩子乐意与自己“合作",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给自己“洗脑",即打破那种传统的家长观念,不要总想着去挑孩子的毛病,而要不断提醒自己:孩子虽然小,但也已经是个大人了,他需要尊重;我的孩子是最棒的,他具备很多优点;允许孩子犯错误,并帮助孩子去改正错误......
      方法二:放下家长的架子,做孩子的朋友。
      有些家长为了维护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刻意与孩子保持距离,从而使孩子时刻都感觉到家庭气氛很紧张。亲子之间存在距离,沟通就很难进行。在没有沟通的家庭里,这种紧张的气氛往往就会衍化成亲子之间的危机。
      因此,父母不能太看重自己作为长辈的角色。因为长辈意味着权威和经验,意味着要让别人听自己的。但事实上,在急速变化的多元文化中,这种经验是靠不住的。
      不把自己当长辈,而是跟孩子一起探索、学习、互通有无,这种做法会让家长在孩子的教育和沟通上变得更加自由和开明


      3楼2018-01-12 13:47
      回复
        方法三:让孩子“有话能说",自己“有话会说"
        家长与孩子交流时,要坚持一个双向原则,让孩子有话能说比如,在交流的时候,无论孩子的观点是否妥当,你首先都应该给予赞赏和鼓励,然后再予以指正,这样可以鼓励孩子更大胆、更深人地交流。同时,作为家长,要注意说话的口吻。
        同样的道理,采用命令的口吻和用道理演示达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很明显,后者的效果会更好。如果能用通俗易懂的话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用简明扼要的话揭示一个复杂的现象,用热情洋溢的话激发一种向上的精神,孩子自然会潜移默化,受到感染,明白父母的苦心。
        沟通,是解决一切教育问题的良药。沟通是亲子关系升温的基础,离开了沟通,所有的教育都将无从谈起。作为初中孩子的家长,一定要丢弃要求孩子“这么做、那么做"的固有观念,同时也要丢弃把孩子赶向特定方向的强迫观念。
        在孩子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家长更应适时地拿起激励和表扬的武器,减少孩子遇到困难时的畏惧心理和失败后的灰心情绪,增强他们成功的信念,而不是训斥和责备;然后,再和孩子一起讨论、确定克服困难或弥补过失的途径和办法。你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必然有利于问题的真正解决,有利于两代人的沟通!


        4楼2018-01-12 13:4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