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是3.7号和jms在武汉金逸一起看的,LG随行。当时就有jm说要回去之后写读后感,呵呵 这个光荣的任务就交给偶LG了。咳咳,在某种意义上说,小顾算是偶们的半个媒人。而他,在偶的不懈熏陶下,应该算半个良民吧,自称良家人^_^
上正文
逆行的青春——观夜玫瑰
观影归来,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日子便悄无声息的溜走了这样多。只是在暂顿的闲暇里,些许画面蓦然定格,让我不禁回望,那部电影恰如那天的阳光,令我嗅到温润的味道。
先是那开场的侧脸和披上回忆色彩的舞台,曾几何时,那样的舞蹈成了光影世界里关于青春与校园最具象的代表,恍如一丝丝细雨浸润青橄榄般的自然而然,让我听到岁月的脚步在我的青春里的回想。
急急的短发的哇,带着一种措手不及的帅气迎面而来。于是我们看着他做无意识的电灯泡,继而是手忙脚乱的职场新丁,还有,听起来总有点暧昧的合租生活。当然,这暧昧,同样是属于青春——因为只有这样的年纪,我们才耽于幻想,才愿意相信,桃花一遇春风,便会无可救药的风情万种。
然后便是“夜玫瑰”,撩拨起柯志宏春泥下蠢蠢欲动的情种——年少时的懵懂,若有若无的心有独钟,暗夜里的呢喃,校园里舞姿的舒展,全在这个名字撞入心扉的那一刻午夜梦回。哇抬起双眼,在暧昧的光影下,看着眼前这个人,这样的重叠交错,当然只适合无言。
爱情要在喜剧里延展,过往的,当下的——对哇而言这个角色本身是合适的,只要看看他那张如吉他琴弦般勾勒出的脸,却时时展现出傻傻的不忍卒读绝难令人正襟危坐的神情,就足以报之以连绵的微笑。那种幼稚,恰如青春之于人生,只是早已习惯视纯真为天真,以滥情为多情的我们,对这一切,似曾相识,却又恍如隔世。
还有凡尘俗世里的孤独和寂寞——我固执的认为“寂寞”这两个字只能如普通话相当蹩脚的哇一般,读作寂(jǐ)寞,音调中的第四声包含了太多的干脆、冰冷甚至决绝,这哪里是暗夜独坐、四顾苍茫的哀婉、幽深和不绝于缕呢?独特的我们,总是希望,有那样一个人,于或明或暗的灯光中,理解、包容、关怀和毫不犹疑的相爱。
叶梅桂远比所有的人孤独,她没有家,没有朋友,只有露露。正是因为露露是那样的善解人意、聪明伶俐,更让我们明白她对所有人都关上了那扇窗,所以只能把所有的感情倾注到一条狗的身上。而这,只会令她愈形寂寞。直到那场雨,淋湿的哇和露露,还有姜汤——印象里姜汤总该是青春年少的村姑对落难书生的施舍又或者是渔猎而归的丈夫来自于糟糠之妻的关怀。总而言之,当哇捧着那个平易近人,深入人心连我都天天用来喝汤的大花碗时,我们的心一同凉热。
其实年少时,常常分不清是梦是醒,孰月孰影,更何况是初恋呢?所以柯志宏才会一遍又一遍的想起象牙塔里的夜玫瑰。其实重要的并不是那个人,而是逆行向当年的青春,过往的心如鹿撞,曾经的落英缤纷。所以,导演要最后安排这样一场戏——它不是梦想的幻灭,却是现实与生活的分野。每个人都总要学会长大,柯志宏由这样一个人来告诉他继续向前走,此岸彼岸便在这一刻分明。回忆不是沉湎,前行亦无需悲伤,青春里我们相爱,成长中我们学会爱。在一个未完满的吻里相拥,这怎能说不是大彻大悟的幸福呢?
