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八卦”的起源,也是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
一天,我与一位魔术大师相聚,聊起魔术之神奇。他言道:“其实魔术之神,是利用了人们的习惯性思维,特别是成年人,倘若在小孩面前表演,比较容易穿帮,因为小孩单纯。”此语令人深思。因为一些极其简单的事情,可能因为某些物证隐灭之后,再加上历史去远,学说日丰,思想益杂,往往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成见更成了认知事物本原的障蔽!八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除了古人认为“八卦”据《河洛》而出之外,于近代学术界,最为普遍的观点如冯友兰(1895-1990)的“八卦由模仿占卜的龟兆而来”;高亨(1900-1986)的“占筮竹棍说”,认为八卦是模仿有节和无节两种竹棍的不同排列方式而来;李镜池(1902-1975)则认为阴爻和阳爻,是古人用结绳法,记录占筮之数,后衍化为八卦的。目前则以“月体纳甲”说占主导。
以上各说,吾均未敢苟同!我以为“八卦”当源于“天文”、“地理”和“阴阳变化”。就像《易经•系辞上》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又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帛书系辞传》说:“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可见古人也认为,八卦是观天、地、人三才之道而作,而人道、地道又法于天道,所以主宰者仍不离天道。
要研究“先天八卦”,就不可偏离“天道”,更要懂得阴阳五行。在我国古代的哲学范畴中,“阴阳”与“五行”是其中最基本的两个。在早期的学术史文献中(如《庄子·天下》篇、司马谈的《六家旨要》)认为:中国学术起源于阴阳家,欲认知我国之科学史,“阴阳五行”是密钥。其横跨天文、历法、气象、医学、丹术、建筑以及政治、军事、伦理、历史、文艺、哲学等众多领域,影响至深。
一天,我与一位魔术大师相聚,聊起魔术之神奇。他言道:“其实魔术之神,是利用了人们的习惯性思维,特别是成年人,倘若在小孩面前表演,比较容易穿帮,因为小孩单纯。”此语令人深思。因为一些极其简单的事情,可能因为某些物证隐灭之后,再加上历史去远,学说日丰,思想益杂,往往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成见更成了认知事物本原的障蔽!八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除了古人认为“八卦”据《河洛》而出之外,于近代学术界,最为普遍的观点如冯友兰(1895-1990)的“八卦由模仿占卜的龟兆而来”;高亨(1900-1986)的“占筮竹棍说”,认为八卦是模仿有节和无节两种竹棍的不同排列方式而来;李镜池(1902-1975)则认为阴爻和阳爻,是古人用结绳法,记录占筮之数,后衍化为八卦的。目前则以“月体纳甲”说占主导。
以上各说,吾均未敢苟同!我以为“八卦”当源于“天文”、“地理”和“阴阳变化”。就像《易经•系辞上》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又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帛书系辞传》说:“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可见古人也认为,八卦是观天、地、人三才之道而作,而人道、地道又法于天道,所以主宰者仍不离天道。
要研究“先天八卦”,就不可偏离“天道”,更要懂得阴阳五行。在我国古代的哲学范畴中,“阴阳”与“五行”是其中最基本的两个。在早期的学术史文献中(如《庄子·天下》篇、司马谈的《六家旨要》)认为:中国学术起源于阴阳家,欲认知我国之科学史,“阴阳五行”是密钥。其横跨天文、历法、气象、医学、丹术、建筑以及政治、军事、伦理、历史、文艺、哲学等众多领域,影响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