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的2017年对互联网金融行业来讲,可以说是严格监管与批量上市之年。有些平台远去美国上市,有些平台迎来了更多天使投资人,也有平台鼓吹的庞氏骗局原型暴露,开启清盘之路。
担心也好,惶恐也罢,2017都已是过去时。互金投资者该用什么样的姿态迎接2018年才是目前该思考的重点。
那么2018年投资,我们到底该注意什么呢?
收益低的平台,也并不一定安全!
“高收益高风险”已成为常识,于是不少人为了规避风险,就刻意选择低收益的平台投资,以为低收益就一定安全。其实,收益高低跟P2P网贷平台的资产端优劣、风控或盈利模式有关。虽然收益高得离谱的平台更常出现风险,但收益低并不意味着一定安全。
建议大家对低收益低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投资前一定要广泛收集信息,远离风控水平低下、保障措施不全的平台,切记资金安全永远最重要!
投资P2P,并不是越分散越好!
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分散投资确实能分散风险,但2018投资P2P,并不是越分散越好!
随着监管细则的落地,P2P行业正面临新一轮洗牌。新的整改期内,P2P平台或将出现大的变动和调整。分散投资的平台太多,意味着不能集中精力关注平台动向,及时规避风险。
切忌跟风投资
在理财的道路上,最不能忽视的,莫过于毫无主见,盲目跟风,有不少投资人都是朋友介绍,说哪个项目很赚钱,就跟风去做了;或者说某某专家学者说哪个好,我就跟着投资了。殊不知跟风背后也往往带有很多未知风险。所以做投资理财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
宣传国资、上市等背景不可轻信
从2017年的情况来看,宣称是国资系和上市系等,然后出问题的平台不再少数。究其根本,投资前要查看清这家平台的底细到底如何。弄清控股和参股的区别,风投也分三六九等、上市公司是否已经自身难保。
对比平台的业务以及专业情况
在合规的大潮下,我们一定要认真审核平台业务,看平台借款额是否超过国家规定的上限、平台业务是否涉及资金池,是否存在拆标现象。对于那些整改期内持观望态度,不积极应对合规的平台我们一律不要碰。还有就是平台的专业性,平台的专业性体现在对业务风险控制与经营能力上。
2018年注定是P2P行业不平凡的一年,不管怎么说,合规始终是我们选择平台的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