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土好水好气候好,平均气温26℃,非常适合种农作物,超市、菜市场卖的大概有一半多的蔬菜种类完全可以自己种,为什么还要从岛外调运?
部分网友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如:海南蔬菜产量低成本高,种菜无利可图;海南气温高,夏秋两季降水多,绝大部分品种的蔬菜不能种植;海南适合种植反季节蔬菜水果,经济效益高于普通蔬果;海南的新鲜蔬菜不远万里供给了北上广深,甚至香港澳门,导致海南本地蔬菜不够用等等。
每到岁末年初,关于海南菜价的议论不绝于耳,作为“菜篮子”的海南为何要从岛外调运大量蔬菜?海南的菜价真的高于“北上广深”么?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资料图:农民抓住时机进行冬季瓜菜生产,田野上到处都是农民忙碌的身影。海南日报记者袁琛摄
海南为什么要从岛外调运大量蔬菜?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分析认为,热带岛屿型气候导致海南蔬菜生产存在季节性、结构性问题。冬春季节是海南蔬菜生产旺季,但夏秋季,气温高、病虫害多,雷雨台风等灾害天气频发,菜难种,蔬菜种植成本高,产量低,效益低,菜农或蔬菜公司种植积极性不高。
为解决夏季生产问题,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常年蔬菜基地建设,全省常年蔬菜基地保有量15.8万亩。但由于夏秋季种菜利润低,而有关方面支持和引导不够,导致夏秋季常年蔬菜基地闲置比例较大,省内自产蔬菜远远不能满足全省居民消费需求,需要从岛外大量调进。
据该负责人介绍,除季节性因素外,海南蔬菜结构性供给不足的情况也较为突出。在冬春季,海南冬季瓜菜的种植主要以瓜类、椒类、豆类、茄类为主,占到了蔬菜总产量的95%以上,而其他品类的蔬菜产量则不足5%。这就使得海南瓜类、豆类、椒类、茄类蔬菜除满足岛内需求外,还大量出岛,供应全国市场;而另一方面,海南叶菜产量不足,需从岛外大量调进,此外海南土豆、萝卜、洋葱等根茎类品种的产量也常年不能满足本地市场需求,需从岛外调进。根据省交通规费征稽局统计,今年上半年,在海南蔬菜生产旺季,从秀英港、新海港、南港等3个港口进岛蔬菜达50.06万吨,占全省蔬菜消费量的55%左右。
正是由于蔬菜供应存在季节性、结构性问题,导致海南每年需要从岛外调进约100万吨蔬菜以满足本地市场的需求。针对这些问题,海南正在通过加大常年蔬菜基地建设,提高常年蔬菜基地设施化水平等举措,提高海南蔬菜自给率。
还有网友认为,海南菜价常年高于“北上广深”,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此说法并不准确。从今年整体情况来看,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比,海南蔬菜价格高于北京和广州,但低于上海和深圳;在1-5月蔬菜生产旺季,海南冬季瓜菜主产品种零售价格比“北上广深”都低。
据省商务厅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至11月份,海南17种蔬菜零售均价为每公斤7.33元,高于北京、广州,差价分别为每公斤1.95元、0.8元,但低于上海、深圳,差价分别为每公斤0.71元、1.26元。从分类情况来看,监测的圆白菜、上海青、芹菜等9个品种的“岛外菜”,零售均价为每公斤7.24元,低于深圳,高于北京、上海、广州;而西红柿、黄瓜、茄子等8个品种的“岛内菜”零售均价为每公斤7.44元,明显低于上海、深圳,但高于北京、广州。从月度走势看,在海南蔬菜生产旺季,岛内蔬菜零售均价每公斤7.06元,低于北上广深4个城市;6月份以后,海南蔬菜开始依靠岛外调入,价格上涨,同时,全国其他省份蔬菜开始大量上市,北上广深蔬菜价格逐渐回落,在8个岛内菜上,我省优势不在。
“我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私人投资建设或承包经营较多,民营企业均追求效益,很难保障市场的公益性。”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坦言,由于海南人口少,市场需求小,一般单个品种每天最大需求量也不超过100吨,而批发商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卖个好价格,精确控制蔬菜进岛量,使其供应处于既不短缺、又稍显不足的紧平衡状态。
据该负责人表示,北京、广州作为南北蔬菜集散中心,物流成本低,蔬菜价格相对较低,而作为“岛屿型经济”的海南,处于全国蔬菜流通网络的末端,大量蔬菜从岛外长途运输进岛,运输、包装、保鲜、损耗、人工等流通成本比岛内蔬菜高出每公斤2元左右,从而堆高了蔬菜零售价格。
据悉,针对蔬菜流通领域存在的问题,海南目前正在加紧建设海口公益性大型农产品综合市场,该市场一期工程即将在2018年春节期间投入使用。同时,海南正在加快三亚、儋州、琼海、琼中等4个市县二级批发市场规划建设,增加外地菜进岛及本地蔬菜流通容量,优化批发市场布局,降低流通成本,以提高海南蔬菜供应的保障能力。
“海南菜价一直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主要由成本高、技术水平低、热带岛屿气候、组织化程度低、有效产量不足及终端销售规模小等多种因素所致。”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要通过全面落实好“菜篮子市县长负责制”,保障常年蔬菜基地供应量,建立与云南广西等产区的供销合作机制,落实并完善琼州海峡进岛蔬菜绿色通道等方式来逐步解决。官方答案你认同吗?
