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系列与ThinkPad不得不的策略】
E系列,最早的定名是Edge系列,最早凭借其“颠覆性”的外观设计在ThinkPad中是绝对另类的存在,它打破了小黑的标志性“Think外观”——棱角不再、黑色不再、银色圆弧框住亮面的显示屏、6行键盘、没有RollCage等等这些,曾经让很多原教旨主义的老用户【比如某一个时间段的我】难以接受。但是从硬币的另一面看来,另一部分用户对于这不再是单一黑色外观的ThinkPad就有着非常的喜爱。
ThinkPad现在看来,有两个系列很多时候会充当着试验田的角色,其一就是X1系列——从最初的尝试无界金刚屏、尝试稀土镁合金材质(在传统镁合金中加入约2.7%的稀土,增强材料韧性)、尝试自适应键盘、尝试全新3-button-TrackPoint、尝试全新的呼吸键盘等等,X1系列充当着ThinkPad对于高端商务不断变革的试验田。
而在ThinkPad偏向大众商务的系列中,E系列则是充当着这个试验田,实事求是地说,ThinkPad的改变在所难免。从20多年前相当于北京3环100平米房子价格的一台ThinkPadPower 850到如今仅仅相当于数月最低生活保障价格的绝大多数系列。试想一下,在面对笔记本从2003-2008年开始的市场价格大幅走低,“小黑”若是固步自封,坚持阳春白雪般的清高格调,必然会面临曲高和寡的艰难境地,也许现在只能在博物馆里看到这个牌子。
在IBM后期的ThinkPad“只赚吆喝不赚钱”的尴尬局面就是明证,至2004年被收购的时候,品牌价值高达15亿美金却有着10亿美金的负债,Egde系列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变”才能“通”理念的践行者和探路先锋,就像2014年世界杯决赛113分钟进球后的德国队——“活着,才是最高的艺术”Edge系列诞生伊始的品牌口号“思迥异,做不同”本身就是对ThinkPad的变异性思考和“黑色”的突破。但是ThinkPad本身就不会也不可能被某个人或者某个时代而定义终生,不是吗?
E系列,最早的定名是Edge系列,最早凭借其“颠覆性”的外观设计在ThinkPad中是绝对另类的存在,它打破了小黑的标志性“Think外观”——棱角不再、黑色不再、银色圆弧框住亮面的显示屏、6行键盘、没有RollCage等等这些,曾经让很多原教旨主义的老用户【比如某一个时间段的我】难以接受。但是从硬币的另一面看来,另一部分用户对于这不再是单一黑色外观的ThinkPad就有着非常的喜爱。
ThinkPad现在看来,有两个系列很多时候会充当着试验田的角色,其一就是X1系列——从最初的尝试无界金刚屏、尝试稀土镁合金材质(在传统镁合金中加入约2.7%的稀土,增强材料韧性)、尝试自适应键盘、尝试全新3-button-TrackPoint、尝试全新的呼吸键盘等等,X1系列充当着ThinkPad对于高端商务不断变革的试验田。
而在ThinkPad偏向大众商务的系列中,E系列则是充当着这个试验田,实事求是地说,ThinkPad的改变在所难免。从20多年前相当于北京3环100平米房子价格的一台ThinkPadPower 850到如今仅仅相当于数月最低生活保障价格的绝大多数系列。试想一下,在面对笔记本从2003-2008年开始的市场价格大幅走低,“小黑”若是固步自封,坚持阳春白雪般的清高格调,必然会面临曲高和寡的艰难境地,也许现在只能在博物馆里看到这个牌子。
在IBM后期的ThinkPad“只赚吆喝不赚钱”的尴尬局面就是明证,至2004年被收购的时候,品牌价值高达15亿美金却有着10亿美金的负债,Egde系列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变”才能“通”理念的践行者和探路先锋,就像2014年世界杯决赛113分钟进球后的德国队——“活着,才是最高的艺术”Edge系列诞生伊始的品牌口号“思迥异,做不同”本身就是对ThinkPad的变异性思考和“黑色”的突破。但是ThinkPad本身就不会也不可能被某个人或者某个时代而定义终生,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