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草青青野水明,小船满载鸬鹚行。鸬鹚敛翼欲下水,只待渔翁口里声。船头一声鱼魄散,哑哑齐下波光乱。中有雄者逢大鱼,呑却一半余一半。明末诗人吴嘉纪的这首«捉鱼行»,把鱼鹰捕鱼的过程描写得活灵活现。明代如此,现在依然如此。古诗词中提到的鸬鹚就是大家俗称的鱼鹰,据历史记载,渔民养鱼鹰捕鱼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
(一)鱼店捕鱼:千年秘术
通体黝黑或洁白,体型硕大,长而带有尖勾的喙,深蓝诡斜的眼珠,脑后长着几簇硬羽。这种奇异的家禽,我们几人从来都没见过。养鹰人张西华和张老雨非常熟练地把鱼鹰抓过来给我们拍照,我们看着鱼鹰的尖锐的喙和爪子,仍然有些无所适从。张西华和张老雨都是60出头,祖祖辈辈生活在白洋淀圈头乡。张西华身材壮硕,张老雨身形瘦山肖,但是摆弄起鱼鹰来却同样敏捷利落。为了接受我们的专访,他俩从白洋淀景区走了一个多小时的水路来到桥西村。“100来年了,我太爷爷、爷爷、我爹还有我都是用鱼鹰捕鱼,养家糊口。”张西华蹲在船上说。“圈头乡的鱼鹰从古到今都特别有名,在我小时候,每家都有十多头鱼鹰,一出去就是几十张竹排和上百头鱼鹰。”张西华讲。白洋淀大观园景区被承包后,经营者找到张西华和张老雨去表演鱼鹰捕鱼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原本景区每个月给他们3000元,后来,随着游客的增多,逐渐取消了基本工资,改为自收自支,养鹰人借助大观园的水域表演鱼鹰捕鱼,大观园景区依靠这门祖师爷传下来的绝技吸引游客。如此算下来,旺季一天能够收人到五六百元甚至上千元,淡季时几十元到两三百元不等。
鱼鹰学名叫鸬鹚,也称老乌、水老乌、鱼老乌等,广布于我国的水域。在我国畜养牌期共作渔猎,已有3000年的历史,江南很多地区居民驯养鱼鹰甚普遍,主要用于扑捉水域中的活鱼。北方的水系里,目前也就是白洋淀的鱼鹰较为出名。
张西华告诉我们,他的船是放鹰专用的小船。当他在淀里发现鱼时,一声哨响,鱼鹰便纷纷跃入水中捕鱼。由于带着脖套,鱼鹰捕到鱼却无法吞咽下去,它们只好叼着鱼返回船边,他把鱼夺下后,鱼鹰又再次下潜去捕鱼。在遇到大鱼时,几只鱼鹰会合力捕捉。它们有的啄鱼眼,有的咬鱼尾、有的叼鱼鳍,大鱼完全无路可逃。待捕鱼结束后,主人摘下鱼鹰的脖套 把准备好的小鱼赏给它们吃。张老雨告诉我们,如果养得好,一只鱼鹰能捕近10年的鱼。“它们更像是我们的伙伴,冬天冷了要给它们铺草,一晩上要起来喂好几次。要把鱼鹰养好,得费不少功夫。”他们讲,从鱼鹰崽养到能捕鱼,需要一年多的时间,而一只鱼鹰一天要喂半公斤左右的鱼,“要是鱼捕少了,我们就要自已去买鱼喂它们。宁可自已饿着,也不能少了它们吃的。现在是夏天,我们一天下来捕不到多少鱼,再加上用老法儿养鱼鹰其实很辛苦,愿意养鱼鹰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张老雨跟我们讲,现在整个白洋淀的鱼鹰已经不到50只了,李广村的马老九有16只,他自已有19只,张西华有10只。目前,他们正在配合有关部门将这项传统的养鹰、驯鹰、放鹰秘术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张西华回忆,他是11,岁开始跟他的爷爷学习驯鹰这门独特秘术的,他使用的小船内行叫鹰排子,是请人定制的,在水里划起来比一般小渔船的速度快很多,价格也比一般的小渔船贵很多。他的10只鱼鹰有的是自己驯化的,有的是从外地买入的,现在每只鱼鹰都值2000多元。
我们看到船头的舱布下有些响动“那是小鱼鹰,才3个月大。”张西华笑着说。小鱼鹰个头不小,但毛绒绒的,不像是成年鱼鹰有黑亮的羽毛。张西华告诉我们,母鱼鹰下了蛋不会自己孵,得找只老母鸡帮着孵出来。小鱼鹰长到6个月时就可以下水捕鱼了,不过得训练半年后.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捕鱼能手。张西华和张老雨在白洋淀捕鱼已经超过了50年。他说现在的鱼类越来越少了,主要是因为有人暗地里偷偷地电鱼和使用 “绝户网”捕鱼,那种方法对鱼虾的伤害是灭绝性的;还有环境污染问题,有的村镇把生活的垃圾和污水直接排入白洋淀中,鱼鹰捕获到的经常是一些標浮在水中的废旧塑料产品和生活垃圾,现在经常捕不到鱼,只能是在旅游旺季去景区给游客表演挣几个辛苦钱。他们表示年岁大了,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想把驯鹰这门独特秘术传给后人,可是儿女们都不愿意从事这个行当,他正在培养小孙子的兴趣,争取把小孙子培养成接班人。“养鱼鹰又累又不挣钱,但是这是门手艺啊,我们几个不往后传,这就没人会养了。”张西华苦笑着说。
小鱼鹰长大之后,还有人会养它们吗?
文章版权为雄安新闻文章类综合网站:雄安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