转自互联网
部分网友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如:海南蔬菜产量低成本高,种菜无利可图;海南气温高,夏秋两季降水多,绝大部分品种的蔬菜不能种植;海南适合种植反季节蔬菜水果,经济效益高于普通蔬果;海南的新鲜蔬菜不远万里供给了北上广深,甚至香港澳门,导致海南本地蔬菜不够用等等。
每到岁末年初,关于海南菜价的议论不绝于耳,作为“菜篮子”的海南为何要从岛外调运大量蔬菜?海南的菜价真的高于“北上广深”么?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资料图:农民抓住时机进行冬季瓜菜生产,田野上到处都是农民忙碌的身影。海南日报记者袁琛摄
海南为什么要从岛外调运大量蔬菜?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分析认为,热带岛屿型气候导致海南蔬菜生产存在季节性、结构性问题。冬春季节是海南蔬菜生产旺季,但夏秋季,气温高、病虫害多,雷雨台风等灾害天气频发,菜难种,蔬菜种植成本高,产量低,效益低,菜农或蔬菜公司种植积极性不高。
为解决夏季生产问题,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常年蔬菜基地建设,全省常年蔬菜基地保有量15.8万亩。但由于夏秋季种菜利润低,而有关方面支持和引导不够,导致夏秋季常年蔬菜基地闲置比例较大,省内自产蔬菜远远不能满足全省居民消费需求,需要从岛外大量调进。
据该负责人介绍,除季节性因素外,海南蔬菜结构性供给不足的情况也较为突出。在冬春季,海南冬季瓜菜的种植主要以瓜类、椒类、豆类、茄类为主,占到了蔬菜总产量的95%以上,而其他品类的蔬菜产量则不足5%。这就使得海南瓜类、豆类、椒类、茄类蔬菜除满足岛内需求外,还大量出岛,供应全国市场;而另一方面,海南叶菜产量不足,需从岛外大量调进,此外海南土豆、萝卜、洋葱等根茎类品种的产量也常年不能满足本地市场需求,需从岛外调进。根据省交通规费征稽局统计,今年上半年,在海南蔬菜生产旺季,从秀英港、新海港、南港等3个港口进岛蔬菜达50.06万吨,占全省蔬菜消费量的55%左右。
正是由于蔬菜供应存在季节性、结构性问题,导致海南每年需要从岛外调进约100万吨蔬菜以满足本地市场的需求。针对这些问题,海南正在通过加大常年蔬菜基地建设,提高常年蔬菜基地设施化水平等举措,提高海南蔬菜自给率。
还有网友认为,海南菜价常年高于“北上广深”,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此说法并不准确。从今年整体情况来看,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比,海南蔬菜价格高于北京和广州,但低于上海和深圳;在1-5月蔬菜生产旺季,海南冬季瓜菜主产品种零售价格比“北上广深”都低。
据省商务厅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至11月份,海南17种蔬菜零售均价为每公斤7.33元,高于北京、广州,差价分别为每公斤1.95元、0.8元,但低于上海、深圳,差价分别为每公斤0.71元、1.26元。从分类情况来看,监测的圆白菜、上海青、芹菜等9个品种的“岛外菜”,零售均价为每公斤7.24元,低于深圳,高于北京、上海、广州;而西红柿、黄瓜、茄子等8个品种的“岛内菜”零售均价为每公斤7.44元,明显低于上海、深圳,但高于北京、广州。从月度走势看,在海南蔬菜生产旺季,岛内蔬菜零售均价每公斤7.06元,低于北上广深4个城市;6月份以后,海南蔬菜开始依靠岛外调入,价格上涨,同时,全国其他省份蔬菜开始大量上市,北上广深蔬菜价格逐渐回落,在8个岛内菜上,我省优势不在。
“我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私人投资建设或承包经营较多,民营企业均追求效益,很难保障市场的公益性。”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坦言,由于海南人口少,市场需求小,一般单个品种每天最大需求量也不超过100吨,而批发商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卖个好价格,精确控制蔬菜进岛量,使其供应处于既不短缺、又稍显不足的紧平衡状态。
据该负责人表示,北京、广州作为南北蔬菜集散中心,物流成本低,蔬菜价格相对较低,而作为“岛屿型经济”的海南,处于全国蔬菜流通网络的末端,大量蔬菜从岛外长途运输进岛,运输、包装、保鲜、损耗、人工等流通成本比岛内蔬菜高出每公斤2元左右,从而堆高了蔬菜零售价格。
据悉,针对蔬菜流通领域存在的问题,海南目前正在加紧建设海口公益性大型农产品综合市场,该市场一期工程即将在2018年春节期间投入使用。同时,海南正在加快三亚、儋州、琼海、琼中等4个市县二级批发市场规划建设,增加外地菜进岛及本地蔬菜流通容量,优化批发市场布局,降低流通成本,以提高海南蔬菜供应的保障能力。
“海南菜价一直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主要由成本高、技术水平低、热带岛屿气候、组织化程度低、有效产量不足及终端销售规模小等多种因素所致。”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要通过全面落实好“菜篮子市县长负责制”,保障常年蔬菜基地供应量,建立与云南广西等产区的供销合作机制,落实并完善琼州海峡进岛蔬菜绿色通道等方式来逐步解决。官方答案你认同吗?
转自互联网