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筏最令人烦恼的就是,大风,水流。没有好的办法应对,除了收竿就是加铅。那么竿梢已经到了吃铅的极限,基本不出动作了怎么办?
那就说到跑铅,跑铅预留距离多长合适?5公分,20公分?跑铅竿梢角度多少合适?多大铅合适?
跑铅预留滑动距离,根据鱼种调节,比如钓鲫鱼,吸食动作比较轻,不剧烈,一般吸饵是抬头状态,所以如果你爱抓口,有动作就抓,那滑动距离就不要长,15到20公分。鱼拉动饵料就有一个力拉动竿梢,而且滑动距离大,鱼就饵后不会马上感觉到压力而吐饵,所以给了你一个提竿的反应时间,抓口会相对准确。
如果你觉得自己反应慢不爱抓口,那就细线小钩,滑动距离缩短5到7公分,流水很大,基本鲫鱼就饵后就会顺流飘走,这时候基本就靠铅坠重量挂住了。出动作不会太剧烈,点动或者晃晃下拉就可以提竿中鱼了,挂在嘴角的时候比较多。
距离说完了,谈谈竿梢角度,一般跑铅压竿梢压的角度都比较大,鱼线绷紧竿梢也拉的紧绷绷的,那这时候竿梢的剩余拉力值已经很少了,出动作需要很大的力,小动作基本不出了,竿梢体现出的小动作,其实也是鱼在用力拉,只是没有吃进嘴里,或者说没有挂住。或者就饵后感觉到压力,吐饵了,这时候提竿也不会中鱼,只能等大动作,弯弓,或者剧烈点动。上鱼基本死口,或者吃到喉咙里了,不好下鱼。怎么解决?这时候就有说到以前的竿梢角度问题,和悬坠一样,角度越小竿梢剩余拉力值越大,越灵敏。悬坠通过调节铅的大小来调节竿梢角度。现在固定铅的重量到底了,就靠轮子收线来调节竿梢角度,道理一样收的松一点角度就小越灵敏,收的越紧角度越大越顿,铅到底竿梢放平,慢慢收线,看角度,调整到风和水流影响不大,又出小动作的时候,最佳。也可以拉到头,有的时候出动作抓不住,一顿一顿的很快。这时一点点放线让动作放大,放大到你觉得可以理解这是什么鱼在出动作,在就饵就钓这个角度。
有的人可能理解不了,没事慢慢钓慢慢体会,就会理解了,角度大小问题看以前的老帖。结合看就会融会贯通。好了就到这吧。我们这已经冰封河面了,开始冰钓了。桥筏的朋友多尝试吧。
那就说到跑铅,跑铅预留距离多长合适?5公分,20公分?跑铅竿梢角度多少合适?多大铅合适?
跑铅预留滑动距离,根据鱼种调节,比如钓鲫鱼,吸食动作比较轻,不剧烈,一般吸饵是抬头状态,所以如果你爱抓口,有动作就抓,那滑动距离就不要长,15到20公分。鱼拉动饵料就有一个力拉动竿梢,而且滑动距离大,鱼就饵后不会马上感觉到压力而吐饵,所以给了你一个提竿的反应时间,抓口会相对准确。
如果你觉得自己反应慢不爱抓口,那就细线小钩,滑动距离缩短5到7公分,流水很大,基本鲫鱼就饵后就会顺流飘走,这时候基本就靠铅坠重量挂住了。出动作不会太剧烈,点动或者晃晃下拉就可以提竿中鱼了,挂在嘴角的时候比较多。
距离说完了,谈谈竿梢角度,一般跑铅压竿梢压的角度都比较大,鱼线绷紧竿梢也拉的紧绷绷的,那这时候竿梢的剩余拉力值已经很少了,出动作需要很大的力,小动作基本不出了,竿梢体现出的小动作,其实也是鱼在用力拉,只是没有吃进嘴里,或者说没有挂住。或者就饵后感觉到压力,吐饵了,这时候提竿也不会中鱼,只能等大动作,弯弓,或者剧烈点动。上鱼基本死口,或者吃到喉咙里了,不好下鱼。怎么解决?这时候就有说到以前的竿梢角度问题,和悬坠一样,角度越小竿梢剩余拉力值越大,越灵敏。悬坠通过调节铅的大小来调节竿梢角度。现在固定铅的重量到底了,就靠轮子收线来调节竿梢角度,道理一样收的松一点角度就小越灵敏,收的越紧角度越大越顿,铅到底竿梢放平,慢慢收线,看角度,调整到风和水流影响不大,又出小动作的时候,最佳。也可以拉到头,有的时候出动作抓不住,一顿一顿的很快。这时一点点放线让动作放大,放大到你觉得可以理解这是什么鱼在出动作,在就饵就钓这个角度。
有的人可能理解不了,没事慢慢钓慢慢体会,就会理解了,角度大小问题看以前的老帖。结合看就会融会贯通。好了就到这吧。我们这已经冰封河面了,开始冰钓了。桥筏的朋友多尝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