我们其实都有不一样的青春,但在每一个故事里,都有着一样的怦然心动。青春其实就是一场懵懂的激扬,向着成长,向着幸福,优雅的踉跄。
BY 良家人
2009.3.11
上正文
逆行的青春——观夜玫瑰
观影归来,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日子便悄无声息的溜走了这样多。只是在暂顿的闲暇里,些许画面蓦然定格,让我不禁回望,那部电影恰如那天的阳光,令我嗅到温润的味道。
先是那开场的侧脸和披上回忆色彩的舞台,曾几何时,那样的舞蹈成了光影世界里关于青春与校园最具象的代表,恍如一丝丝细雨浸润青橄榄般的自然而然,让我听到岁月的脚步在我的青春里的回想。
急急的短发的哇,带着一种措手不及的帅气迎面而来。于是我们看着他做无意识的电灯泡,继而是手忙脚乱的职场新丁,还有,听起来总有点暧昧的合租生活。当然,这暧昧,同样是属于青春——因为只有这样的年纪,我们才耽于幻想,才愿意相信,桃花一遇春风,便会无可救药的风情万种。
然后便是“夜玫瑰”,撩拨起柯志宏春泥下蠢蠢欲动的情种——年少时的懵懂,若有若无的心有独钟,暗夜里的呢喃,校园里舞姿的舒展,全在这个名字撞入心扉的那一刻午夜梦回。哇抬起双眼,在暧昧的光影下,看着眼前这个人,这样的重叠交错,当然只适合无言。
爱情要在喜剧里延展,过往的,当下的——对哇而言这个角色本身是合适的,只要看看他那张如吉他琴弦般勾勒出的脸,却时时展现出傻傻的不忍卒读绝难令人正襟危坐的神情,就足以报之以连绵的微笑。那种幼稚,恰如青春之于人生,只是早已习惯视纯真为天真,以滥情为多情的我们,对这一切,似曾相识,却又恍如隔世。
还有凡尘俗世里的孤独和寂寞——我固执的认为“寂寞”这两个字只能如普通话相当蹩脚的哇一般,读作寂(jǐ)寞,音调中的第四声包含了太多的干脆、冰冷甚至决绝,这哪里是暗夜独坐、四顾苍茫的哀婉、幽深和不绝于缕呢?独特的我们,总是希望,有那样一个人,于或明或暗的灯光中,理解、包容、关怀和毫不犹疑的相爱。
叶梅桂远比所有的人孤独,她没有家,没有朋友,只有露露。正是因为露露是那样的善解人意、聪明伶俐,更让我们明白她对所有人都关上了那扇窗,所以只能把所有的感情倾注到一条狗的身上。而这,只会令她愈形寂寞。直到那场雨,淋湿的哇和露露,还有姜汤——印象里姜汤总该是青春年少的村姑对落难书生的施舍又或者是渔猎而归的丈夫来自于糟糠之妻的关怀。总而言之,当哇捧着那个平易近人,深入人心连我都天天用来喝汤的大花碗时,我们的心一同凉热。
其实年少时,常常分不清是梦是醒,孰月孰影,更何况是初恋呢?所以柯志宏才会一遍又一遍的想起象牙塔里的夜玫瑰。其实重要的并不是那个人,而是逆行向当年的青春,过往的心如鹿撞,曾经的落英缤纷。所以,导演要最后安排这样一场戏——它不是梦想的幻灭,却是现实与生活的分野。每个人都总要学会长大,柯志宏由这样一个人来告诉他继续向前走,此岸彼岸便在这一刻分明。回忆不是沉湎,前行亦无需悲伤,青春里我们相爱,成长中我们学会爱。在一个未完满的吻里相拥,这怎能说不是大彻大悟的幸福呢?
我们其实都有不一样的青春,但在每一个故事里,都有着一样的怦然心动。青春其实就是一场懵懂的激扬,向着成长,向着幸福,优雅的踉跄。
BY 良家人
2009.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