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高行
学笛也是修行修心的一种方式,我只是为喜好者提供了一件器物。我要把这件器物做好,让他们用着称心。
制笛的这些年,从笛友身上汲取了很多正能量,有人为买笛,省吃省喝,有人为练笛,每天不顾工作了一天的辛苦摸着黑天骑车至数公里之外的僻静处坚持练笛,有的人练笛走过弯路,怕新笛友重蹈覆辙而不惜时间精力多次为其指正,也有人即使负伤住院也坚持徒手练笛,还有……,回想起来历历在目,沉淀下来的是感动和激励,激励着我时常告诫自己:为了他们,一定要把笛子做好,以质为先量在后,也要感谢他们让我有幸认识了越来越多的笛友、老师和知名演奏家。
之前我也在想,一支小小的竹管到底有何魔力,吸引着这么多人为它前扑后继,甚至付出毕生的青春和心血,我不也正是如此吗?当年别人看不懂我,其实,当年连我自己都看不懂自己,也常自问“为什么偏要喜欢一支小小的竹管,而且还要为之发疯发狂”(待续)
学笛也是修行修心的一种方式,我只是为喜好者提供了一件器物。我要把这件器物做好,让他们用着称心。
制笛的这些年,从笛友身上汲取了很多正能量,有人为买笛,省吃省喝,有人为练笛,每天不顾工作了一天的辛苦摸着黑天骑车至数公里之外的僻静处坚持练笛,有的人练笛走过弯路,怕新笛友重蹈覆辙而不惜时间精力多次为其指正,也有人即使负伤住院也坚持徒手练笛,还有……,回想起来历历在目,沉淀下来的是感动和激励,激励着我时常告诫自己:为了他们,一定要把笛子做好,以质为先量在后,也要感谢他们让我有幸认识了越来越多的笛友、老师和知名演奏家。
之前我也在想,一支小小的竹管到底有何魔力,吸引着这么多人为它前扑后继,甚至付出毕生的青春和心血,我不也正是如此吗?当年别人看不懂我,其实,当年连我自己都看不懂自己,也常自问“为什么偏要喜欢一支小小的竹管,而且还要为之发疯发狂”(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