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谦哥天价买了那个大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后,民间的成化斗彩作品一律被贴上了“仿品”的标签。如今就怕某件东西拍出天价,因为第二天民藏中的那样藏品,就会被自动贴上了仿品的标签。

成化斗彩并不像传说的那样稀有珍贵。收藏的入门级就是简单的拥有,而进入高级就是寻找“珍精稀”的藏品。

朋友这对成化斗彩鸟纹杯,是一对画工比较细路的作品,成对更属难得。

图片上的鸟可能是两只喜鹊站在桃树上,我们在整体的画面的古拙感中看出了鸟儿的灵动。在绿彩上可以看到经过几百年被氧化的“蛤蜊光”。

这种成化款识已经是书写方法定形后的样式,非常的标准。而且在圈足拐角处有发黄,而不是常见的湖绿色。

胎体在灯光下闪肉红色,个人觉得是成华早期的作品。

胎体在灯光下闪肉红色,并不是没有肉红色的就不是成化时期的,只是要晚于成化早期。

胎体在灯光下闪肉红色,并不是没有肉红色的就不是成化时期的,只是要晚于成化早期。

看釉水非常肥厚,用手掂起来的分量能感觉到胎体坚实,当然并不是很沉,在这里不能言传只能意会。

成窑分七品,这件器物属于上等品质的作品。釉面有光并不代表是新的,釉面肥厚有光是烧的品质佳的特点。

红彩、绿彩、黄彩、棕彩和蓝彩(青花),颜色搭配协调有致,在视觉效果上看着很舒服。虽然是大红大绿,但并不会显得跳色,反而显得雅致和稳重。

在器内和底足容易积釉的地方能发现釉水有些发黄,也是断定成化早期的特点之一。早期之后积釉处釉水发湖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